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清单】学会提问(3)

图片发自简书App


1.价值观假设

有时候论证并没有提供明确的理由,但人们也会认同其结论,因为我们认同了作者没有明确表达出来的价值观。

2.如何找到作者的价值观假设?

为什么作者提供的是这个理由而不是其它的理由呢?我们可以从这个角度切入,去发现作者持有的价值观是什么。

3.警惕术语

在推理过程中,尤其要注意特别高大上的专业术语,有时它们是故意用来忽悠你的。

4.警惕虚假的两难选择

如果一个论证出现非此即彼的情况,那么就要提高警惕,有可能这是在刻意简化问题,让你忽视其他的选择。

5.个人经验的效力

只凭个人经验,可能出现以偏概全的情况会比较多,但换个角度看,如果一家热销网店的所有评价都是好评,那可能也值得怀疑。

6.专家的效力

专家的意见应不应该采纳?在决定是否接受之前,先了解专家的相关背景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权衡。

7.研究结果不一定能证明结论

研究结果只能支撑结论,但不一定是结论的关键理由,把“研究结果表明”换成“研究人员解释他们的研究结果是表明了”,能够提醒我们理性看待研究结果。

8.调查问卷结论的效力

调查问卷问题的设置,调查对象的选择,都会影响其结论,了解调查问卷的设置和程序,才能决定结论是否可靠。

9.找到更多的原因

结果的产生会收到多个因素的影响,不要只满足于一个原因,全方面的分析,有助于找到问题的关键。

10.理性地运用批判性思维

学习批判性思维是为了帮助自己更好地做决策,理性全面地分析问题,不是用来不停挑别人错误的工具。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