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日的时候,偶然看见微博上@电影闪光少女官微发出的一条微博“对不起,请大家不要因为我们的失误而错过一部好电影。”
然而,被扣以烂海报、烂片名、烂营销的“烂片即视感”背后,却真真正正藏着一部好电影。
就像很多影评号说的:《闪光少女》根本不用下跪啊,明明是一部可以站着把钱挣了的好电影。
影片一开始便是两个人在狭小的练习室里用饮水机涮火锅的搞笑场景,完完全全地表现出了民乐人对于自己的不重视。
与平日里的青春励志片有所不同的是,影片极尽夸张和搞笑,去烘托民乐所处的窘境。
《闪光少女》呈现了事实残酷的一面——
人想改变,但改变不由人。
无动于衷只能意味着被打压直至消失殆尽。
有时候,你想证明自己,却找寻不到适合的舞台
有时候,你找到了舞台,却少了为之一起奋斗的队友。
第一幕的时候,就全是受挫。
对校长的软磨硬泡最终成立了民乐团,却找不到排练的教室。
好不容易拥有排练场地,1小时中却只有20分钟是自由支配。
终于走上正轨习惯配合,却不断受到西洋乐的骚扰和打压。
这是一步险棋。
稍有不慎,可能最后便是身败名裂,让民乐更加陷入难堪的境地。
他们决定参加了——漫展的表演
然而面临的只是热气爆棚的女团表演后稀稀落落,冷清到让人感冒的寂静。
心止不住的颤抖,脸挺不住的僵化。
于是,油渣摘到眼镜,脱掉外套,神经抬起头,眼神相交,四目相对,演奏开始。
也正如影片中写的那样:即使弱小没关系,因为我们有伙伴。
本来已经四散开去、找女团签名的吃瓜群众,因为好听的民乐又重新聚集起来,站在舞台前为他们加油。
这就够了,过去的那些冷嘲热讽在这一刻都四散而尽。
最开始的时候,神经同学长表白失败,学长抛过来一句:我不知道你们扬琴是什么。
而这次的演出,她用轰烈的掌声给学长诠释了扬琴的定义。
然而精心准备的告白还是失败了,换来的依旧是心碎一地的冷嘲热讽。
油渣忍不住了,你既伤害了我最喜欢的人,还侮辱了我最喜爱的民乐。
音乐从来都是没有阶级的,如果你还觉得难以接受,那好,我们证明给你们看。
有些时候,不动手打一架是真的不能让人明白他们说的根本就不是道理。
斗琴,你来我往,中西不分,听的校长冷汗直冒,听的教员大快人心,一匹唢呐吹响民乐的号角,一匹唢呐断了西洋乐引以为傲的节奏。
我们学民乐的是文明人,但也别指望打群架你们能赢。
然而即使做了这么多仍旧躲不过既定的刻板印象在人们心中盘踞的地位,校长始终以学校利益为中心,决定废除民乐部。
这样的事情又怎么会被允许。
闪光少女闪光的从来不仅仅是这群少女,闪光的更是不断成长的音乐人的心。
成长会伴随着剧痛,剧痛才能促使人们成长。
我们还需要一场变革,来告诉人们民乐不比西洋乐差。
我们还需要一场演出,来证明学民乐的也一定有出路。
我们还需要一阵喝彩,来鼓励自己我们也一样闪着光。
记得编剧鲍鲸鲸在谈到创作初衷时,她说,“有一天我翻开以前的日记,发现自己在中学时写的日记里,有很多不开心的事。我想替14岁的鲍鲸鲸报仇,所以写了一个开心的故事。“
“我觉得学民乐也挺好的,但他们学西洋乐的,就觉得自己更高级。”鲍鲸鲸后座一个拉大提琴的男孩,平时很少搭理民乐生,有一天突然问她:“你听过巴赫吗?”“没。”“你连巴赫都没听过,人生简直白瞎了!”于是,鲍鲸鲸赶紧买了碟去听,果然很好听。第二天,她兴奋地去跟男孩汇报,结果人家傲娇地甩了一句:“学民乐的肯定听不懂,只有学西洋乐的才能理解巴赫!”
鲍鲸鲸特别生气:“虽然我学扬琴,但我也领会到了巴赫的美,不能说我的感受是假的。”她说,自己当时胆小,也没有机会发声,只能在当天的日记里,记下这件有点受伤的小事。
于是,她就把这个学音乐的鄙视链——“音乐是有阶级的,民乐比不上西洋乐”写进了剧本,成为这部片子的一个主要冲突点。
正因为感同身受,所以片中有很多的小细节都很真实到位。
比如,陈惊所仰慕的钢琴王子“王文师哥”,根本就不知道她弹奏的乐器是什么。
比如,片子里穿插的三姑六婆吃瓜群众,对于民乐的固定看法是:无聊、沉闷、这个怎么挣钱……
在这个社会上,我们不得不承认。
还有太多太多的东西,不被人看好,不被人待见,甚至遭到唾弃,遭到冷落。
人们判断一个东西是否有用往往只有能否挣钱这一个标准。
这种扭曲的价值观深深的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所谓的拯救只是设立非遗用于保护,却不曾想过后继无人的历来事实。
很多时候我们理解传统不该消失,却理解不了传统消失正在成为中国历史的必然。
因为现实,才是那块搬不动的石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