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书语人间为你解读的第34本书《快速阅读术》。
“ 三句话读懂《快速阅读术》
01. 阅读速度缓慢的原因,归根结底,并非能力问题,而是对读书的认识欠妥。
02. 让书籍内容从心中「流过」,只要「流过」,便有意义。
03.想要让一本书在读完后有所获,我们还需要借助笔记,来加深理解。”
谈到读书,你是否会有这样的困惑?
「我喜欢读书,想读的书很多,可是根本没有时间……」
「因为工作的关系,需要阅读很多书,可是我的速度,总是太慢……」
「离开学校以后,我的阅读量明显减少了,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多读一会儿书。可是一打开书,我就好困……」
印南敦史先生也曾经是一个满读者,如今却已经成为了一位书评人和撰稿人,每月为4家网站撰写近60本书的书评,而且阅读体验变得轻松愉快。
为了让更多的人体会到阅读的乐趣,作者把自己关于阅读的思考和技巧写进了《快速阅读术》一书里,向更多的人传授如何使用正确的方法,将书顺读下来。有别于传统的速度方法,如眼动训练、快速翻页等,本书强调如何从改变阅读理念出发,改变阅读习惯,从而提高阅读速度。
如果你想要每天读完一本书,并从中有所得,就和我们一起翻开《快速阅读术》,向作者学习快速阅读的技巧吧!
01 流水式阅读法,让你的阅读速度蹭蹭上涨
很多人对于阅读,一直有一个误解,读书,就是要一字一句仔仔细细地阅读,力求将书本复制到自己的头脑之中。
殊不知,正是这种错误的阅读理念,阻碍了你的阅读。因为,读书的真正意义,并不在于复制100%的原文,而是在于邂逅1%的收获。
请回顾一下你的阅读经历。那些深深打动我们,给我们带来巨大影响的书籍,我们真的牢牢记住其中的内容了吗?
随着时间的流逝,留在我们记忆里的,往往是那个让我们感到惊艳的片段,而真正让我们读书有所收获的,往往只是生活中的灵光一闪。
可见,阅读速度缓慢的原因,归根结底,并非能力问题,而是对读书的认识欠妥。
当你提高阅读量,获取其中的知识片段,积少成多的过程中,这些片段会逐步产生联系,最终形成一个庞大的知识体系。
换言之,奢求通过阅读一本书来获得一个知识体系是不切实际的,真正有效的方法是触类旁通,通过多读,和有意识的主题阅读,来让自己积累更多的片段,直至形成一片知识的汪洋。
这时,「流水式阅读法」就应运而生了。
「流水式」源于英文单词「Flow」,意为「流动」。简而言之,「流水式阅读」指的是这样一种读书方法,让书籍内容从心中「流过」,只要「流过」,便有意义。与之相反的是「存储式阅读法」,注重将书籍内容存储在脑海里。
在信息大爆炸时代,流水式阅读是最合理并且可以避免堆积的阅读方式了。
02 在阅读中,运用四个步骤,实现流水式阅读
前文已经提到,流水式阅读法旨在让书籍内容从心中流过。那么,哪些地方是可以跳读的呢?
在鉴定可以跳读的部分时,作者提到了三个判断标准。
第一个判断标准是为了区别其他同类书籍而加入的作者自述。作者自己的经历往往只是为了区别这本书与其他书的不同,对读者来言意义都不是太大。如果时间不够,可以跳读。
第二个判断标准是印证理论或主张的特殊事例或经历。一般来说,作者在提出理论框架后,回味了提高说服力而举出事例,最后再次总结核心理论或主张。因此,舍弃事例,直接跳读到总结部分,完全不会妨碍理解。
第三个判断标准是渲染期待和危机情绪的夸张表达。为了煽情而写的文字,我们也是可以跳过的。
想要提高阅读速度,在阅读时,你还需要遵循四个步骤。
第一个步骤是仔细阅读序言和目录。
序言是一本书的导入部分,一般会写明书记的撰写目的,概要等。阅读序言对帮助读者了解一本书的文体、写作意图,把握全貌,以及决定是否要购买至关重要。而目录,就好像一张明示书籍内容的结构图,对把握全书整体框架,挑选自己需要阅读的章节也是必不可少。
通过把握序言和目录,可以决定90%的阅读速度。
第二个步骤是仅读开头和结尾的5行。
当你掌握了标题和章节后,你就可以决定以多少内容为单位进行阅读了。在阅读每个章或节的时候,如果读得多,你会发现作者在写作的时候,会遵循开局说明主题,提出观点,中间距离说明,结局再次论证的写作思路。如果你时间有限,看看开头和结尾5句就足矣把握整体结构了。
第三个步骤确定了关键词之后再阅读。
很多时候,你之所以没有办法做到轻松拿起,轻松阅读,是因为你没有想清楚「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想要收获什么」这个问题。
这时,你可以用关键词法来定位书中的重点,一边搜索,一边阅读,化被动阅读为主动阅读。
第四个步骤是使用多种阅读节奏阅读。
阅读速度缓慢的人,问题的根源不在于其基本阅读速度缓慢,而是在于在读书时保持同一个节奏。就好比听歌,如果一直是同一个曲调,我们难免会感到昏昏欲睡。
如果阅读的时候有快有慢,在关键概念的地方停下来仔细思考,在案例的时候选择性加速,你就不会焦灼不安了。
另外,当你在一次阅读的过程中,有意分出浓淡,即可以避免由于阅读感受过于单调,而陷入茫然拖沓的刷字阅读状态。
此外,想要让一本书在读完后有所获,我们还需要借助笔记,来加深理解。
03 三个「一行」让阅读不再过目即忘
谈到阅读,你或许说:「读书好辛苦,好不容易读完了,结果却忘了,那读书的意义是什么呢?」
那么,读书为什么会累呢?
