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奇葩也有伙伴,再弱小也会发光
如约,周末带女儿和女儿的闺蜜——两个学民乐女孩儿去欣赏电影《闪光少女》,算是暑期活动之一,也算是向民乐致敬。
我是陪同,自然是打酱油的,怀着打酱油的心坐在打酱油的角落,却意外的,丢了酱油捧了香油,爆笑全场,又抹泪共情。
走出电影院,我为这部三观正,并吸引了陈奕迅、闫妮、耿乐等大牌做配角,杨宗纬、周笔畅、徐佳莹等大咖演唱插曲的电影默默点赞。
回来搜索电影背景,发现编剧是曾写出现象级影片《失恋33天》的国内最抢手的编剧之一鲍鲸鲸。这部电影的女一号扬琴女孩原型就是编剧本人。
这部电影讲述了一群在音乐附中不受重视的民乐生,用自己的实力证明了民乐不输西洋乐的励志故事。剧中还穿插了二次元女孩被家人误解、琴童不知学琴为何、民乐宣传普及不够等现实问题。
看点一:民乐也可以很癫狂
我是琴童妈,女儿因为去年参加学校民乐团,选择了琵琶。起初学习民乐受到很多人的评判,比较集中的观点是,民乐走不出国门,学了也没用,再就是民乐比较局限,连五线谱都不认识(民乐使用简谱),那还叫学音乐么?
带着这些问题,我和女儿听过一场中央音乐学院琵琶演奏家刘德海爷爷的演奏会。年近八旬的老人,讲起琵琶眉飞色舞,信手弹奏一段,音符翻飞,十分惊艳。
后来又陆续听了其他演奏家的琵琶演奏会,会场穿插了琵琶和吉他、琵琶和美国乡村乐器之间的合奏,让我茅塞顿开,民乐也可以很好玩,民乐也可以很国际,坚定了陪女儿学习民乐的决心。
正如电影中展现的,音乐附中里学民乐的孩子明显少于学西洋乐的孩子,音乐生里,西洋乐对民乐的“鄙视链”早就存在,影片的焦点正在于此。
以西洋乐钢琴王子王文为首的一众少男少女奚落暗恋王文的民乐女孩陈惊,差点引发了民乐和西洋乐学生的冲突。
陈惊为了证明自己,组建2.5次元民乐团,挑战权威,用民乐混搭摇滚,横扫cosplay演出现场,劲道十足,吸粉无数。
如果看电影前还在怀疑民乐的表现形式过于落伍,那么电影看毕,脑海中印象最深的恰恰是这些巧妙编辑的民乐摇滚新曲,迎合了现在少男少女的口味,既做到了民乐传承,又巧妙与时代接轨。
剧中树立了千指大人——古筝网红美女的形象,通过视频独奏传播,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让年轻人看到民乐炫技的高段位。
还有一个民乐和西洋乐斗琴的桥段,相似的中西乐器比拼,变化多端的唢呐战胜了高大上的钢琴,挽回民乐的颜面,最终化敌为友,就此消解中西乐器伯仲之分。
其实在听刘德海爷爷与琵琶相伴一生的故事里,他曾提到,有一次代表中国去欧洲国家演出,他独奏《十面埋伏》,台下老外都被琵琶的气势震了,直到演奏完才响起经久不衰的掌声。
我脑补了这段画面,把刘德海爷爷想象成东方不败,他站在世界的中央,琵琶在他的怀抱之中近乎癫狂。
这部剧安利给你不一样的民乐,提醒你:任何跨越你知识边界的存在,都需要你了解后的客观判断和包容。偏激的固执己见,只能让你无意中为自己关闭了一扇通往美好的门。
看点二:无真爱不梦想
剧中女一号陈惊是一个神经大条的傻姑娘,从小学习扬琴,晃晃悠悠走到高中,却不知自己所学为何。她偶遇将乐器视为真爱的一群二次元女孩,她们的忠贞让她不解,甚至悲观的怒斥,一己之力,无力挽回社会歧视民乐的现状。
当她“受伤”向母亲(闫妮)宣布自己不想学扬琴的决定后,母亲非但不阻止,反而欣然同意。这让她感到十分慌张,仿佛忽然间失去了学琴的理由和动力。
妈妈的一句话点醒她,你不学琴可以,去问问它(扬琴)同意不,你们在一起这么多年了,也有感情了。
当陈惊回到自己房间,看到墙面上挂满了自己和扬琴的合影,回想起十几年与扬琴相濡以沫,内心风起云涌,潸然泪下。原来真爱一直在身边,自己却浑然不知。
找到真爱,重抚扬琴,她感慨万千,任音乐在键下流淌,那是少女的情怀绵远流长。
这一段是整部电影中我最期待的桥段,解释了弹琴的初衷和归宿。
琴童家长都有感触,爱好和坚持是两回事。你可以很爱一个乐器,却无法坚持一年365天每天1小时的练琴。
学琴是熟练工,绕开勤奋一事无成。所以,每隔一段时间,难免会发生因为孩子不自觉练琴,导致父母怒发冲冠的焦虑场景。
家长也不希望自己情绪失控,但想到每次昂贵的课时费用和孩子学琴龟速,就会火大。
如我一般的父母,应该苦口婆心地讲过学琴的千万条好处,却仍然换不回孩子练琴的自觉性。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孩子还小,那么多可以玩的,为什么一定要练琴呢?但现实是残酷的,要么放弃,要么坚持,没折中的办法。
