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总是过得那么快。在跟着南子老师学《全满思维读绘本》的过程里,同时也报了其他的课程,每天要交各种作业,说实话,挺累的,也想要过去偷懒,应付了事,但骨子里的对于做事的态度,不允许自己这样,既然报了课程,那就是想要去学习,如果在这个过程里,态度不端正,那就没有意义再去做这件事了,何况学习从来都最忌讳的是态度不端正。
转晚间,初阶和中阶的课程已近尾声,收获是满满的,更多的是不舍,不舍和群里一群优秀的伙伴结伴同行,不舍的是执行力如此强的一个群体。
很享受每次课程里,听着南子老师那温柔细腻的声音,为我们解析每本绘本的物质性和精神性,让我体味到了原来听别人讲故事,如同吃了顿美食一样,每每听完课后,脑海里、思绪还停留在故事中,总是很受感染。每一节课我都会去做思维导图的输出,尽管技术水平有限,但还是咬牙跟了下来。
第一讲《安的种子》这是一本写给孩子,同时更多的是创作出来给大人看的一本绘本,很多绘本和童书其实大人都应该去细细品读,里面最浅显的语言文字和画面,是最最打动人的。是的,在为孩子讲这本书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先要找个安静的角落,轻轻的念出来给自己听,然后再去想一想,我们是否也拥有“千年莲花种子”,我们的孩子何尝不是那颗莲花种子,可是我们总是在追寻一些外在的东西,而忽略了根本,我们是否更像文中的本和静两个小和尚,一个急于求成,一个尽管悉心照料、呵护,但爱的方式有误,不能以正确的方式去爱,去给养那颗珍贵的种子。我们何尝能有安的那份平和心境,能够做到怀着希望,默默守护,静待在某个盛夏的清晨,也能看到千年莲花的盛开。每看一遍《安的种子》就每感动一回。我们很多人手上都拥有这世上最珍贵的莲花种子——孩子,可是总是会有很多人苦苦去追寻那所谓的播种方法。最最简单、最最易懂的道理,在我们眼里却视而不见。不能高质量的陪伴,却总是对孩子有各种的高要求、高标准。在看似爱的背后,何尝不是我们的一种内在需求在作祟,当内在需求不被满足,外在的情绪总会不断的在伤害孩子们。孩子是他自己,不是我们的附属品,更不可能会按照我们去给他划好的人生路线去行驶,如果你想要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那么就请你先成为这样的人,人是受环境熏陶出来的产物。
第二讲《叶子先生》这本绘本是由凯迪克大奖得主洛伊丝·艾勒特创作,属于艺术绘本,用16种变色叶,巧妙组合拼成各种有趣的动植物,最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它采取了全书模切的工艺,页页不同,层层叠叠的秋景有立体感。随着翻页,在近景和远景的交叠中,我们像是与叶子先生一起去远方旅行。随着它越过了沼泽地,来到了南瓜田,飞过了火鸡头顶,来到了菜地、果园、牧场、在湖面滑翔,随同蝴蝶一起去往温暖的南方,看完了外面的世界,想家了,再寻着路,踏上回家的路。
在秋天里,只有捡起落叶,才算打开秋天。让我们打开绘本与叶子先生谱一曲逐秋之歌,来一场美丽的邂逅。
第三讲《宝藏》此绘本荣获凯迪克银奖。讲述的是从前有一个叫艾萨克老人,住在一个狭小昏暗的房子里,过着非常贫穷的生活,天天饿着肚子睡觉。但即使这样,我们也能在图中发现,他家里是有几本书的,书籍总是能给人以力量。夜里,他不断地做着一个梦,梦里有个声音对他说:“去京城吧,去皇宫旁的桥下面寻找宝藏吧。”于是,他开始踏上了寻宝旅程。他穿越森林、翻过高山,偶尔搭别人的车,但很多时候几乎是倚靠着自己的双脚行走,最后终于抵达了皇宫,经过卫兵队长的嘲笑后,他选择了相信,又沿着来时路返回家中,最后找到了宝藏。
