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去取快递,我好像很久没去取快递了,都是交给娃们,尤其是出院后,我表示自己身体还没恢复,不想走路,上次婆婆寄来的将近20斤海鲜干货:两斤鱿鱼,三斤虾米,二斤瑶柱,六斤腊肠,五斤花生米,是哥俩一起从驿站抬回来的。
昨晚老二说总有个孩子跟踪他,骑着电瓶车。他不想和那个孩子玩,所以害怕一个人出去再被跟踪,让我陪他一起去取快递。走到物业那里,他骑着自行车,在一棵榉树下喊我:妈妈,快来,有知了。我也听到了响亮的蝉的叫声,走到树下抬头四处搜寻,看不到蝉,只听到叫声。这是今年夏天第一次听到蝉叫。
这一个月,我几乎在晚上不再下楼,除非孩子们出去玩,没有丢垃圾。我才下去把垃圾丢了,然后马上回家。不去散步,不陪他们下楼玩。身体渐渐恢复,疼痛渐渐减轻后,我才愿意让自己走进外面的世界,感知外面的世界。开始看到淡紫色的喇叭状木棉花正在怒放,红艳的石榴花还没有凋谢,凌霄花也开得正好。也能闻到栀子花的香味,注意到石楠树根下狗狗拉的粑粑,也开始给家里的植物施肥,定时浇水。
身体在舒服轻松的状态,才能打开五官,感受这个美丽的世界。
从6月20号下午开始,观察并记录自己的屏幕使用时间。当我开始要做这个记录的时候,我发现这两项已经用了将近三个小时,而我完全想不起来这三小时我用来做了什么具体的事情,唯一对我有用的大概就是在群里求助了一个问题,并很快得到了帮助,大概也就五分钟。按照以往的习惯,我大概就随意刷了一些短视频,看了几篇碎片文章,群信息以及朋友圈。这些时间都是没有什么价值的。
笔记是我用来写文章,一篇1000多字的内容,用时大概50分钟。
在晚上准备睡觉的时候,我再次看了一下这一天的全部用时。在有意识的控制后,后面做的事情基本上没有再做些无用的浪费时间的事情。
第二天,6月21号,这一天的屏幕时间比昨天减少了3小时,这真是有了质的飞跃。但我用了三个小时的电脑,在word上写了4000多字的文章,这个时间也没有浪费。
虽然现在还是会惯性地拿出手机,解锁,直接点开微信,滑动,忍不住去看,一条接一条。但我觉得一天使用微信能控制在两小时以内,就是很大的改变。在我上一周没有控制屏幕使用时间时,微信每天平均使用3小时,这样我一周下来就可以节约7小时,一年能节约364小时,这个数据也是很可观的。
海贤老师说:小步子改变就是在改变的路上迈出小小的一步,获得一个小小的成功。通过不断获得小的成功来积累经验的好处,从而为下一步行动提供心理动力。
前几天买的三本书《绿山墙的安妮》《银汤匙》《长腿叔叔》到了,这三本书装帧非常精美,插图是日本非常著名的艺术家安野光雄画的,拿到手的质感真的非常棒,我忍不住一口气读完了《银汤匙》。
下午在得到看了一个小时的电子书《重走:在公路、河流、驿道上寻找西南联大》,里面作者有句话,我做了标记:在朋友的眼里,我已经是一个挺勤奋和自律的人了,可是当我回忆起自己的青年时代,还是忍不住要自问:时间都去哪儿了?这不是一个36岁的人对既往岁月泛泛的遗憾或悔恨,而是想要更精确地回忆:我把那些日子都花到什么地方去了?我是否在电视节目、体育比赛,或是在那些被发明出来便利我们的生活、却也无时无刻不在琢磨着占用我们时间的各种终端上面浪费了太多的时间?而时代因素之外,又是什么造就了我们与那两代人的巨大差距?更多时候,我们连这么问的雄心都不够,而人折损起来,却是飞快。直到今年年初,我才真正有了那种时不我待的感受:真正宝贵的,其实是时间啊。
记录时间,就是提醒自己,我把时间都花在了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