一方面,很多人没有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想起来了就翻几页,一忙起来了就扔在一边。也就是说,读书并没有像吃饭睡觉一样,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如果你有健身的习惯,你就会深有感触:初期很痛苦,总是想要放弃,而当你连续锻炼了一段时间后,哪天不锻炼,你的肌肉反而会不舒服。
那么,如何培养自己的读书习惯呢?
首先,你要有读书的仪式感。你可以框定时间,努力将读书时间融入自己的日常生活。它可是晨起后的10分钟,也可以是睡前的10分钟。另外,你要尽可能在一个固定的环境里读书,可以是你的家里,你的办公室里,或是你喜欢的咖啡屋里。但是,在你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时候,请不要轻易尝试公交车或地铁,毕竟嘈杂的环境使人烦躁。
其次,在培养阅读习惯期间,你要精选可以快速阅读的书。这些书会有一个明确的观点,一条明确的主线,一系列的例子来证明作者说的观点。有别于故事情节很强的小说,这类书你跳过一些情节也不会有影响。
最后,你要给每本书规定一个阅读时间,最好是10天以内。再好的书,战线拉得太长,你都会很辛苦,也不利于你的吸收。一旦打开一本书,就请集中精力,保质保量地读完它吧!
另一方面,很多人缺少一套正确的阅读方法。如果只读书,就像是听讲座,长久以往也会感到很枯燥,但是如果「为写而读」,就像是在和作者对话,在一来一回中领悟书中的真谛,这样反而会越读越有意思呢!
关于写,在书中,作者提到了三个「一行」。
第一个「一行」是一行采集,摘取最具有魅力的片段。在读书的时候,请准备好一张A4纸,开头标明书名、作者和页码,然后读到佳处随时摘录。在摘录的时候,最好不要原封不动地摘录整个段落,而是短小精悍,将摘录的内容控制在几行字以内。
第二个「一行」是一行精华。一边读书一边整理出属于你的摘抄集录,合上书本后,再次浏览,从中挑选一句最精华的一行。当我们一边阅读,一边摘录精华,我们就像是在岛上探险的冒险家,充满挑战,却也会带给我们意外的惊喜。
第三个「一行」是一行评论。回味最重要的段落,用30-40个字写下对书中摘要的理解,留住与书相处的美好回忆。
此外,作者建议,每读完12本书就回顾自己记录下来的摘抄和感想,思考以下问题:
「哪一类书籍容易引起自己的兴趣?」
「哪一类主张是自己赞赏的?哪一类主张又是自己不认可的?」
「哪一类书籍是自己今后想要阅读的?」
如此,看清了自己的阅读偏好,就容易明确后续阅读的大致方向,确定自己的影响。最重要的是,这件事情是愉快的,有利于我们坚持阅读习惯。
最后,要在这12本书里,甄选出最佳的一本,然后把它推荐给周围的人,在沟通中再次体会书中的智慧,为自己的美好生活添砖加瓦。
以上便是全书的精华内容。
读书,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每读一本书,我们就与智者进行了一次对话,获得了属于自己的独特认识和感悟。当你读的书越来越多,笔记越来越多时,你对事情的理解也就越加透彻,越能透过现象看到本质。
在新的一年里,是时候立下读书的小flag了,是时候读完自己很久前就心心念念的那本书了。
希望你每天都能读得开心!
注: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