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食与健康,本书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野,作者加里•保罗•纳卜汉是美国知名的民族植物学家,本书是其多年来对人类基因、饮食与文化方面研究的结果。本书用浅显的语言、丰富的例子以及科学的依据说明“吃的对不对,要看基因是不是匹配”,因为人类的基因与当地环境协同进化,健康饮食应考虑基因的多样性。
一直以来,人们普遍认为生物学特征是具有统治力的,也就是说,我们携带的遗传物质,决定了我们要选择什么样的食物。如果一种饮食行为与我们的生物学特性相抵触,就会被我们舍弃。换言之,我们之前认为:生物学特性决定了我们的饮食行为。
但饮食心理学家罗津(Paul Rozin)指出,这种观点在某些情况下也可能被逆转。正如在牧民的例子中,饮用鲜奶和乳制品的需求形成了一种选择压力,导致了基因的改变,让牧民得以从乳糖不耐受的束缚中解脱出来。
就像加布里埃尔代表的印第安人对糖、牛奶、酒精的敏感性一样,由于历史的长期塑造,我们每个人的身体里都烙印着先辈们的饮食记忆。
科学家们对这一现象展开了讨论,将这种在生存压力下形成的民族饮食特点称为“进化美食学”。生态学家舍曼(Paul Sherman)曾将其称为“达尔文主义美食学”。也有人将其称为“营养人类学”,或视作化学生态学的分支。
所罗门·卡茨(Solomon Katz)认为,人类遗传学为我们了解身体与食物的关系提供了崭新的视角:在漫长的历史中,人类通过生物学进化适应了某些特殊的食物,并对其产生了一定的依赖。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很多人在离开故土、放弃传统饮食之后,变得很容易罹患一些营养性疾病——因为身体和食物之间纽带被切断了。
总结几点:
1.你爱吃什么绝大多数是由于我们长期以来的习惯,自然,历史,和生产力选择的结果,例如山西人爱吃面爱吃醋,冬天的山西天寒地冻,面食产量高好储存,水便碱性。
2.一些食物推广后,对一部分人有利,对一部分人有害,例如酒精对印第安人是灾难,身体中长期的历史选择。
3.食物反过来对基因有选择作用,细思极恐,那转基因食品呢?
4.一些健康食谱并不是对每个人都有用,相反如果想要健康的生活,应该好好思考一些自己所处的地缘,历史,人种。
翻到这了,点了❤再走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