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大脑
认识了大脑主要有三个板块——本能脑、情绪脑、理智脑构成,我对自己的认识更加丰富了一点。我们人的本性其实就是:趋难避易、急于求成。但这并不能成为我们如此行为的借口。相反,我们要增强自己的认知,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让理智脑变强大的同时,驱动本能和情绪,充分发挥各自的最大价值。
而习惯之所以难以改变,就是因为它是自我巩固的——越用越强,越强越用。要想从既有的习惯中跳出来,最好的方法不是依靠自制力,而是依靠知识。
焦虑的根源
认识到了人默认的天性,焦虑的根源就在于急于求成,想同时做很多事;避难趋易,想不怎么努力就立即看到效果。因此,焦虑是天性,是人类的默认设置。所以在信息社会的今天,我们没有必要自责或者是愧疚。相反,我们应该在看清楚背后的本质之后反着来,如:保持耐心、要事优先等等。
得耐心者得天下
作者以金庸小说畅销的原因引出了:要想有所成就,必须保持耐心,延迟满足的观点。
但是拥有耐心并不是指忍受无趣、咬牙坚持、硬抗到底,我们缺乏耐心是天生属性罢了。而观察社会精英们,他们并不是完全克服了人类的天性,而是延迟满足的能力更强。
纳闷我们可以从外部世界中怎样获得耐心的倍增器呢?
答案是:认知规律。
当我们了解了复利效应后,就会明白在选择正确方向之后,我们可以遵循刻意练习的原则,在舒适区边缘一点一点扩展自己的能力范围。接着我们观察微观规律可以了解成长权重对比。
其实观察我自己的学习,不难发现我自己大多数时候只盯着表层的学习量,并没有观察到自己的思考行动,所以以为自己并无收获,不断的让自己处于劳累状态。而我了解了这个权重对比之后,我明白了我们要看改变量来衡量学习效果。
除此之外,还有明白学习是一个波浪式前进的上升过程也至关重要。学习拥有“平台期”,刚开始进步的很快,逐渐的会停滞不前甚至是退步。往往这时候大多数人都会放弃,但是我们若了解了这个规律之后,是不是会选择坚持下去呢,明白自己更大的进步就在前方了,这就可以增强我们的耐心。
因此,从这个角度看,耐心不是毅力带来的结果,而是具有长远目光的结果。
下一阶段的我怎么做呢?
1、坦然接受自己的天性,接纳自己没有耐心的现实
2、面对诱惑时,学会延迟满足,变对抗为沟通。理智脑的能量较弱,我们要学会和自己沟通,如:先学习一会,后面会留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放松娱乐的。先做重要的事情,然后再以玩手机、追剧来“奖励”自己,这样子防止自己陷入内耗的情绪当中。
3、面对困难时,多仔细思考背后的原理,如:了解到深度学习的好处之后,便不会选择听书或者是略读了。但我们赋予一件事情好处和意义的时候,我们便会更加容易迎接挑战。并且我们可以巧妙地让本能脑和情绪脑认为这个过程是充满欢乐和惊喜的,慢慢的就会上瘾。(也许这就是所谓的:越优秀,越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