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读的这本书叫做《贫穷的本质》,副标题是我们为什么摆脱不了贫穷,作者是来自印度的阿比吉特.班纳吉和法国的埃斯特.迪弗洛。这本书里的理论,有助于我们了解穷人能实现什么,他们在哪一方面需要一些助力,以及他为什么会需要这些助力,而且除此之外它还揭示了穷人的生活和它相应的选择,对我们消除全球贫穷,有一定的启发意义。这本书,我同样是带着三个问题来阅读:
1、一次性的施舍能够让穷人就此翻身吗?
2、出身贫穷,但是突破贫穷的人,他们到底突破的是什么?
3、为什么对于大多数穷人来说他们的生意是做不起来的
当然这本书也解决了我以往的一些对穷人的一些疑问,比如说,在我最开始,帮助壹基金拍摄凝冻山区的纪录片的时候,我们就在当地,采访了一些贫苦的家庭,我们也有咨询,这些家庭曾经有受到过政府,甚至是机构的赞助,那我就在想,他们当时受到政府和机构的赞助以后,这些钱,他们都用去做了什么?为什么他们不能用这些钱帮他们改搭建让他们改善生活的一些基础设施,或者是给自己创造一些改善生活的机会呢,这本书刚好也回答了,我之前的这些疑惑。
先回答第一个问题,一次性的施舍,会让穷人翻身吗?一次性的施舍,基本上是很难让穷人翻身的。基于作者给到的“反向L型曲线,不存在贫穷陷阱”的这个图,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在这张图上,一次性的施舍,并不能永久的提高一个人的收入,最多也只能让他们前进得更快一些,并不能改变他们最终前进的方向。
那正好回到第二个问题:出身贫穷,但是突破贫穷的人,他们到底突破的是什么?
这里就不得不谈一下书里讲述的穷人思维,在阅读的过程中我记录了一些穷人思维,我们可以来看一看,比如说,穷人信息渠道受限,对世界上其他人得到的特定的信息一无所知,可是有没有穷人,在这一点上有所突破,有的,我认识的维忆老师就是这样的一个案例,她小的时候就是放羊的,家里条件并不是很好,但是她凭着自己的一己之力,硬是在深圳扎下了根,我当时问她,是什么样的力量或者是什么样的方法,让她从家里的那个小山村,让他她从一个放羊娃,转身上了大学,受了高等教育,来到大城市扎根的?
维忆告诉我,有一个习惯至关重要,那就是阅读。这么多年来一直能够让她有所收获和改变的就是阅读。阅读成本,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而且是那个时候她唯一能够了解世界的窗口,她通过阅读看到了更大的世界,了解了更先进的思维,也通过阅读和实践,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突破的人,是如何突破贫穷的?其实,最主要的就是在思维上,首先突破穷人思维,就好比,在选择食物的时候,穷人主要考虑的并不是价格,是否便宜也不是有没有营养价值,而是食物的口味怎么样,因为穷人,他多数人目前来说这本书的结论是,多数人都能吃完饭,没有营养观念,仅凭个人经验并不容易了解营养物质的价值,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思维,让很多穷人在怀孕的时候,他就没有补足营养,那么出生的宝宝,就会受到影响,再加上儿童期营养也不足,书里的结论有讲到,儿童的营养的摄取不足对成年的发展是有影响的。
这本书里还有提到,为什么穷人在接到急救基金的时候,他们没有把所有的钱花在了食物上,有的家庭甚至还用这些钱去买电视机,在调查研究的时候,他们了解到,购买电视机,对于这些人来说,他们是选择让自己生活少一些乏味。所以穷人是害怕过乏味的生活的。
当年在新疆,我也参与到了一些公益项目,活动组织方把捐款较多的人组织进行回访,就发现几户被捐款的人家,竟然还是老样子,再进行调查发现他们并没有把 钱用于改变生活上,而是拿去花了,买酒喝了,这个调查也是让我很困惑的,这次阅读从心理层面解开了迷底。
穷人是更加怀疑那些想象中的机遇,怀疑生活产生任何改变的可能性,那正是因为这样的一个思维模式,他们也在面对机会的时候,不容易抓住,更不要说相信了。
第3个问题,穷人为什么做不出来生意,做不起来生意?
首先,我们了解到的是,穷人是没有做生意的成本来投资的,那对于很多贷款的项目来说,违约概率很高,没有预付支付预付金的可能,而且收集信息产生的费用较大,所以穷人能够贷到款,相对来说是很困难的。那当然穷人在制定自己目标的时候,也是缺乏一些自我控制的能力,包括面对诱惑,他没有办法很好的控制自己。基本上如果他们做一些小生意的话,投入不大,收益很小,那这样的情况下也是很难赚到钱的,这是由生意性质决定的。
但是不是说,穷人没有企业家精神,书里提到了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有一个朋友,他们去孟买,在现代化的大楼旁边,他们观察了在路边的4个女人,这4个女人,没有做什么,他就是去海边收集湿海沙,然后在交通繁忙的时候将海沙平铺在路面上,当车子碾过路面的海沙的时候,车轮散发出来的热气会烘干海沙,而他们要做的就是偶尔起身,捡起表层干燥的海沙,几天之后,他们就积攒很多干燥的海沙,把它们带到贫民窟去,再用废旧报纸做好的小口袋装好,拿到市场上去卖,当地妇女用干沙擦洗盘子,那这个朋友的叔叔就认为,这个就是企业家精神,如果你所拥有的不多,那么就用你的聪明才智做到从无到有,贫民窟的女人为了谋生,就会充分利用孟买的商业契机,展示了穷人所具备的创新和企业家的精神。
所以一旦穷人具备企业家精神,并且能够抓住机会,不断 迭代自己的思维并且伴随行动,这个穷人就有机会获得成功。
作者在书里也给到了关于政策方面的一些建议,包括,我们如何将真正的资源,给穷人捐助的钱用到实处,如何将一些好的政策实施和发挥作用?可以通过建立信任,激发政客的激励政策,改进机制,从政府的角度,认真的了解每个人的需求,等方向来解决。
通过这本书的阅读,我了解到了,穷人为什么会穷?从专家到援助者,从政策制定者,到穷人无知和惯性等心理分析,有了一个比较全全方位的了解。
穷人想摆脱贫穷,并不容易,但是也不是没有可能。真正能够让穷人摆脱贫穷的,是需要有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的投入,也需要有教育的投入,最关键是穷人真正的想改变的那个本意,当一个穷人是真正的想改变自己命运,想改变贫穷的话,它借助于这些社会的力量,借助于机会,借助于救助,一旦抓住机会,就有改变自己命运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