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节讲的是如何用读书清单指名买书,用通俗的话来讲,这一章节的标题应该为"如何找到一本真正适合你的书"
这一章节是对第一章的介绍到的"选书"这个环节进行详细的阐述,当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对于这本书的来由,可能有很多渠道.比如之前学习会的,公司直接安排统一阅读.统一阅读安排,就好比是一道命令,可能大部分人都大致浏览了一下,了解了大致的内容,只能回复"读过了,我知道了."相反,如果是一本书可以解决自己一直在烦恼的一个问题,货是他的主题让自己非常感兴趣,那么就可以用多花点时间,踏踏实实的读,好好拒绝书中的知识.了解个中乐趣.
那如何正确的选择一本书呢,我在前面的读后感中提到,很多同事都是直接通过书名去检索和确定自己的学习书籍的.其实,我们可以从本身的学习内容,工作相关,或者是兴趣所向来进行追踪, 并且记录我们当时的想法,书中对这个过程叫作记录随想笔记.
比如我早年在使用Excel的时候,发现在做着很多重复的工作,于是,我就在想,Excel有没有什么功能是可以进行自动化操作的,避免繁琐的公式录入和重复的劳动,于是,我发现了Excel有VBA这个功能,他是表格内部的一个编程系统,可以通过预先的设定,进行快速的处理,替代重复的工作. 于是,我可以随即记录下,有没有VBA相关的书籍可以学习.等到我时间表安排进行清理我的笔记的时候, 我就会看到我当时的记录,然后有目的的去网上检索这方面的书籍.
"只有从日常的工作生活中取材,才能反映出自己的真正学习需求"
虽然我们现在的网络很发到,但是作者仍然建议我们去实体店购书,因为这能够加深我们这次购书的目的性.因为互联网太方便了,我们只需要很少的时间就能购得我们的书籍,但是去实体书店的感受不一样.我们到了实体书店,收获的不仅仅是一本书,而是跑到实体书店这本身也是一种经验的积累,而且,去实体店的这个过程,会加深你对这本书的情感积累.我们往往不珍惜太容易得到的东西,书也一样.
"主动声纳"和"被动声呐", 声呐是用来潜艇用来探索的,作者用这样的比喻来指导我们如何选择书籍, 主动,在前面已经介绍过了, 是通过我们自己的主观需求去直接搜索的,而被动,是通过他人,或者文章,新闻推荐获取到的.这些是激起我们的隐性需求,就好比洗衣机,当我们一直手洗的时候,我们觉得这件事情就应该是这样,没有什么其他能代替,难道用脚洗? 这个时候,有人来宣传,只要把衣服放到这个箱子里, 箱子就会自动帮助你洗了.这个时候,隐形的需求就会被触发.读书也一样,我们应该从不同的角度和渠道进行信息的获取,激发我们的隐性需求,但是前提,我们得建立自己的个人知识体系,不然,就会像树根一样,纵横交错了.
最后总结一下本章节, 书中就列举了一个方法叫作"读书清单", 首先作者也是活在当下,他对智能手机与APP也了解,但是他仍然建议使用纸质的笔记本来进行清单的记录. 但是在平常生活中,我们可能并不是方便的使用纸质的笔记本进行记录,就和我上次介绍的印象笔记一样,我们使用云笔记本身与作者的观念不排斥. 还是那句话,工具是其次的,我们学习的是理念,是自我知识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