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胃,脑子特别灵光的胃,因为思想单一,所以对吃的很执着,本来是不分香臭都可以吃,不过我行走在10cm的舌头路上,好像格调变高了少许,只有香的我才要。
今天咱们说一下新疆特色菜,保证来到新疆可以在餐馆点餐时掌握主动权,也对西北的口味风格简单了解一下。
中国四大地域小吃品牌之一的《兰州拉面》在各地都可以看的见店面,而这里面几乎都会有一道菜式,就是大盘鸡。“大盘鸡”是穆斯林名菜,因为其方便的做法和实惠的内容而在大西北广受欢迎。
古法的鸡肉是用炖的,现在一般改为高压锅把鸡肉块先做好,再加入土豆块,青辣子,大葱段,调料,清炖出货。这道菜是检验一个维族餐厅是否地道的标准菜,就像是一般的厨师都要会西红柿炒蛋这道菜一样。鸡肉和土豆、辣椒、葱段的大小要差不多,鸡肉口感越嫩越佳,土豆越沙越好,辣椒越脆越好,葱越不辣越好。
大盘鸡的味道不会特别重,这个菜的吃法决定的,之所以把这个菜称作本地的基础菜也是这个原因。大盘鸡刚上来会单独吃菜,吃到量剩下一半左右的时候,叫上来腰带面一盘,加入到菜里,跟汤汁充分混合,之后连菜带面继续吃,直到吃饱,算完成了这道菜的使命。
这个菜是由“牛”产生出来的,狂野奔放,代表了西北的一种风格,牛骨头,没错,就叫牛骨头。
选用大大的牛棒骨,吃过一次比较凶残的,那骨头一个大盘子只装了3个,一块骨头就像是人头大小。这个菜应该是比较简单和追求本味的,一般存在于丸子汤店,而这样简单类菜品决定其品质的肯定就是食材的新鲜程度,越新鲜的牛骨肯定越好吃。因为不是煲汤,牛骨要轻煮,保证味道和营养都锁在骨头上,没有溜跑去汤中。
刚刚运动完或者是身体近阶段虚弱的人最需要牛骨头这道菜,牛肉是少数养胃的肉类,而牛肉本身营养又好,加上棒骨中那充分的骨髓,确实是所有人都比较可以接受的一道菜了。因为煮的时间不易过长,肉质还会很劲道的粘在骨头上,所以吃这个牛骨头的时候还会配上刀子来剃肉,不要被吓到哦。边切肉边配上有助于钙质吸收的皮芽子,味美又营养。
下面就是熏马肠了,这是哈萨克族的最爱,吃马肉,熏马肠,喝马奶子。做马肠是把马肉马筋马油灌装到马肠子中,两头系紧,在松木上进行熏制,烤干水分,达到便于储存的目的。类似于腊肉的晾晒,有的人家不想麻烦也就灌完肉后直接风干晾晒,但就缺少了熏制的木香味。
熏马肠吃起来很方便,几乎不需要任何的配菜和佐料。把整只马肠在锅大火里炖煮,大约20分钟左右,要用牙签扎破肠子,避免内部充气破裂而散掉。共约炖煮2小时以上,就可以食用了,把马肠取出后切片,淋上煮时候的汤水,再加上吃肉必备的皮芽子,熏马肠就可以食用了,喜欢吃马肉的确实享福了,熏马肠是最能体现马肉味道和紧致口感的食品。
今天介绍了鸡牛马,最主要的羊肉没说,有机会继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