禁使2

原文:凡知道者,势、数也。故先王不恃其强而恃其势;不恃其信,而恃其数。今夫飞蓬遇瓢风而行千里,乘风之势也;探渊者知千仞之深,县绳之数也。故托其势者,虽远必至;守其数者,虽深必得。今夫幽夜,山陵之大,而离娄不见;清朝日䵎,则上别飞鸟,下察秋豪。故目之见也,托日之势也。得势之至,不参官而洁,陈数而物当。今恃多官众吏,官立丞、监。夫置丞立监者,且以禁人之为利也;而丞、监亦欲为利,则何以相禁?故恃丞、监而治者,仅存之治也。通数者不然也。别其势,难其道,故曰:其势难匿者,虽跖不为非焉。故先王贵势。

注释:势:形势、趋势、气势、权势,大环境,个人以为更应该解释为根本原因,时髦点叫底层逻辑。

      数:自然道理、客观规律

      参:弹劾、监察

译文:凡是知道法治之道的,就明白势、数的重要。因此先王不依靠强硬而依靠势,不依靠忠信而依靠数。如今蓬草遇到大风直飞千里,是凭借风势;探测深渊而知千仞深度,是依靠悬绳能测量这个规律。因此,依靠势即便远也能到达;遵守规律,即便深也能测量。如果现在是深夜,山陵就算再高大,离娄也看不见;如果是清晨阳光明亮,飞鸟再高也能看见,秋毫再小也能分辨。因此眼睛之所以能看见东西,是依靠太阳的光明。能依靠势,不需要监察官吏也能廉洁,遵守规律事物就能处理好。现在官吏众多,又设置丞、监等官职。设立丞、监等官职,是为了禁止官员谋私利;然而丞、监等官职也想获取私利,那靠什么来禁止呢?因此依靠丞、监来治理的,也只能维持生存。通晓客观规律就不一样了, 寻找其中的根本原因,堵塞谋私利的门路,因此说:找到根本原因可以让这些难以隐藏,即便是盗跖也不能为非作歹。因此先王推崇势(根本、规律)。

个人感悟:草能飞的根本原因是因为有风,大家能看见东西的根本原因是有光,绳子能测量深度是因为客观规律。治国之道也在于寻找根本原因,遵守客观规律。丞、监可以监督百官同时也可以监守自盗,因此只有找到根本原因、遵守客观规律才能够让奸邪无所遁形。如何才能让人积极努力地去做一件事情,或者让人坚决地不去做一件事情?就是找到根本,然后形成这个势,让人知道做了该做的事情做了有好处,不该做的事情做了会被惩罚。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人主之所以禁使者,赏罚也。赏随功,罚随罪。故论功察罪,不可不审也。夫赏高罚下,而上无必知其道也,与无道同也。凡知道...
    起源矢量阅读 2,187评论 1 1
  • 主术训(上) 【原文】 人主之术:处无为之事,而循行不言之教,清静而不动,一度而不摇,因循而任下,责成而...
    孙君001阅读 5,450评论 0 0
  •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於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郸。及生,名...
    To者也阅读 9,232评论 0 2
  • 【学易杂谈】(181) “道义”标准的两重性 上文谈到,所谓“道义”,其实就是“人道”也即六爻初二三四五上这样一条...
    七星客球体卦阅读 3,573评论 0 0
  • 第九章 持而盈之 ,不如其已 ;揣而銳之 ,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 ,...
    玄老阅读 3,056评论 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