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阳,我再次打开“文质说”。
很多时候,10分钟的上学路,刚好在车上听完,仿佛量身定制一般。
我可以想象文质先生在录制每天音频的时候,要么在自己小院子里来回踱步,要么坐在书桌前,要么在一处静谧之地,拿着手机,将手机当成最忠实的观众,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围绕一个中心,娓娓道来。并且据我这些年的观察,他是不会打草稿的。关于这一点,他在文质说里也提到过。
舒缓的音乐开场,然后第一句是:朋友们大家好,我们今天继续“文质说”。他今天分享的题目是《每天“张三点”,努力做到层层递进、细致入微》。这个“张三点”,已经成了训练我们思维的一种很好的方式。遇到一个问题,哪怕只想到一点,开口也要说:“这个问题,我有三点思考。”然后说第一点想第二点,说第二点想第三点,以此来训练自己语言表达的逻辑思维能力。
每天必听“文质说”,因为我已经习惯他软糯的福州普通话,习惯他在讲一个观点时,用上一串排比,也习惯他将家长里短的事情放到一个特定的环境里去,更习惯他喜欢追溯童年,回到人性的源头上分析事情。
想当初,他吸引我的地方,除了那句“教育是慢的艺术”,除了他倡导的生命化教育以外,就是他的讲座方式。我很少看见他端坐在台前,一本正经地照着事先准备好的好多张PPT,进行“照本宣科”。他的讲座常态是:在台上来回踱着步,与台下的观众互动,PPT最多也就五六页,有时候也就只是标题一直放着大屏幕上,这样一讲就是两三个小时。我就会一直陷入他讲的内容里,顺着他的分享思考与反省。
“文质说”这档音频节目,是今年3月1日开播,每天8分钟。可是,我却觉得我已经听了很久的“文质说”。
是的,这些年,我的确一直是在听“文质说”。从2012年7月的那场溧阳之行开始,我就一直在听“文质说”。并且,我也真的听进去了,我现在“活泼泼”的状态,我现在的“坚持”的决心,我现在的“慈悲”情怀,我现在的“强而不野,文而不弱”的风格,就是最好的例证。
比如,课堂上,我这样对孩子们说:“有的孩子已经思考出了好几种方法,有的孩子可能还需要思考。现在再给2分钟思考,我就当一只快乐的小蜜蜂,来采蜜。看看哪些孩子的方法能被我采到。”孩子们听我这样一说,思考更加带劲了。有些孩子纷纷举手,意思是他是“蜜”,让我去“采”。我当然要“雨露均沾”,按照位置一个一个去看。这里表扬一下,那里欣赏一下,偶尔指点一下,让他再思考——这些方法真的是不一样的吗?
比如,读书分享会上,我会这样说:“跑题也是一种教学能力,万变不离其宗的跑题更是一种教师素养。如果我们现在要跑题,我们也应是万变不离其宗的跑题。这跑题的主旨就是:着眼于学生当下和未来的发展,能力为重,而不是把学生当做承载知识的容器。”
比如,教师大会上,我会这样说:“如果不经历一番‘彻骨寒’,哪来梅花扑鼻香呢?纵观那些专业发展好的人,都是自己给自己加了一些码,多看书,多听课,多钻研,多思考,才有现在人家看到的张口即来,能够对一节课说出一个子丑寅卯来,让人家信服。”
比如,学生毕业时,我会这样做:给每一位孩子写一篇专属文章,当做毕业礼物送给他们。
比如,每天早上7点40分,总有一个孩子在操场等着我和他一起散步。
比如,孩子烦闷时,会在晚上给我信息找我说说心事。
……
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因为我将我的生命放到了教育现场,和学生的生命放到了一起。
幸运遇上文质老师,我的“职业倦怠期”只有短暂的一瞬,就被“生命化教育”这股新鲜的空气唤醒,到现在都一直保持着教育的活力。
若我的这些文字,经由“生命化教育”这个通道,让你感受到教育的温度与热度,自然是文字的力量;若我的这些文字,能够让你和我一起走在“生命化教育”的道路上,那一定是文质的魅力。
若是那样的话,那就让我们一起来听“文质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