这部电影,将陈惊发觉自己的真爱就是陪伴自己十余年的扬琴作为燃点,缓解了家长的顾虑,点醒了琴童练琴的初衷。
所有的学习,包括音乐、绘画、体育等特长,光有一腔热情是不够的。付出,才能回报。坚持,才能胜利。
我们的目标不是为了考级,而是每日精进,品尝坚持的苦涩,体会乐器的美妙。这份执着,将让学琴的人受用终生。
看点三:科普二次元,混搭古风曲
我曾经参加过青岛市某个大型动漫展,展会上很多少男少女cosplay奇装异服让我不解。比起他们花在衣服上的金钱,我更心疼他们花在置办衣服、化妆配饰上的时间。
看过电影才明白,自己完全是思想跑偏了。不同的时代孕育着不同的灵魂。我们这些“老年人”没有经历孩子们的动漫浸润,自然理解不了他们坚持的二次元的美好。
剧中,陈惊求助外援——比自己晚一级的四位民乐女孩,都是二次元的忠贞实践者。不论是房间配饰、服装,还是说话和行为方式,都是二次元的现实版。
无疑,她们是学校和家庭里的另类,无人能懂,备受排挤。
正是这些曼妙的二次元少女,心中藏着民乐的梦。她们引发了陈惊的顿悟,也带来了一股古风音乐的风潮。她们热爱诗词歌赋,熟读历史典故,全心全意为发扬中国传统做着翻新和传播。
看似格格不入的二次元和古风、民乐结合在一起,恰恰展现了一种混搭的时代感。
至少,我的两个娃如果怀着二次元的心,穿着二次元的衣服走在光明大道上,我不会感觉羞愧难当,反而为他们敢于表现自我点赞。
这部电影带领家长交换视角,孩子的视野里没那么多乌七八糟,单纯的喜欢值得我们尊重和支持。读懂了孩子的心,才能走近他们,继而分享他们的快乐与悲伤。
看点四:男闺蜜变恋人,碉堡了
剧中我最喜欢的角色除了陈惊外,就是她忠贞不二的男闺蜜大堂鼓少年油渣了。油渣是陈惊的保护伞、护理工、陪衬品、垃圾桶,油渣是每个女孩理想的男闺蜜。
正是他倾其所有的帮助和爱护,让陈惊勇往直前的追求自己的初恋,又一次次折返疗伤。虽然他们只是高中生,但这份朦胧的爱意依然动人。因为纯洁,让人不忍触碰。
油渣从被人忽视的狗腿子,转变为乐队的队草小鲜肉,直到最后潇洒的挥舞着鼓槌震慑全场。作为民乐团中唯一的男孩儿,他承担了巨大的压力,委曲求全,时刻忍让。他的无厘头和逆袭,为电影平添了很多喜剧色彩。
比如琴房用饮水机涮火锅,用拉直头发的电板烤肉片等,细节来自于生活,也鲜活与生活。还有油渣剧终用萤火虫和悄悄拍摄的陈惊的照片来表达甜蜜情感那段,撒狗粮一片。
所有青春的,快乐的,无忧无虑的情感都值得被珍藏,不论它来的早还是晚。
这是一部优缺点都很扎眼的电影,就像漂亮姑娘脸上的麻子——远望即可,切莫自虐细观。身边年轻的小伙伴告诉我,这部片二次元人物不够饱满,故事内容俗套落伍……
如果吐槽,还得加上我这一大堆才算过瘾,片名太烂有木有,丝毫提不起兴致,人物化妆入门级水平,女主陈惊的假头发始终痕迹严重,电影背景单调缺乏想象,几个场景看的疲惫不鲜亮,还有演员们本色出演,难免有拍作业嫌疑。
最大的“伤”是民乐和西洋乐冲突的梗,貌似戏做的太足有导向和偏颇,即便现象存在,远不至于使枪弄棒的,甚至学校民乐和西洋乐琴房用铁门隔离开来吧。
但即便如此,我还是喜欢这部电影。它替代琴童家长用浅显的道理向孩子们解释了为什么学琴,以及民乐之美,同时也坚定了我陪伴女儿继续学琴的决心。
如今音乐、美术纳入中考,从小培养兴趣,习得一门乐器已经是大势所趋。正向引导,通过提高鉴赏能力、了解传统文化精粹、触类旁通诗词歌赋等方式,熏陶滋润,加以时日,学琴的道路将是一条坦途。
现在比较偏激的学琴方式,是用考级一把尺子衡量所有的孩子。欲速则不达,学习是一辈子的事,断定一条可取之路,父母陪伴孩子同行即可。即便没有潮起潮落,只是风平浪静的琴声悠扬十余年,也是一桩美事。
近几年国产爱情片、喜剧片等异军突起,占领了票房一席之地。唯独三观正的青春片少之又少,而十几岁的年纪正是人生最动荡的一段时期之一,需要引导和释放。电影拍的太Low或太嗨,都会被他们鄙视,要拍的深浅得当,刚好入心,这个度,难拿捏。
《闪光少女》用“民乐+二次元+摇滚乐”做了一次勇敢的尝试,至少我那场电影全场爆笑,根本停不下来。
好看热闹是电影受欢迎的原因之一,更多的是喧嚣背后的思考和沉淀。
如果你有学琴的困惑,不如走到电影院欣赏这部没心没肺没下水的青春励志剧,也许可以找到你想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