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看《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做一个独立的人,是一个既普世又终极的做人目标,不依赖于他人,有自己独立的人格,是一个成熟的人的基本要求,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有一天当他们长大,能自己独当一面,我们希望孩子不要成为自己的翻版或者延伸,他们与我们有着不同性情、不同品味、不同感知、不同期望。这样,我们的孩子才有更多的可能!
如果帮助他们成为一个自立的孩子?书上的几点方法:
1、让孩子自己做选择
我们习惯了给孩子做好选择,总是以为孩子太小不能做出正确的决定,但总是帮他们做决定带来的不好的一面时,他会缺乏决策、也不习惯做自己的决定。爸爸妈妈可以尝试让孩子为自己的事情做选择,例如每天让孩子挑选自己喜欢穿的衣服,让孩子决定午餐吃什么,让孩子选择周日去哪里玩耍,
2、尊重孩子的努力
我们通常会任务我们让孩子做的事情都很简单,但是对于人生第一次的孩子,她或许自己去穿一件拉链的外套,锁一个门,或者做一个小手工,她们或许都会感到很难完成。作为家长,第一是尽量可以让孩子能够自己完成,避免亲力亲为,第二,要从孩子的角度出发,肯定他们的努力和进步。尤其不要把大人觉得很简单的事情,就期望孩子能够轻易完成,多花点时间耐心的指导,多点鼓励,看到孩子的进步。
3、不问太多的问题
爸爸妈妈希望知道得更多来表示对孩子的关心,“你去哪里 ?”,“出去干嘛呢?”,“今天开心吗”,这样的问题随处可见,对于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小孩,会感觉这样狂轰乱炸是对自己的不信任,父母应该多一点倾听,在孩子想说的时候,她就会愿意和你说。
4、别急着问告诉答案
在成长过程中,孩子会有很多奇怪的问题,家长有时候会被问得很尴尬,然后立即开动脑筋想出一个合适的答案,要么敷衍,要么让孩子失去独立思考的机会。父母应该这样理解,孩子的提问只是然成人作为一个回应者来帮助他们更深入的探索他们的想法,急着给孩子答案,对他们没有帮助,就像是我吗在他们做脑力劳动。把孩子的问题反问回去,让他们进一步的思考,才是最有帮助的:
“你是怎么想的?”
“你想知道是怎么回事”
“你这个问题问得真好,我们一起来寻找答案”
不急着回答问题,寻求答案的过程和问题的本身一样有价值。
5、鼓励孩子善用外部资源。
减轻孩子对家庭的依赖,告诉他在外界有很多有价值可以利用。我们的生活不是鼓励的,只要需要,总能找到帮助。
这个方法除了对孩子有益处,也减轻了家长的负担。可以和孩子一起创造机会与社会各种职业角色交流,所有这些外界资源可以没孩子提供更多的信息,而不是只是爸爸妈妈这里得到答案。
6、不要放弃希望
生活的乐趣来自梦想、幻想、期待和计划,让孩子对实现梦想失望,也让他们失去了实现梦想的人生经历。不要打击孩子的任何梦想,认真对待他们的想法,即使可能看上去很不现实。
回顾起来,这样的方法,对于自己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这些方法又何尝不可以试一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