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继续体会梭罗在《瓦尔登湖》一书里《我在哪里生活,我为什么生活》一章中的感受。
房子只不过是一个座位
当我一开始看到这个说法的时候先是一惊,然后再细细体会发现也有它的道理。
小的时候,房子都是父母单位分配的。我记得最搞笑的一次是我爸单位分房子,当时都是六层的板楼,很多人家不喜欢一楼和顶楼,所以中间层就总会有人抢着要。为了公平起见,不知道是谁想出的办法,竟然还用抽签的方式选择楼层。
虽然房子对老百姓来说都是大件,但是也可以这样儿戏一样的选择。所以你说它重要也重要,你说它不重要也就不重要。说它是个座位也不为过。
商品房出现以后,房子的价格就开始逐年提升,到最近这二十来年,不管几线城市,房子都是越来越贵,一路飙升。而且房价因地理位置的关系会有很大的差别。
一位朋友就因为要购买学区房,花了大价钱买了一个俗称老破小的房子。所以说想一想,房子可不就是买了一个座位吗?虽然价格不菲,却总有人抢,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当然我们绝大多数国人一辈子都在为房子奔波,认为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才有家,才有了安稳的生活。当然这一点也无可厚非。
梭罗的小木屋
这间架,虽然修造得如此单薄,却算得上一种围绕我的水晶宫了,在我这个建筑者身上是有反映的。它很有几分联想的效果,好似一幅素描画儿。我无需到室外呼吸新鲜空气,因为房子里面的空气依然新鲜。我坐在门后,与身置屋外没有什么区别,哪怕在阴雨连绵的天气里。
这面这段话是梭罗描绘他的小木屋的语句。屋里屋外基本一样,可以想象出来是怎样一番景象,但是他却乐在其中。他说:
“风儿从我的居所刮过,正如同席卷山梁,呜呜咽咽,断断续续,或如人间的乐曲从天上落下几个片断。晨风吹个不停,永不停息,创世的诗篇没有间断;但是很少有多少耳朵听得见它。”
读这段的时候我不禁想起了刘禹锡的《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是不是也有异曲同工之处?
没有房子不等于没有生活
相信大部分人都有过租房的经历。不知道你们租房的时候是怎样对待房子,对待生活的?
我们之前住过一个房子,有时候半夜就听“啪嚓”一声,早上起来一看棚顶掉了一大块墙皮。我认识的大部分租房的人也都会跟我们一样不会太理采,毕竟不是自己的房子,不会花费力气维修租的房子,基本上能凑合住就可以。
出国以后,发现外国人跟我们很多想法不一样,就算是租的房子,也要布置的很精致,跟自己的房子差不多,因为他们要享受生活。
而且很多外国人是不喜欢买房子的,或是说不想被房子束缚。他们可能在一个地方住个几年,不喜欢了可以很容易的再换一个地方,不会有太多的不舍与眷恋。
虽然他们不喜欢买房子,但是家具都是按照自己的喜好来采购的,所以在国外很多房子都是不提供家具的,这样租客就可以很方便的把租的房子布置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不管是租房也好,买房也罢,房子只是给我们提供一个场所,一家人可以自由自在开开心心生活的地方。
之前一直希望有一个大房子,前院有草坪花卉,后院有凉亭菜园,一大家子可以有说有笑,共享天伦之乐。
这两年一直在奔波,家都搬了五六次,每到一个陌生的地方,都要重新布置一次,重新适应环境。虽然也有诸多不便,似乎也渐渐适应了随遇而安的生活状态。
由于疫情已经有几年没有回过家了,又到了年关,惦记的不是家乡的房子,而是家乡的亲人。
希望在外打拼的人们,珍惜自己的所有与身旁的家人。房子是生活的一部分,但生活不仅仅需要房子,它包罗万象。无论在哪儿里,一家人可以在一起才是生活最重要和幸福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