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民声,架起党群“连心桥”

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对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而言,办好民生实事不仅是践行初心使命的具体行动,更是架起党群“连心桥”的关键之举。

广开言路,让民意“听得到”脚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多少真情。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秉持“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深入基层看到的全是办法”的理念,坚持“身入”更“心至”,主动走出机关大院,走进街头巷尾、田间地头。通过“敲门行动”全覆盖入户走访,与群众围坐炕头、板凳唠家常,用“土话”拉近距离;定期举办“院坝会”“板凳会”等民情恳谈活动,搭建群众畅所欲言的线下平台;同时依托政务APP、微信公众号等数字化载体,开设24小时在线的“云信箱”,构建“线上+线下”立体化民意收集网络。从社区居民反映的停车难、噪音扰,到乡村群众关注的灌溉渠修缮、农产品滞销,确保群众诉求“上得来、接得住”,真正让每一份民意都能被精准捕捉、每一个声音都不被忽视。

分类施策,让民声“有回应”倾听民意是基础,解决问题才是关键。基层党组织建立“收集—分类—交办—督办—反馈”全链条闭环机制,对收集到的民意进行系统梳理,按照“民生急事、发展难事、长远大事”分级分类建档立账。针对独居老人缺人照料、水管爆裂影响生活等“急难愁盼”,启动“马上办”应急响应机制,组织党员先锋队第一时间上门解决;面对老旧小区改造、产业发展规划等复杂问题,成立专项攻坚小组,制定阶段性推进方案,以“持续办”的钉钉子精神一抓到底。同步推行“红黄绿”三色督办制度,对进展缓慢事项亮牌提醒,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日清周结”。定期通过村务公开栏、社区公告板、线上平台等渠道公示办理进度,让群众全程监督,切实做到“民有所呼、我必有应,民有所求、我必有为”。

常态互动,让党群“心贴心”倾听民声不是“一阵风”,而是“四季雨”。基层党组织将民意沟通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构建常态化党群互动机制。建立“一月一回访”制度,对已办结事项开展“回头看”,不仅问成效,更问群众是否满意、还有哪些改进空间;每季度开展“党群满意度测评”,以群众打分倒逼服务质量提升;创新举办“党群文化节”“田间课堂”“社区邻里节”等特色活动,让党员干部与群众在文艺演出、技能交流、志愿服务中增进情感。同时,鼓励群众参与基层治理,组建“居民议事会”“乡贤理事会”,邀请群众代表参与政策制定、项目监督,将单向倾听转化为双向奔赴。通过持续深化互动,党群之间从“陌生人”变为“一家人”,让“连心桥”真正成为凝聚民心、汇聚民力的坚固纽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