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这样一个故事,有四个营销员接受任务,到庙里找和尚推销梳子。
第一个营销员空手而回,说到了庙里,和尚说没头发不需要梳子,所以一把都没销掉。
第二个营销员回来了,销了十多把。
他介绍经验说,我告诉和尚,头皮要经常梳梳,不仅止痒,头不痒也要梳,可以活络血脉,有益健康。
念经念累了,梳梳头,头脑清醒。这样就销掉一部分梳子。
第三个营销员回来,销了百十把。
他说,我到庙里去,跟老和尚讲,您看这些香客多虔诚呀,在那里烧香磕头,磕了几个头起来头发就乱了,香灰也落在他们头上。
您在每个庙堂的前面放一些梳子,他们磕完头烧完香可以梳梳头,会感到这个庙关心香客,下次还会再来。这一来就销掉百十把。
第四个营销员说他销掉好几千把,而且还有订货。
他说,我到庙里跟老和尚说,庙里经常接受人家的捐赠,得有回报给人家,买梳子送给他们是最便宜的礼品。
您在梳子上写上庙的名字,再写上三个字“积善梳”,说可以保佑对方,这样可以作为礼品储备在那里,谁来了就送,保证庙里香火更旺。这一下就销掉好几千把。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市场是可以创造的,市场的潜力是无穷的,老是想着“和尚要什么梳子呀”,工作就没法做了。
心里老想着自己的产品,忽略了其他的市场因素,当然也就可能造成无功而返了。
在生活中,这种例子常见吗?
当然常见了。
例如:谈恋爱的时候,女孩子说,你是不是不爱我了?
你能说【是】吗?当然不是了。
女孩子又说了,那我早上给你泡的茶你为什么没有喝完?
你上午为什么没有秒回我信息?
打电话为什么要比我先挂掉电话?
走在大街上为什么没有牵我的手?
下班为什么又接我迟到了?
………
很多个为什么,让你无法回答,即使你回答了,她还有几万个为什么等着你。
然后说的多了,就变成了吵架,然后又冷战,又自作多情,难过,伤心,引起一系列不可收拾的局面。
那么回到问题的最初,该如何回答呢?
那就是不回答,一个吻足以搞定了,再加一句甜言蜜语,不信?你试试。
再比如在日常工作中,你是一个发传单的,发的是健身房的彩页广告,不巧发给了一个50多岁的带小孙子的大婶,
然后大婶问了你一句,小伙子,大婶儿都这把年纪了,还需要去健身房吗?
请问你如何回答?
如果你心里想,她50多岁了,整天带娃,也不注重身材了,大致看着很健康,能蹦能跳,经济条件估计也有限,一句话问倒你了,回答都没法回答,顿时傻眼了。
这就是常见的自我设限,没等对方回应,就已经自问自答的把自己绕进去了。
若抛开大婶自身,那她的儿子,儿媳呢?有没有这方面的需求?
如果你真的能找100多位这样的大婶,能不能建立一个广场舞班子?
你说,这跟健身搭不上边儿呀,以后再引嘛,抛开健身房的条件,从大婶儿身上也能挖掘出资源。
只要你想,你就可以,前提是跳出思维框架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