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专业:产品碳足迹是进入双碳的最佳选择
环保行业20多年工作经验,高级工程师,职业咨询,绿色认证咨询
现在全国都是推动双碳发展,每个地方政府都在研究自己的标准,评价体系,国家现在大力推动这项工作稳定进行,先出团标,做的好的可以上升到国标。
想要进入这个行业的英文一定要学好,现在国内很多标准都是国外标准翻译过来的, 碳足迹也要参考国外的资料,比如CBAM需要申报,英文不好,系统都操作不了。
现在做固废的同学就多关注新能源电池的处理,这个以后市场巨大,现在都在提倡电车,电池的回收处理,需要一定的技术,废液处理也是一个好机会,谁在生产设备,可以提早布局一下。
欧盟的电池和废电池法已经发布了,英文好的同学,下载下来看看。寻找一个新的发展机会。纳入碳足迹评估要求的有:法国光伏组件简化碳评估(ECS)新要求,现在法国对新能源汽车有补贴,但是必须是在当地生产,中国生产的就不行。欧盟新电池法包括:信息公开(标记、标签、二维码和电池护照),废弃物管理(电池回收目标、回收效率目标和材料回收目标),可持续性与安全性方面(有害物质、碳足迹、可再生材料和安全要求等)。想要了解更多的欧盟新电池法,可以自己网上下载阅读。
欧盟有碳边境调节机制,英国有碳边境调节机制,美国的碳边境调节机制还在构思中。我们应该如何面对碳贸易壁垒,进行全生命周期计算。加强主管部门和国际的技术交流,行业协会搜集各种资料,提前进行生产设施和销售布局。
我们如何建立碳足迹管理体系:(一),建立健全的碳足迹体系:发布碳足迹核算通则,发布重点产品碳足迹核算标准,开发数据库,建立认证制度,管理制度,建立信息披露制度。加大政府资金投入。鼓励重点企业参与试点。加强碳足迹能力建设,人才培养,数据和知识产权保护。
现在全球气温变暖,加快双碳建设势在必行,现在可利用的土地,关键矿产,水资源,碳排放容量成为最为稀缺的自然资源。如果你们有空可以看看巴黎协定,或许在里面可以找到相关的规定。
碳足迹涉及不同的领域,比如人的日常住行,属于个人碳足迹,还有企业的碳足迹,产品碳足迹,国家或者城市碳足迹。主要还是要把标准看熟悉,不同的行业碳足迹涉及的标准不同。
浙江和苏州都做的不错,因为他们的企业出口的产品很多,政府都是帮企业解决这个问题,企业参与制定相关的团标,邀请外资企业给他们做辅导,加快碳足迹体系的尽快完善。
浙江省出台了自己的产品碳足迹在线服务平台,免费供企业使用,团标也在启动制定,现在已经发布好多个标准,但是后续还会出台很多标准,希望能尽快和国际接轨,初步计划长三角联动,打造绿色高质量发展新高地,尽量让标准统一。那么出具的评价报告,和评价体系都是相同的,不影响后续产品出口,现在我们国家的出口量还可以,就怕后续自己的标准跟不上,和国际无法接轨,评价报告国际不认可。各地都在和本地大型企业联合,希望借助企业的力量,能把行业标准尽快出台,否则企业无法编写碳足迹管理体系,影响出口进度。我们面临巨大的挑战,但是也是发展的好机会。
我们国家还没产品碳足迹评价体系,都是用的国外标准,或者直接委托国外机构在做。现在人才还是非常紧缺,大家有兴趣的可以提前自学起来,把标准都下载了,自己抽空熟悉流程,有机会可以申请去这个部门多学习。
产品碳足迹未来应该是一个比不可少的环节,现在是放在产品认证里面,但是做的不规范,很多企业建模都没有,就是收集数据计算。根本经不起检查。以后如果有系统,肯定正规很多。
每一次变革都会有很多机会,应届毕业生有机会就加入这个团队,好好努力,五年以后就是一个很好的技术骨干。我先分享这些,后续不断地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