这是一个关于追寻梦想的故事。故事里的主人公就像是我们生活中的每个追梦人一样,因为有梦想,所以才有信念,然后跋山涉水不畏艰辛,出门远行去寻找梦想。等到达目的后,又发现"宝藏"原来近在咫尺,但也毫无怨言,因为不远行去追逐梦想,就永远不会知道宝藏的下落。"有时候,人必须远行,才能发现近在咫尺的东西。"所以如果你有梦想,那就一定要去追寻,人生没有白吃的饭,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是你踏出来的,但请要踏实,这样每一步才算数,你的人生经历就是你的宝藏,你的行程越远越丰富,那么你的宝藏就越加弥足珍贵,财富也越多。
第四讲《卡夫卡变虫记》这是一个关于忽视,关注与自我认同的故事,现实生活我们很多父母也和卡夫卡的爸爸妈妈一样常常忽视孩子所说的话,或者是孩子所做的事情,最后慢慢的忽视了孩子内心深处的真正需求。我们总认为我们是爱孩子的,给他吃好的,喝好的,用好的,生活上总是无微不至的照顾着他们,这些难道还不足以说明我们有多爱孩子嘛。我们几乎很少去想过,这种爱的背后,很多时候都是有条件的,当面对孩子的数学题时,教过一遍又一遍后,她还是依旧会出错,然后就开始进行打骂,事后孩子会了,写出来了,于是就觉得这样的方式也是行之有效的,题目孩子是会了,可是我们对于孩子肉体上和内心里的伤害有多大,我们却忽视了。我们以为这是在为孩子好,不搞好成绩,考不了好学校,今后生活咋幸福呢?在看似为孩子好的自我麻痹下,我们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伤害了孩子,然后无所察觉。
孩子总是能很敏锐的领悟出书中的故事实质意义,今天在做导图时,一旁的孩子对我说:"妈妈,卡夫卡为什么变成虫子了,他的家人和老师依旧没有发现,那是因为家人和老师关注的点不同,家长和老师关注的是孩子的成绩,当然就发现不了他变成虫子了。"听了他的讲述后,我的心为之一颤,孩子总能够察觉成人的内心想法,可我们这些从童年走出的成人却不能体会孩子们为成长所付出的内心挣扎与苦楚。本身成长应该是一件很自然的事,但他们总是在被推动着提前蜕变。
这是一本孩子们托卡夫卡发出的心灵信号的绘本,我们在一开始读时,不妨带着问题去读,读的过程里,不妨换位思考的去体会一下如果我们变成虫子后会如何?
第五讲《一条聪明的鱼》这本绘本以一条鱼的视角讲述了关于进化、关于梦想以及有了梦想后探索追寻的故事。
大海里有这样一条鱼,它非常聪明,不过他对自己有些不满意,因为他想要在陆地上行走,可是却不能实现。要知道海里的生活环境它太熟悉了,熟悉的已经满足不了他那想探索外界(陆地)的心。聪明鱼想了好久,开始了他的行动,光有梦想没有行动可是不行的,他决定自己做一套“脚”,他把“脚”套在鱼鳍上,于是在陆地上行走起来,他是第一个行走在陆地上的动物。在陆地上,感到无聊孤单的聪明鱼,又回到了海里,回到了他的伙伴们中间,由于受到他的启发与影响,别的鱼也开始在陆地上爬行,最后他们都变成了爬行动物。
聪明鱼就像我们的孩子,作为家长需要去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想象力和行动力。再者在孩子小的时候,就要与他谈梦想,有了梦想后,还得要付诸行动,要有执行力。梦想不仅仅是满足我们自己的追求与愿景,更多的会给别人带来改变和改善,就像聪明鱼一样。他的想去陆地上走走梦想的实现,直接影响了其他鱼,也改变了他们的生活环境,开拓了他们的视野,最后聪明鱼又有了下一个目标——飞上天。
