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奕: 80后摄影师,跨足时尚圈、娱乐圈、婚纱摄影圈,混迹于米兰时装周、巴黎时装周、戛纳电影节,一个精英一样存在的人物。他认真努力,骚包又帅气。作品从一线大咖到平凡如你我的普通人,拿在手里的相机就是他行走江湖的武器, 他用摁快门的那0.01秒留住了太多稍纵即逝的美丽。
他黑黑的,酷酷的,岁月好像在他脸上变成了成熟和专业的印记,他传达的东西有他走过的路看过的书和深夜里缅怀过的人生,从他的作品里我能看到,这是一个会和自己对话的人。
就是这样一个人们眼中的精英,也曾孤独的翻山越岭。2000年,他18岁,和大多数叛逆的小年轻儿一样怀揣着一个摇滚明星梦,在本该是美术院校学生的时候,北漂 辍学加入乐队,去歌唱去为最初的梦想闯荡。可是现实哪有想象中的善良,梦碎的时候他是不是也无助的像个孩子一样,挫败 迷惘。好在年轻总有收拾残局的能力,这世间也少不得机缘巧合和几个推心置腹的朋友,不然故事怎么转折人生怎么跌宕。
从朋友那里接触到摄影的时候,他仿佛看见了一扇窗,掩埋了青春的激扬,用那把吉他换了相机重新追寻梦想,想来这次是对的,他应该是在二十出头的年纪,选择了他做到八十岁都会微笑的事吧。不然他聊起摄影的时候怎么会笼罩着自信的光芒。
他的拍摄对象从一开始只是身边的朋友后来拍到了朋友的朋友。2007年,他拍摄的对象里出现了朴树,到后来成为林心如,秦岚,黄渤,吴彦祖,朱亚文等的御用摄影师。让他拍摄作品脱颖而出的点除了他有经历能懂拍摄对象的表达外,还与他的努力分不开,没有人可以代劳的人生,自己才是自己的摆渡人。摄影初期,他在地铁里看到广告海报的照片都会琢磨想光是怎么打的,自己怎么拿来用,不断尝试,不断创新。他每次拍照前都会做充足的准备,跟摄影对象沟通,跟造型沟通,用最自然放松的状态去拍摄,善于总结每次的拍摄经验。日积月累,慢慢沉淀。
他说,他最早的影棚在北京那个窄小的地下室里。
他说,会拍照的摄影师很多,具有定格独特之美能力的摄影师很少。
他还说,不拍,而留,是他对摄影的追求。
商人?匠人!
2010年,他成立了郑州第一家loft风格的摄影工作室--新奕映像。他骨子里不是一个商人,他对摄影的认真态度更像一个匠人。在我看来,但凡艺术大家都是从“匠人”华丽转身的。没有那份清寂的执着与坚守,没有那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态度,是创造不出好作品的。从时尚大片儿投身婚纱摄影最初只是为了记录幸福美好,他把多年的摄影心得与经验全部渗透在工作室的照片拍摄中,新奕的婚纱照,重人物,清新简约,不盲从不赶潮流,却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在众多派系里自成一家,认真负责的对待每一位顾客,严格要求团队的服务质量,用品质赢得信任,用口碑回馈自己一步一步的坚持。越努力越幸运,受众的认可让这个工作室几年间在业界逐渐变得首屈一指。
对,到现在我还是愿意称它为工作室,这种手工业风格的字眼,区别于影楼的流水线模式,就单单从称谓上就显得逼格十足。
后来陆续有了南京店,北京店,大理小院。好像他已经是成功人士的代名词,但是他又是一个讲情怀的人,金钱和名利对于他来说并不重要,路走几万里,戎马少年郎,他的诗和远方更像是为摄影找寻素材和灵感。
当你找到热爱,每一步都是乐趣。他从来没有变过,他坚持梦想的样子一如既往耀眼夺目,我是明白他的热爱,他的坚持的,毕竟发自内心的喜爱装不出来。
前不久,他又以另一个身份向大家证明了他从未停下的脚步,获邀“美国国际资质认证中心(中国区)评委”,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被国际认可的技术能力,他却觉得这是一份更重的责任和担当。
现在他又忙着转型做电影,找好的剧本,用好的演员,执行最艺术的拍摄,这个世界终究属于高感性人群。有人说,一通百通。其实万事万物皆有共通之处,尤其是艺术类,文化类,他知道自己是谁。他只是活出了多维度,所有的转型或者一次次新的探索都建立在他对自己有着清醒认知的基础上,并已经实现了社会价值和个人价值的匹配。
我欣赏多才多艺优秀的人,我也正努力着成为这样的人。未来,假如你看到尤奕又以另一个身份出现在大众面前,也不要奇怪啊。毕竟在有限的生命里活出纵向感是一件多么令人向往的事情。
能装逼,是因为他够牛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