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中国田径协会在上海举办了2016中国马拉松年会。在马拉松大会上提到2016年,在中国田径协会注册的马拉松及相关运动赛事达到328场,全年参加比赛的总人次高达280万,再创历史新高。
我看到这些数据很震惊,这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马拉松赛事呈井喷式增长,这些数据还没算上未在田协注册的小型马拉松赛事。
现在,参加一个马拉松,早已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而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马拉松的门槛就变低了,不管是参加全程马拉松还是参加半程马拉松,都是一件挑战人体极限的事。
很多新晋跑者,大多喜欢把参加马拉松作为自己的第一目标。朋友李娜也是这样想的。她从2016年的3月份开始跑步的,虽然好几年没运动了,但是学生时代的运动底子还在,她在6月份就能跑完半程马拉松了。
初生牛犊不怕虎,在北京马拉松报名的时候,她毫不犹豫地报名了全程马拉松,抽签非常顺利。2016年的中秋节,李娜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北马的赛道。可是,因为赛前的跑量积累太少了,跑到28公里左右,她开始抽筋,身体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不适。她的性格非常倔,虽然在赛道上依然抽筋了很多次,可是她一直都不放弃,咬牙走到终点。到了终点,已经关门了。
北马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间,李娜一直处于连走路都不是很利索的状态。她一直处于休养的状态。
我曾看到前国家女子长跑马拉松队教练陶绍明先生关于马拉松的一段话:
“马拉松比赛因为距离长,对于肌肉,关节,韧带和心脏的刺激非常大。没有准备参加有非常大的风险。需要充分的认识和实际的训练准备。半程需要3-6个月的时间。平时每周有3-5次5-12km跑步的准备。赛前两个月有过15-18km2-3次的耐力训练。”
后来,我曾和一位跑马多年的前辈聊起李娜的事迹。前辈说道,我敬畏马拉松,我参加马拉松从来都不会停下来走路,而是慢慢跑也要跑到终点。我反驳道,那如果跑不动了呢?他说,我清楚自己的极限,如果我不能跑完全程的话,我就坚决不报名,直到自己有能力跑完全程,再去报名。当然,这是我对马拉松的理解,并不要求每个人都这样做。
前段时间,我又碰到了李娜。李娜说,我现在算是想明白了,喜欢跑步,何必要用参加马拉松来证明呢?怪我以前太傻,急于参加马拉松而让自己受伤了。我现在觉得跑5公里、10公里的意义和马拉松没差,也需要我们投入相当大的体力和精力。并不是只有全马才能磨练人,一定要量力而为。
是啊,每个人的体质和运动基础是不一样的,并不是全程马拉松才磨练人。每一场马拉松,无论是半马还是全马,赛前训练,赛后恢复,都有一整套严格复杂的程序。如果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做好准备,那么,我们就是在拿自己的身体冒险。
虽然现在马拉松赛事这么多,每一次报名,我都会提醒自己要克制。我跑步的目的是为了锻炼身体,健康地跑,无伤无痛地享受马拉松比赛。完成了一场马拉松固然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但是我更希望自己能无伤无痛地完赛。
每一次在赛道上遇见白发苍苍的跑者,都让我更加坚定地想一直跑下去。我想,我也会像他们那样一直跑下去。既然我已经做好了一直跑的打算,我为什么我才跑了一两年就如此着急了呢?既然喜欢跑步,又何必要靠参加马拉松来证明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