第六讲《羊群里的依依》绘本主题是勇敢做自己,一只与众不同的小羊—依依,因为她的一切与众不同,不能被羊国法律所接受,因为自己的特立独行,与众不同,这只小羊吃尽了苦头,在受够了的情况下,依依离开羊群,准备到大城市开始它的新生活。来到城市,大城市的生活似乎没有依依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但是依依此时内心开始被唤醒,她觉得羊国的那条法律并不正确。于是重新回到羊国,伙伴们在依依的影响下,也开始改变了,变得敢于追求自己的梦想,依依和小伙伴们一起努力将法律改成了——做你自己。
做自己,说起来来很容易,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真的很难,这需要经受内心多少次的挣扎,然后历经艰辛,才可以做自己,至少与我是这样的。绘本中,依依的家庭合照,反映出她出生在一个很和谐幸福的家庭,这样的家庭对于孩子的教育都是开明的,当然培养出来的孩子也就会自信,敢于做自己,所以一个家庭的和谐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真的是太重要了。我们想要孩子做自己,那么就请不要总是拿自家孩子去与别人家的孩子比,培养自信的孩子,首先是需要去给予肯定,继而是鼓励,多看孩子的长处,多找找孩子身上的闪光点。
做自己很重要,羊群效应会使我们失去自我,变得不再思考,随大流,最后迷失自我。现在的我很享受能够做自己,至少每天会给自己两个小时,去跑跑步,读读书,走进自然去观察,去感受自己的内心。
第七讲《花婆婆》这是一本非常经典读了让人心生感动的绘本故事,讲述的是一个关于追求与梦想的故事。绘本中的每幅画面和文字都在向我们传递着一种爱与奉献的精神,一种让世界变得更美丽的传承精神。画面里的花婆婆永远都是一种优雅的身姿,向我们展示着骨子里的那份自信,作为女性,她身上具备了很大的吸引力。本书入选凯迪克金奖系列。绘本画面柔和、干净、舒适,当中透着一股活力,让人感觉充满了生命力,整本书都给人一种清新的温暖感。故事以倒叙的写作手法,围绕着花婆婆在小姑娘时曾经答应爷爷的三件事展开。图片中有很多小细节需要大人和孩子去留心观察,在这方面,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总是比我们强,中午和儿子再次读这本绘本时,儿子指着房间里的两幅画对我说:"这代表着爷爷和花婆婆的梦想,那就是要去旅行,要住海边,看画面里都呈现出了呢。"是呀,可不就是这样嘛,图画里藏着许多秘密呢!
突然间觉得绘本故事,要说起来吸引人,还真心不容易,首先声音和语调,就不是那么太好把握,好的故事还需要会讲故事的人。南子老师很具备这方面的才能,每本绘本到她那,讲述出来总是让人听了还想听,特别容易受绘本内容感染。
第八讲《我的爸爸叫焦尼》这是瑞典著名文学家汉伯格的经典作品,用最温情的画面和文字为我们讲述在一个冬日里,一个男孩在站台等候爸爸,以及和爸爸共渡了美好又难忘的一天。
故事小主人公狄姆是一个离异家庭的孩子,他不能经常见到爸爸焦尼,只要能和爸爸在一起,每一分钟都是快乐的。不同于其他离婚、单亲家庭、骨肉分离题材的图书,《我的爸爸叫焦尼》把一个消极的生活事件呈现得那样细腻、美好和充满希望,触动了每个人内心深处最柔软的地方。
这本绘本最适合成人带着孩子一起去阅读,书中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未来的希望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孩子。关于爸爸关于爱,你一定要和孩子一起看看!
