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阅读日更笔记挑战
2025年1月25日(阅读打卡第7天)
阅读书目:《童年的秘密》
今日阅读:第二部分第4章(180-213页)
我的摘录:1.正常化会导致许多童年时期特征的消失,既包括一些缺陷,也包括一些“优点”。
2.心灵本身应该通过自发的活动来塑造,这样才不会陷于幻想之中。
3.玩玩具是成人世界赋予儿童的唯一自由,儿童应该在这个时期为以后的生活奠定基础。
4.儿童总是不间断地问“为什么”,似乎他们渴望知识,但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并未倾听回答,转而又会马上提出另一个问题。儿童身上表现出的那种仿佛是想知道一切的好奇性,实际上是让一个会给他们帮助的人一直待在他们身边的一种手段。
5.懒散是会使灵魂死亡的罪恶之一。
6.成人往往会通过他无益的帮助和暗示性力量使自己的活动代替儿童的活动,因而阻碍儿童的发展。
7.儿童在得到最初的胜利之后,就期待第二个胜利,于是成人做出的让步越多,儿童就越渴望得到更多的东西。最后,成人这种满足儿童欲望的错觉结成了苦果。
8.在儿童的生活中,成人会不断地打扰儿童或突然闯进他的活动中去。这个强有力的人从来不跟儿童商量就安排他们的生活,这使儿童觉得自己的活动毫无意义。
9.行为的先后顺序依赖于一个事先设想的内部计划,这对儿童的发展极为重要。
10.沮丧的根源是人认为自己不能做某些事情。
11.一个正常儿童的最显著特征之一就是他的自信和责任感。
12.正常化不是把儿童推入危险之中,而是获得一种谨慎。这种谨慎使他们能认识和消除危险,进而能生活在有危险的境地之中。
13.成人的伪装形式而不是儿童式的虚构编织成了人类生活的的极妙的外衣。
14.隐瞒,即隐藏自己真正的感情,是一个人为了生活而构筑起来的一种谎言。
15.爱和恨是心灵的两种不同状态,就像水的液态和固态一样。隐瞒一个人的真实情感是一中精神谎言,有助于使他适应有组织的社会的不正常状态,但是,它也渐渐地从爱转变为恨。
16.一旦出现了心理畸变的征兆,人也就失去了保护自己、确保自己健康的敏感性。
17.贪食会使一个人的判断力迟钝,最终将减弱人对可理解的现实的认识。然而在儿童身上我们会发现完全相反的过程,那就是,心理紊乱引起了贪食。
18.人有一种自然倾向,会帮助死亡自然降临,甚至加速趋向死亡。人很可能变得绝望。使自己依赖于诸如酒精、鸦片和可卡因等毒品。他不再依恋和拯救生命,而是趋向死亡,希望自己死亡。
19. 所有疾病都会有一种心理的因素,因为人的心理生活和生理现象是紧密相连的。但是,摄食的不正常为各种疾病敞开了大门。
20.当儿童被安置在一个使他们返回正常生活和活动的自由环境时,像许多道德缺陷一样,许多疾病和病态才会消失
我的感悟: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既是社会化的人,也属于自然中的人,人本身的自然属性使人在进化过程中得以成活,而人的社会属性使人生活的更好。不能一味的追求更好的生活而忽略自然本我的需求,丢掉了自然中召唤,比如该睡觉了就要去睡觉,而不能过度的熬夜,否则就会加速死亡。古人云人的一生是两个夹子,也就是120年,若能很好的滋养生命,那么也会在一个人的最大价值发挥出来。经过这几页的阅读让我体会到心理作用的强大,以及更了解儿童的诸多行为,或者更确切的说就是儿童行为背后的合理解释,获益良多。
第一分队口号:
读好书长精神,
好读书添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