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资深拖延症患者(曾经),我由衷的感慨:拖延没什么卵用,它只能带来事情延误,而延误只能给你带来焦虑,焦虑只能让你更加拖延,周而复始形成恶性循环。
你有木有觉得下面这个场景似曾相识?
0早上接到工作任务,下班前要完成。
1振奋,打算出色完成它。
2呃,先做点别的吧,反正还有时间。
3做和任务完全不相干的事情,有正事没干,仍能悠哉做其他事的感觉真爽啊!
4中午,吃完午饭再做吧,这个借口简直太好了!
5午饭后,该死,没几个小时了,我估计做不好它了吧。
6焦虑、失望、隐约着急,指责自己是loser的声音在心里逼叨叨。爱咋咋地吧,继续做着和任务没有关系的事情。
7我擦嘞,就剩俩小时啦,再不做任务你就去死吧!火急火燎的开始做任务,一边做一边懊悔如果早点开始做,效果会更好一些。
8下班最后一刻任务完成,长吁一口气,与此同时对自己的任务结果感到不满意,心里纠结失落半响。
9下次周而复始。
我发现,让拖延症患者自己毁灭最好的办法,就是不给任务设定完成的时间,这样他就只能感受到拖延的压力,从而无法享受到拖延的乐趣。(好吧我承认我有点小变态)
这几年,我终于明白能同拖延症相抗衡的从来都不是什么自控力,而是习惯。
想象一下,当你早起决定好好工作,早上精神抖擞充满力量,但或许到了午后就开始困倦,专注的时间越来越少,临近傍晚头昏脑涨疲惫不堪?当然,我们睡一觉起来就能恢复良好的精神状态,但是人的自控力和肌肉力量一样是有限的。
我们自身的自控力(意志力)并不是依靠一针鸡血一碗鸡汤就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然而,我们的习惯却是积久养成的生活方式,好习惯一旦养成,它便存在于我们的潜意识里不用刻意为之,我们对付拖延症将不费吹灰之力。
那么习惯是怎样养成呢?它主要依赖于4个部分:触机、惯性行为、奖励,信念。
触机动作
1
cue
它是触发习惯的原因,你可以想象成手枪的扳机,按下扳机,子弹就打出去了。习惯的触机有很多,可能是时间、地点或场景。你早上洗漱的触机是起床这个动作;中午去吃午饭是因为时间到了;有人习惯睡前刷朋友圈,那么触机可能是你躺到床上了。触机本身没有好坏之分,决定习惯好坏的,是它引发的惯性行为。
那么,针对拖延症,只需要你在做正事之前,设定一个引发触机的特定动作。举个例子,我早上到公司正式工作之前都会先冲杯咖啡,并在心里告诉自己喝完这杯咖啡就要立刻开始工作了,一分钟都不会耽搁。这样一段时间之后,喝咖啡这个行为就自然而然成了我工作的触机。再举个例子,我在准备入睡的时候,会再次查看核对一下闹钟的时间是否正确,然后放下手机,心里告诉自己现在就睡觉。
这样维持一段时间,我成功地戒掉了拖延症。在这里需要强调一下的是,设置这个行为的时候,一定不要给自己定那种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的动作,比如说,我先看部电影再去工作(学习、健身),亦或者我先玩儿5局斗地主再睡觉,最好这个动作不要超过5分钟,而且是难度系数极低顺手就能做到。
惯性行为
2
routine
之所以把它称为惯性,是因为它是无意识的,比如一打开电脑就先上网刷帖子;比如睡前一定要看看小说。在建立新习惯的过程中,我们的自制力,就用于修正那些引起拖延的旧行为,将其替换为新的惯性。在更正坏习惯时,你需要格外留意引发它的触机,同时关注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醒自己不要重蹈覆辙。这一步是最消耗时间和精力的过程,可能要与旧习惯反复拉锯。因为良好惯性行为的建立不仅需要有自制力去克服旧的行为,还需要在行为结束时获得正向的反馈,也就是下面要说的“奖励”。
自我奖励
3
reward
这是习惯养成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但它往往被人们忽略。我们平时做的的事情里,大致可以分为两类:
一种是见效快,半衰期短(类似于“效果持续时间”)的事情,例如玩游戏,看娱乐视频之类,因为它能为我们带来即时反馈和精神满足,所以这种行为很容易养成习惯。
而另一种是见效慢,半衰期长(类似于“效果持续时间”)的事情,例如学习、工作,健身之类,它们能给我们的身体及职业技能带来长期的益处,但是这些行为一时半会儿看不到什么效果,而且会枯燥,所以很难成为习惯。那么,面对这一类事情,我们需要人为的赋予自己奖励:比如记录自己的成长和进步、时不时发个朋友圈鼓励下自己、承诺达成小目标后给自己买个小礼物,瘦掉几斤后去吃一次大餐等等。
信念力量
4
belief
信念的力量是无法预估的,它是支撑你建立习惯的内在动力。请你尝试弱化拖延带来的内疚与焦虑,培养好习惯,摒弃坏习惯,始终坚信自己能成为一个更好的人。(呃,说好的反鸡汤呢?)信念能让你在养成良好习惯时获得精神上的正向反馈,同时,你的信念越强烈,就越能忍受改变过程中的痛苦与反复,这样坚持下来久而久之就成为一个良性循环,从而彻底戒掉拖延症。
说了这么多,如果你还是不愿意去尝试戒掉它,那么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