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了一些书,差不多我都能看懂并有所感触,但又觉得好像不仅仅如此。我想大概可以说说几点看法。
我说的,你能听懂,那你既然懂了,肯定又能有所回应,这交流的趣味瞬时显露,自然而然。但如果你说的,就你一个人能懂,还要别人穿凿附会一番,那听者多半都不知如何回应。比如你因为悲伤而留下了眼泪,别人总不能不分情况的和你一般悲伤而流泪,别人的情感好歹也需要感受到具体的媒介才能产生作用吧!所以我觉得说话还是直白点好,琅琅上口味道更佳,用平日里的话似乎更能受到青睐。
那受到青睐的就必定是好的吗?似乎也有问题,因为青睐是多数人的,往往容易不觉中又陷入了流俗,比如一个桥段用过分粗糙的词语构造,又容易俗滥不堪,意趣全无。想来这也是效率主义的并发症吧!所以又有一批自诩为“雅士”的人,大肆沿用过去生僻少见的词语来修饰行文脉络,最后是看上去文雅了,但也生涩拗口了,陈词泛滥,有时竟看上去词不达意,古怪离奇。而他们却又好用清雅陈词作为区别俗文化的标尺,然而事实是词语本身并没有高低之别,纯然在于它是否出现在了合适的位置,所以这文风的流弊是不能怪罪于文字的。
对于被提及到文字的使用弊病,我想有人肯定是不乐意的,换谁也难以接受,否定往往意味着自己的执着可能变得一文不值。但思想又何曾不是一直在遭受着去旧迎新,同时又兼容并包呢!所以大可不必因为舍不得放下,而丢失了追求理想的契机。
社会注定是往前发展的,我们只不过是时代的幸运儿,能够站在前人的创造上,品尝他们的果实,化为自身成长的营养。如果你让他们用今天的方式讲述他们的故事,或许他们作品也不会有如今的成就。语言终究是人的产物,是服务于人的,而并非限制于人的,当然语言随着时代的更替是不用担心掉色的,因为有人才有语言,只要人这个主体不掉色,那么语言更不会掉色。
所以运用文字的主体,终究是伟大的生灵,可以凭借于它进行传达和交流,甚至可以不朽,因为有人赋予了它以活生生的意义和使命。
这大概就是我唠唠叨叨的折中主义吧!犹如对待一房子,把装修的事情先予以搁置,待房子每个角落的坚固性得到验视后,再谈其他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