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前面两篇《这些年我是这样陪孩子过寒暑假的》,我分享了陪儿子用沉浸式学习拓展了知识面,开阔了眼界,更用“情境式学习”用电影赏析来深入。
陪孩子看电影,我们看的不只是看电影。重要的是和孩子一起看完影片后讨论和思考探索问题背后的背景,在这当中给到孩子一个借电影说自己情绪的机会,也在我面前呈现出孩子自然的情绪,让我看到他有些问题背后的需求,是一种绝佳的亲子沟通方式,因为有了媒介———电影,亲子沟通不再那么无从下手,我们会有共同的话题,我们会有共同的节奏去探讨,借由片中主人公的命运,又能看到这个所处时代的背景能看到每个角色背后的难处,能够体会到每一段人生的不易。
像上期青春期主题中,我带领他完成了几部曲,他反复跟我讨论到印象最深的那部《校园霸凌》的电影,看完后他能很清晰的区分在学校里发生的那些霸凌情况,以及他在面对这些问题的时候可以做什么帮助自己和帮助别人。
在另一部厌学与逆袭的电影里,他理清自己的方向在哪里,并撬动了自己内在学习动力,他还能判断哪些可以成为他的学习资源,学习上不再是我拉着他走。
讲到这里,我想起了前几个月发生的一个例子。在去年我陪孩子看过一部探讨死亡意义的电影,我当时看这部电影的时候并没有带任何的目的,只是喜欢这部电影的感受,同时还探讨了一些葬礼的民俗文化,正是因为这些拓展他提前懂得的这些人文民俗知识已经内化在他心中。没想到之后在我父亲过世的丧事和各种繁琐辛苦的法事中,他都能带着静默、理解、关爱陪伴在我身边。尤其是送我父亲上山的各个礼仪中,需要三步一跪又一拜从半夜折腾到第二天中午,大人都吃不消了而他没有害怕恐惧也没有怕苦累,他反而认为这是能给亲人最后的爱,这是他需要参与和支持的。在那一刻我非常感动,他用带着爱意的方式让我感受到他的成长和爱的表达…
这些年我们一起看亲子电影,在很多个这样的不经意间带来成长瞬间,让我惊喜。所以我们并不是在问题来的那一刻才去找办法找资源去学习,而是在问题来之前把能够给到孩子的,种在他心里,再让种子慢慢发酵内化,形成了他自然而然的思维,最终通过行为呈现。
等当然的丧事办完,我记得非常清楚他跟我说:“妈妈,每个人都会有死亡的这一刻,但是我想要让更多的人记住我,让更多的人感谢我,我要影响更多的人,这是我活着的意义。”当他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看着我面前当时还是一个11岁的孩子,说出很多大人活了一生都没有明白的一句话,那一刻我非常感谢我自己这些年的学习和用心良苦的陪伴投入的全身心精力,一切都是非常值得的。
像生命教育、死亡教育、性教育、亲子关系、校园霸凌等等这些重要的人生课题,家长以为学校会教,学校又以为社会会教,社会以为家庭会教,然后孩子极有可能在跌跌撞撞中根本找不着北,很迷惑、很困顿或者人云亦云、随波逐流了。那通过我提前给到他的这些影片的各个角色的体验,各个人生的提前感受到,他能够找到关于穿越各个人生课题的方法,用自己的内化的模式在生活中去实践。
曾经的我,在没有学习之前也是没有方法、没有原则,内心充满焦虑自责各种内耗冲突的妈妈,到现在我能够根据孩子的心理成长需求,确定每一步他的关键时刻,给他恰到好处的陪伴和引导。同时我也摸索出了一套陪伴他的原则——@关注,但不打扰。
简单来讲呢,就是在陪伴他的过程中,放下要求,不控制不评判,只是单纯的看见他当下的样子,尽量的去体会到他当下有什么样的感受,并愿意和此刻的他,尤其是正在发火骂人的他,或者特别嗨疯的他,同频共振共同分享。我想这就是高品质的陪伴吧。通过高品质的陪伴,我和我的孩子都收获了意想不到的成长。通过这样的深度和广度给予了他学校和社会都无法给到他的生而为人的底层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