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小的时候,也就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在鲁西南农村曾参加过我一堂兄的见面(‘相亲’的方言表述)、订婚、登记(‘领结婚证’的方言表述)、结婚过程,印象深的是吃的不孬,每回都是八个菜、四个大件的、十个碗,还有一个就是截布轧(‘做’的方言表述)新衣裳。
上述的“截布”就是“买布”的意思,是用《汉语字典》给出的一个“购买”的意思。见面的时候,我堂兄穿的是借来的绿军装汉褂子(‘单上衣’的方言表述),因为那个当兵回来的人裤子没有合适的,二大娘到合作社里截一块靛青色布料、三婶子给轧的新裤子,穿的也是借来的军胶鞋。订婚的时候,是在公社粮所食堂里摆的几桌席。开席之前,按照约定好的数量,我堂兄骑一辆洋车的,载着未来的嫂子,嫂子的选布料的“高参”-她娘家的一个嫂子和一个姐骑一辆车子,一块到公社合作社里,给未来的嫂子截布还有礼品,快开席啦,他们㧟着新布包袱回来了,打开包袱让双方女客看看、评价评价,“这闺女会过日子,恁看看、恁看看,截的布有轧汉褂子和裤子的、也有做棉袄表(‘棉袄皮’的方言表述)的,剩下的布头子也瞎不了,可以做几双鞋面子了。”“是呀,我也相中这闺女的眼光了,恁看看、恁看看,这布的颜色(‘色’方言读音为sei),真鲜亮,轧身衣服穿上,得比银环俊多啦。”。我印象深的是截的布料中,有几块布和《朝阳沟》电影中银环穿的衣裳是一样的,这在当时是最时髦的啦。登记的时候,也是在公社粮所食堂里摆的席,这个时候是他两口子去截的布,没有带“高参”,他们截的布中,我印象深的是有两块条绒布,一块黑颜色的、一块深红颜色的。结婚的时候,堂嫂穿的就是这块深红色轧的一身新衣裳,显得更俊了。
“截布”作为“买布”的意思,除鲁西南方言、中原官话区使用之外,据说冀鲁官话、赣语、闽语也有使用的。不过,现在各种各样的成品衣裳都有,几乎听不到有人说“截布”这个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