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就计划在端午节这天回老家,因为两家老人都生活在乡里。端午也算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上升到法定假日,因此,我们很重视它的意义。
期待中的日子姗姗来临,恰巧逢天气预报说有“中雨转暴雨,伴随大风”。
忐忑中一早往老家赶去,天公作美——一路不温不燥,细雨绵绵,凉爽的风伴随。人在车里,摇下车窗,一阵阵凉风袭来,直吹的人心里舒坦极了。
本应欢欢喜喜过端午,可是一大早就接到不愿意听的消息——父母又起口舌之争,且闹得很凶。
这样的事是预料之中,见怪不怪了。但是还是不希望在节假日发生——毕竟我们也不容易,也想给自己身体和心灵放个假。
生活上的事由不得自己做主,碰到不省心的父母,我也是没有办法。
现在我基本上是采取阿Q精神,自我安慰。有时候我在想: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变得对父母没有责任感了。甚至很讨厌自己的这种想法、行为,很多时候,我不断鞭策自己的内心——不管父母如何,我要做好自己,毕竟他们的日月越来越少。
理上我明白,事实上我依然不愿意面对他们无休止的争吵。陈年旧事,乱七八糟,没有一件事能拿的上台面。
就像今日,我明明知道父母在争执,我仍然选择在婆家吃中午饭。其实,先生十点多些就征求我的意见——是否回我父母家,我说下午回,与父母说说话即可。实际上我在逃避责任——不想再过问他们的事。
躲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在婆家磨蹭到下午三点,与先生一起才回我父母家。
不出所料,他们老两口已分开,各吃各的饭。对此情景,我不再说好听的,就劝着他们把证件找齐,如果证件丢失了,就去村委会开证明,只要有利于把“离婚”手续一次性办齐就行。在这件事上,没有人也没有时间陪他们一次次跑趟。
很早我就说过,有病有痒,再难,我都会照顾到底。但是,放着好日子不过,人作孽,我真的不想再问了。
我们的日子还长,小孩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哪能由着他们随意作弄。
与父母“理论”了一个小时,手没闲着,趁机把卫生给打扫一下。
五点多些,我与先生赶回城。还好,虽然不像来的时候凉快,倒也不像预报说的那么严重。快到家的时候,雨飘落了起来,我们只淋了一点点雨。
这个端午,天公作美,人不作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