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的温度起伏非常的大,忽冷忽热,有的家长害怕孩子着凉,总觉得穿得多才安全,穿的多才不会着凉、感冒;而有的家长认为“春捂秋冻”是有道理的,逐渐适应寒冷有利于孩子增加耐寒性,提高对低温的适应力。那么,到底应该如何给孩子穿衣呢?
————孩子怕热,亦畏寒————
❣ 怕热
厚重的衣物虽然能给予孩子带来一时的温度,但是也会带来麻烦。衣服太多使孩子的热量无法散发,特别是低龄的孩子,长久的高温会导致孩子高热、脱水、缺氧,引发捂热综合征;衣服太厚也会影响孩子活动的灵活性,限制了运动能力的发展;再者,孩子非常容易出汗,衣服穿的多,汗液没办法及时蒸发,再吹凉风,极容易着凉、感冒;无法蒸发的汗液也容易引发孩子的皮肤问题。
❣ 畏寒
春捂秋冻是老话长谈,秋天稍微冻冻,既可以激发自身的抵抗力,也可以不自觉的增加运动活动,但是对于正在成长发育中的婴幼儿却不适宜。相比较体质较好的中青年人群,婴幼儿抵抗力差,接触到冷风反而更容易患病,特别是感冒等呼吸道疾病。
————如何判断孩子冷热?————
与成人不同的是孩子的体温调节机能尚未发育完善,体温容易随着外界的变化而变化,如果不及时添减衣物,冷热交替很容易生病。由于孩子的这一生理特点,我们在判断冷热时,就不能仅依靠手脚的温度。可通过以下几点判断孩子的冷热,及时为他加减衣物。
➡ 摸前胸后背,如果后颈和锁骨部分是温热不潮,说明穿的恰恰好;
如果后背有点发潮了,那就要考虑给孩子减少衣服;
如果宝宝手脚比较热,脸红红的,额头及颈下有汗,眼睛有分泌物,说明宝宝穿多了;
如果宝宝发烧,手脚都是凉的,就不能这样判断了。
————孩子穿多少合适?————
若是活动中的孩子,小一些的孩子,可以按照“比大人多一件”的标准穿衣;大一些的孩子可以和成人穿的一样多,若活动量较大,甚至可以比成人稍微少一些。
从年龄上来说,2岁以下的孩子,需要我们多关注一些,因为孩子自身很难及时的表达对冷热的感受,3岁以上的孩子可以适当的询问一下孩子,只要孩子觉得不冷就没有必要穿那么多。
————穿衣法则—“洋葱式穿法”————
洋葱式穿搭法,顾名思义就像是洋葱一样,穿着一层一层的衣物。一般来说,内层的衣服会选择纯棉材质,这种材质的衣物柔软、透气且排汗功能好;中层一般选择保暖的衣物,可外穿可内搭;外层选择防水防风的外套,可以根据天气的变化随时穿脱。
秋季的温度随着时间和地点的改变都有较大的差异,比如室内与室外,白天与夜晚。孩子对温度的感知和调控能力较差,我们可以配合孩子的需求与温度的状况,替孩子适当地增减衣物。穿衣以洋葱式穿法为主,可以搭配帽子、手套等小配件,达到既保暖又不厚重的舒适穿搭法。
❤Tips:
1岁是孩子学习基础本领的阶段,因此穿衣时要注意手部、肢体关节部分的灵活性,比如袖口的衣服要弯折到手腕以上,方便孩子够取。
1-3岁的孩子比较善于翻、跑、跳等大量需要肢体协调与平衡的活动,肚子、脚腕等部分的衣物容易因为活动而偏离,因此内搭或袜子尽可能选择长款。
3-6岁孩子活动的场所多集中在户外和幼儿园,活动量比较大,因此尽可能避免透气性差,容易刮扯或是勒脖的高领衣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