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晚饭,老公提议出门散散步。我知道,几天的养病把他憋坏了。随着身体状况好转,他早已按捺不住,更何况明天就要去上班。
我们来到了山脚下,只见云彩变换着颜色和形状,煞是美丽。
而空气里也裹挟着一些秋的气息,风微微凉,散步的人群三三两两。蓦的,公园的灯亮了,照亮了映山湖,湖对面人影幢幢。老公不由自主地迈步上了小桥,想到湖边去看看。但其实很多时候,远远观望是最吸引人的。
还没到对岸,只见人潮涌动、声音嘈杂。我观察了一下,有跳广场舞的、有做抖音直播的、有带着孩子追逐嬉闹的……我问老公,确定要挤到人堆里去?他这回倒是没有犹豫,说“不去嘎闹热”。确实,病后初愈,散步浅尝辄止即可。
秋天里的第一次夜行,我们到的这个地方,是市民休闲旅游的热点。我亲眼见证了它由从前到现在的改变。
90年代初,我由乡镇学校调到了市直属小学,校址就在这片区域的附近。那个时候,这片区域有一座医院和一个体育场等单位和居民住宅。医院是我市的中医医院,有很多德高望重的名中医。体育场除了承办一些体育赛事以外,少年体校也设在里面。
大多数的人已经习惯了这里的一切,唯独没有发现,这些建筑遮挡了我们家乡人引以为傲的一座山的面貌。终于,有识之士向政府提出了“亮山工程”的口号,引起了高度重视,最终确定为本市2004年十大实事工程之一。“亮山工程”的设计主旨是以山为主体塑造空间景观,充分体现出城内自然山林景色;并运用传统造园中的“添水”手法,开挖建造一个面积13000多平方米的“映山湖”,弥补东麓“缺水”之不足,充分展现山、水、城一体的特色。
为了让宏图变为现实,市委市政府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包括迁建中医院、体育馆,完成居民动迁等。工程期间,因着地理优势,我和同事会搭伴在午间休息时远远地去观望一下,并大胆想象建成后的样子。事实上,当工程完工,它的美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人们抬眼便能看到青山绿水,还能进入其间,在宽阔平坦的山道上散步,在湖边锻炼身体。无论是城市气质还是人们的生活品质,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当然,这项具有高度、前瞻度的工程在实施过程中的压力也是不言而喻的,但她的价值越来越得到认可。因此,改变需要勇气,更需要坚定不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