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与超越》全书共十二章,探讨了生命的意义、心灵和肉体的交互作用、自卑感与优越感、早期记忆、梦、家庭的影响、学校的影响、青春期、犯罪及其预防、职业问题、个体和社会、爱情与婚姻,这十二个方面的内容。
阅读前面11章节,都在边打瞌睡边翻书状态中飘过,偏向心理学和心理案例分析专业知识多些。感觉上了贼船一样,开始是因为书名的缘故,自我认为这本书当成重塑自我的灵丹妙药或是“鸡汤”神文。以“奉献”为例,人们往往倾向于“无私奉献”,将其理解为忽略个人因素不受任何约束的纯道德。但阿德勒所讲的“奉献”并非如此。阿德勒所讲的“奉献”是与“合作”联系起来的,实际上是指“社会兴趣”,也可以理解为和社会的合作能力,融入社会的积极性,以及得到社会认可的程度等。他所讲的“奉献合作”甚至是有西方的“契约”精神在里面的。
直至阅读到第十二章“爱情与婚姻”,才开始慢慢地进入阅读的状态。他指出爱情和婚姻是平等合作的关系,他反复强调爱情或婚姻双方彼此平等的重要性,并将打破这种平等的行为视为“缺乏共建合作能力”的表现。“鸡汤”中的奉献概念可是没有这一点的。
总的来说,这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可能是每个翻译的版本都不一样,每个翻译者的理解和领悟作者的作品也不一样,建议要阅读原著:重塑内心世界,正确认识自我!
花了两小时,也算是勉勉强强地努力读完了,赶在还书之前完成,也是对借书的尊重!也是不辜负自己扛书的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