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了这个给全中国人回家理由的节日了。且不说年味有无,也不论快乐与否,在集体的狂欢中,每个人都会多多少少的带上欢快的伪装,挤上热闹喧哗却五味混杂的车厢,拜访想见或不想见的七姑八姨熊孩子,放挂为明天储存雾霾的鞭炮,and after all,看场年年吐槽年年看,年年看又年年吐槽,熬夜到百无聊赖浑身无力,看似喜庆却意兴阑珊的春晚——一如旨在健身然并卵的全民广播体操。
“什么?!”父母在我说不想看今年春晚之后,惊讶的开始猜测,“怎么看啥都不顺眼了,是不是性格出问题了?”“要天天向上,不要与大众生活脱离”二老仿佛隔着屏幕摸了摸我的头脑,然后又敲了敲,以确认零件没出问题。
这是的我仿佛变成了鲁迅小说中的那个狂人,百口莫辩,无论提出什么其他的替代方案,都被贴上了“有病吧?”“大过年的,谁会干这个”的标签及评语。不过我自认为心智还是没有出毛病的,提出不看春晚只是出于一个简单的理由:无聊。
是的,太无聊了。
还是那么一批人,还是那么几类节目,看完节目单就可以看完春晚的内容,平时都不怎么看的节目类型,难道到了这时候就突然起了兴致?
如果读者不同意鄙人的谬论,也请屏幕对面的你也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你为什么要看春晚?是真的特别喜欢某个节目么?其实更多不如说是一种期待,一个在特殊气氛中能找到的勉强能和家人一起看下去的节目而已。
然而,期待在4小时内就会落空,进而无聊,最后将之遗忘;在社会兴趣多元,新老辈共同语言渐少的如今,凝聚家人,也变成了把大家强扭在一起。
的确,春晚曾经万人空巷,老一辈艺术家借助这个平台打造过耳熟能详的作品。但这是基于那个娱乐手段相对贫乏的时期。在老一辈娱乐习惯尚未消失,在社会文化被异域文化解构的当今,春晚无法避免的从引领潮流变为追赶潮流。如今,尤其是习惯于移动端娱乐年轻人,刷着美剧与段子,看着电子书,地铁上都要看着视频app上的综艺节目或听着音乐,搜罗着世界各地的娱乐方式,又怎能继续被一成不变换汤不换药的春晚所吸引呢?春晚所以仍奇异的存在着,只是由于暂时没有可替代满足这个节日需要的本国文化产品。当一台节目最大的价值就是被吐槽,段子比节目本身还逗乐的时候,这个节目就面临着不改革即灭亡的命运。一旦有了新的节目出现,春晚的消失是注定的潮流。
所以说,当帮六小龄童上春晚这一网络活动如火如荼时,猴王最后上不上上春晚已不是问题的中心,而是成为人们对春晚普遍失望的发泄,作为又一批观众最终弃看春晚的临门一脚。
有人说,“大过年的,和亲人们团圆吃年夜饭才是主线。就像过年吃饺子,好吃不好吃都要吃,习惯成自然。做饺子的人一心想做好,吃饺子的人好吃你就多吃点,不好吃少吃点。”
习惯成自然却是如此,但,什么时候,春晚成了好吃不好吃都要吃的东西了呢?我们什么时候丧失了选择的空间?不要说哈文有才,不要说主办人员不易,我们要的不是对众口难调的理解,我们也没有强求谁为我们付出,我们要的只是一档配得上这个节日,让我们看了打心眼里觉得值的节目。
所以,大过年的——你还想看春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