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侠
阅读这一部分,让我对儒家孔孟有了新的认识,儒家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人间的两套秩序:社会政治秩序和道心灵秩序。他认为“仁”是内在的德性,“义”是形式的义务,“礼”是外在的规范。孔子认为君子要有忠道:已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小人(一般人)有自己的道德: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儒者不讲小目标,总是胸怀大梦想。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前者很难达到,所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就是做人的底线原则。
孟子强调仁,重在道德心灵秩序,孟子认为“人人均可以为尧舜”,这个“为”是应该的意思。他提出,仁义礼智四端,这四心归一,就是“不忍之心。”也就是怜悯和同情。所以,君子要养浩然正气,这浩然之气就是“不动之心”。“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认为,只要有仁人之心,乐于行善,就是“天爵”,比人间贵族更高贵的天然贵族。为此,君子要培养大丈夫的人格理想。
荀子子强调礼,重在社会政治秩序。礼很多时候只是表达一种共同的情感,一个家庭,一个群体,乃至一个国家,如果要有凝聚力,最要紧的是要有共同的情感 ,共同情感是需要一套固定的仪式表达出来。一套文化礼仪,强调集体的认同,你我不是一盘散沙,而是有着共同的祖先,共同的图腾,共同的情感的“我们”。
董仲舒继承荀子,提出“废黜百家,独尊儒术”纲常名教但是他突出了“礼”,却忽视了“仁”。他认为“三纲”:君仁臣忠,父慈子孝,夫爱妇敬。在道德心灵秩序上,汉代以后的懦学经不起佛教的冲击,沉寂了八百年。
到北宋,儒学重新接上孟子的传统,又吸收佛教的智慧发展出理学,朱熹提出,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首先,“正心诚意”心地纯正,意念真诚,没有丝毫功利的杂念;“格物致知”通过亲身的实践,考察事物的各种道理,以实现对终极的天理的认识。
后来,宋明理学,将儒学的根本道理可以概括为“内圣外王”四个字, 指的是通过格物致知, 正意,诚心,这套修身功夫 成为道德上的圣人,然后,由圣人出来,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
而明代的王阳明又进一步发展为心学,差点完成一场儒学的“新教改革”,几乎让个人的心灵从天理的秩序中彻底解放出来。他认为“知善知恶是良知。”强调知行合一,行就是知。良知在你的心里,但要呈现出来,必须去做,就去实践,这就是“致”。朱熹提出,对天理知识要“敬”,要“诚”,“我心即天理”良知就是天理,只要你去实践良知,你就能跟天理无限接近。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不依赖于外在权威的道德尊严。在心学之风的吹佛之下 儒学从精神权威潜入民间,有精神力量变成了社会力量。
我特别喜欢王阳明的一句话:“你没有见到花的时候, 此花与你的心同归于静默,待你看到了它,花的鲜艳便呈现出来,可见这花不在你的心外。”,正是因为有了心灵的丰富与强大,所以,人心才包容了宇宙。
儒学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一个核心的线索,就是道德心灵秩序逐渐放大,个人的位置越来越突出。到“五四”的时候,终于冲垮了外在纲常名教的束缚。所以在作者看来,孔家店被打倒不仅是西方文明外力的冲撞,其实也是儒学自身演变的结果。
徐先生的文字,让我对儒家有了一个清晰的思路,也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了新的认识。儒学不仅是知识,更是智慧,是心灵的智慧,精神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