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有两大事,一是生,二是死。实际,人生最有意义,最应该做的就是好好活着。
人都想活着,而且健康地活着,不但要要健康,还要快乐地活着,可是,死又是所有人最终的归宿,如果人老了,能悠然地死去,不受罪,不拖累孩子,那才叫积德了呢。
过完春节,村里就陆续去世好几个人了,具体有几个,现在也不想仔细数数了,管他几个呢,自己过好每一天就好。
只是要说的是,现在村里人也不像以往人那么热情了,现在的人都很现实,你有来,我就有往。也不看原来几十年的乡情了。
有个姓韩的路标去世了,他还不到七十岁,一家人除了母亲在家,其他人都不在老家住,都在20里以外的县城住。就算不在老家住,按道理乡亲有点事情了,他们弟兄也会和村里该有来往啊。
可是,人家就是眼皮高,看不到土里土气的乡亲,还有人说,就算是乡亲在县城见到他,他也会视而不见的。
乡亲就是这样,你官再大,你不理我,我也尿不着你,有能力死了别回家埋。
还别说,路标去世了,除了他本家陪灵的,乡亲就是没人去捧场,更别提随礼了。就这样,人家也埋到地里了。
今天正月十八呢,又埋葬了一位不太老的妇女,年龄有七十多岁了,据说精神病好多年了,据她本村的侄子说,三十年了没见过她姑姑了。
不是侄子不给姑姑见面去,而是每次有人去她家里了,她姑姑都会把所有的客人挨过的沙发床单都要通通洗一遍。
起初,她老公还当过支书时,也听说过这样的事情,我还挺理解人家呢,床单确实不太喜欢让其他外人挨,沙发就是让人坐的,至于坐一下就去洗,也未必太洁癖了吧。不过,有这样的人,也说的过去,毕竟太洁癖的人也是有的。
后来,就很少有人去她家里了,几乎也就没人去了,你就是想去,也没机会去,她家天天大门紧闭。几乎不和外界有联系了,她也不让她老公和外人有联系。
我有点不可置信,就算是老婆不让出去,乡亲家谁有事情了,也能走动,红白事也得随个礼吧。可是,偏偏他家人就是不给随礼来往。
昨天我家老闫回来了,第一件事就是看公公去世时的名单,我说,我看了,没他家人的名字。你想给就给,我不管。
老闫说,和他也没啥过不去的地方,乡里乡亲的,随个礼好了,自己前几年也不经常在家,能帮忙就去帮忙吧,就是去了也是凑个人数。
随你去,老闫给人家埋葬去了,他回来说了一句,帮忙的人很少呢,现在的人很现实呢,你不来,我就不去。
等再过几十年,人情味是不是会淡薄呢?
写于2025年2月15号,晴天,气温最高温度15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