瑞典是一个在全世界福利待遇最高的国家,就是这样的一个国家,离婚率却是最高的。开头处,狄姆的妈妈把狄姆放在站台上就走了,而结尾处等爸爸走了,妈妈才来接狄姆。爸爸和妈妈没有见面,可见这个家庭已经破裂,不可能重圆,但孩子显然没有意识到这些。虽然分开,但对于孩子的那份爱,不会因此而改变;虽然分开,也要让孩子拥有爱的能力,对生活还会抱有希望。
"没有悲伤也没有眼泪,也许,生活不能事事如意、时时顺心;也许,在希望和实现希望之间,总会有阻滞;但是,只要拥有爱,只要沉着不退缩,就会有勇气、有力量、有安全感"。所以请在分开后不要彼此埋怨、责备对方,多多给予孩子爱的力量,让他能够积极阳光的面对接下来的生活。虽然分开后你们各自归位,但孩子连接起的纽带——亲情永远不会割断。
第九讲《神奇飞书》这是威廉·乔伊斯所著,由晨光出版社出版发行。此书是第8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奖绘本版,曾获得美国国家育儿出版物金奖,《纽约时报》儿童畅销书排行榜第1名。是为了向图书馆的推广先驱——已故的比尔·莫里斯致敬。
绘本讲述的是一位爱好文字、爱好记录、爱阅读的男子——莫里斯,有一天头戴礼帽的莫里斯正坐阳台上专注的写作。突然,飓风来袭,莫里斯和一些书一起被卷入了一个未知的世界。不久,他的世界顿时一片狼藉,变成了黑白色,连他自己也变得灰暗沮丧了,被吹散的书上的字都没了。于是他茫然失措的四处游荡,这时,他抬头看到一个手中握着飞书的少女,少女增了一本书给他,这本书带着他飞到了一栋充满会飞的有内涵的书籍的神奇房子里。莫里斯在这时从黑白变为了五彩,从此投入到这书的海洋,与书为伴,开始了一段心灵之旅。
先看了老师发的动画链接,内心就被触动了,然后翻着绘本的每一页,被文字和画面打动。每个人的一生都应该去做下记录,然后去写一本属于自己的书,记录我们的快乐与悲伤,希望与憧憬,还有走在追梦路上的心路历程。一本好书是会带你找到下一本好书的,一本好书也会由你之手传递下去,这份传递是精神上的传承,就像是阅读传播一样,先净化了你的心灵,继而由你去影响更多人。
白岩松曾在一场献给他孩子十八岁的演讲中说到"阅读就是在你的生命春天里头,不断去播种,让你的这棵大树越长越郁郁葱葱,让整个人、整个民族都有气质。"文化与精神上的成长,是一件比物质的富足更能令人开心的事情,这份愉悦是通过阅读来完成的,阅读是值得我们一生去坚持的事情。阅读可以改变一个人的认知层次,可以改变你的人生轨迹,可以让你原本无彩暗淡的生活变得五彩斑斓。
希望每本有缘遇到此书的大人孩子,都能够被触动,让这本书释放出他本该有的生命力和价值,让你生命中所阅读的书都有生命力和价值。这是一本让生命永远飞翔的书。
第十讲《晚安小海獭》这是一本睡前讲给孩子听的温情故事,是作者珍妮特奶奶写给自己孙子的。夕阳西下,夜幕降临了,深蓝的大海中,海面上海獭妈妈搂着小海獭准备入睡,可是这时小海獭还不想睡,他要和海里的所有动物说“晚安”!海豹、海狮、海鸥、各种小鱼,天上的星星和月亮,还有他最爱的妈妈。最后小海獭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安然入睡,进入甜蜜的梦乡。
这是一本特别适合晚上睡前作为睡前故事读给孩子听,对于很多孩子的入睡,我们是缺少技巧性和仪式感的,这里不妨学习小海獭和海獭妈妈,来一场睡前仪式。
第十一讲《石头汤》此绘本讲述的是如何在合作与分享中获得快乐。作者琼·穆特是一位擅长将水彩画与哲思故事相结合的创作大师,引领读者去深思蕴含在故事背后的道理。《石头汤》的故事背景是中国,里面有很多中国元素的创作,如杨柳依依、送别场景,中国的皮影戏,长桌宴席,十五象征着月圆和圆满,福禄寿中国人的夙求,以及村民们弹奏的乐器二胡、琵琶。
故事讲述的是三个和尚来到了一个村庄,连着敲了好几家门,都是门窗紧闭,原因是这个村庄曾饱经苦难,饥荒、洪水和战争让村民们身心疲惫,不相信陌生人,甚至怀疑自己的邻居,他们只顾自己,很少往来,村民们的神色中透露着猜忌。故事的转机是因为三个和尚熬石头汤,先是引来了黄衣小姑娘,最后大家都因为好奇而来观看,最后在不知觉中付出了很多,改变了以往的做事处人方式,都变得慷慨大方。因为石头汤,大家都感受到了分享的快乐,也明白了分享使人更加富足。原来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就是源自小小的一锅石头汤。
"什么使人幸福?"绘本中年轻的阿福问道。年长的阿寿让他去找找,最后阿福包括村民都找到了。什么使人幸福?幸福就像煮石头汤那样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