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第二次走进玖零的场,有点司空见惯,少了好奇心,不过老师的分享还是受益的。
听过两次玖零分享,都是没有分享的课件,老师现场口述分享,大屏幕同步记录,让学员同步书写记录。对于这种分享方式,心存疑虑:不高效呀,为啥这样做?(今天找到了答案,卖一个小关子)先梳理一下认识和吸收到的内容。
工作/生活/学习,要产出高效,要着眼到三点:找方向(做对事),找方法(用对方法),找状态(好状态)。业绩=做对事X用对方法X好状态。这个总结,与干法里提到的人生.工作结果=思维方式X能力X热情,何其相似。而且今天这个公式是稻盛和夫先生所总结公式的狭义版本。日常生活或工作,方向和方法一般少犯错,最难得是持续的好状态。所以,对于个人和团队,如何保持,如何调整到好状态,难能可贵。(什么是好状态,也值得深思)
三种典型的员工类型:业绩好,价值观好——明星型;业绩好,价值观不好——野狗型(需引导教育。恃才傲物,可能要挟公司,危害公司利益);业绩不好,价值观好——小白兔型(需警惕。会传染,危害很大,会把优秀的人挤走)品乐天的落地委负责人赵经理自评的特别好:自己的状态在这三者之间转换。那一句“张总,状态永在,初心不改”,真的特别好,击中了我的泪腺。得时刻反省自己,成为明星型或者在去往明星型的路上。
个人或团队具备的三力:合力(认可和包容别人、自己)、动力、能力(有本事独挡一面。先具备独挡一面的意愿)。
三心:定心,专心,操心(管好自己的事,同时愿意把别人的事当自己的事。假如人人都愿意操心,人人都操心,那每个人都省心)。
三不用:小人(自私自利,斤斤计较,自以为是;随意情绪化,玻璃心,要别人哄),老好人(没原则没立场,没主见;不敢批评人,不要求人,不敢说员工;不承担责任),不成熟的人(爱抱怨,想急于获得回报)。刷新了原本的认识。日常时刻对照反省。
练人,给出了一个万能的方法:“写”。针对问题去写,便有助于解决问题。写的过程,入心;写得过程,梳理的过程。这也是写日志的奥妙之处。同时,玖零选择现场边讲边记的方式,恰是让学员走心入脑。另外,长篇的记录,会让人觉得收获满满。尤其对于基层培训,这种方式尤为适用。
以关联和应用来看今日培训,有三点启发。第一,知识库的整理,受“写”得启发,针对性提问题,让全员参与写,集思广益,全员创造。第二,先搞人后做事,找状态很重要。这个方法用于客户服务。第三点,这方面内容可以用于培训门店店长和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