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轮一大早停靠在了罗马外港奇维塔韦尼亚,我们8点下船去罗马旧城。
从罗马外港到市区,一路的古迹让人目不暇接,有的完整的不用说了,即便是半废墟,也都傲然挺立。
到底是古罗马的都城啊。
罗马始建于公元前732年,大量遗迹保存至今。我们冒着34度的高温沿着罗马旧城步行绕了大半圈,古迹一座挨着一座,一时半会儿数不清,很多建筑的年岁都在两千年以上,少数叫得出名字,多数叫不上名字。即便如此,我们也粗略见识了古罗马当年的繁荣。
一路上,我边问边记,好不容易知道了一些著名建筑,就简单地一一道来:
在遗存的古罗马建筑中,最有名的应当是罗马角斗场了,出现在不少影视作品里。角斗场虽然血腥,但名字倒是很文艺:弗拉维圆形剧场。
这是座专供罗马帝国王公贵族和自由民观看斗兽或奴隶角斗的场所,建于公元72年-80年间。我围着角斗场转了半圈,进进出出好几次,被巨大的建筑震惊,据说它能容纳将近9万观众(即使是当今世界,能容纳9万观众的体育场馆也不多)。高达57米的围墙,处处是岁月的斑驳。
兴建于公元前75年的波图努斯神庙是罗马最古老的建筑之一。波图努斯是河港之神,所以这座长方形的神庙坐落在台伯河一个急弯处的高台之上,俯瞰着进入港口的船只。872年,神庙改为教堂。
台伯河是罗马的母亲河,它穿城而过,很多老桥伏在河上,与古老的河流一起感受岁月的沧桑。
吉安诺拱门,具体建造年代不详,估计建于君士坦丁时代。中世纪时,这里是城堡的要塞。
君士坦丁凯旋门建于312年,是为庆祝君士坦丁大帝这一年统一帝国而建。凯旋门上罗马帝国各个重要时期的雕刻保存完好。
科斯梅丁圣母教堂是罗马中世纪教堂建筑的典范,突出特点是有一座七层高的钟楼。教堂内部由大理石装饰,屏风、讲坛和主教的宝座均为大理石。但是,这座教堂名声之大不是因为建筑的出色,而是因为门廊上被称为“真理之口”的石头面具。这是一尊大理石雕刻,类似人的面孔,张着一张大嘴。相传,人们把手伸到它的嘴里,如果谁不说真话,它就会咬住谁的手。到教堂的游客,排着长队将手伸进它的嘴里,看看自己的手会不会被咬。我一直说真话,也排队去试了试,手没被咬。
一路上都是老房子,动辄就是两千多年前,褐色的居多。终于,眼前一亮,一座与众不同的大建筑矗立在不远处。这是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威尼斯宫。
威尼斯宫始建于1455年,原先是为了威尼斯红衣主教彼得巴尔伯、后来的教宗保禄二世而建。二战时,现代法西斯主义的鼻墨索里尼把它当做官邸,他喜欢在二楼的阳台向广场上的人群发表“阳台演说”。现在,这里成为威尼斯王宫博物馆。
古罗马有不少广场,但都不大,著名的威尼斯广场也不到一万平米,但已经是罗马最大的广场了。最初的民主就发端于这些小广场,因为不论谁在演讲,大家都能看得清、听得到。不像那些大广场,演讲的人高高在上,听众远远看着,如看神明。
广场的正面白色大理石建筑是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纪念堂,为庆祝1870年意大利统一而建造。它最精彩的部分是16根圆柱形成的弧形立面,中央骑马的人物塑像是完成了意大利统一大业的维克多·埃曼纽尔二世。
罗马并不大,但我们这种“游轮客”想看到全貌绝无可能,只能走马观花,一边感叹罗马旧城如此之高的文物密度,一边迷迷糊糊地时记时忘。
文物之多,功在保护。罗马号称“永恒之城”,我觉得之所以永恒,不是因为这块土地有多古老,而是因为众多建筑被保存下来了,这块土地上的人们的智慧被保存下来了。
看着城里遍布的古迹,佩服他们的文物保护意识,哪怕是几根断柱、几段残垣,都会被铁栏杆保护起来,于是,数不清的艺术瑰宝得以存留。
看过一本书:《地中海文明的衰落》,这是讲述环地中海多个文明的起源与衰落的历史著作,其中不少篇幅讲古埃及、古希腊和罗马的剧院、图书馆、博物馆等公共服务设施,这是一种公共的、大众的文明。
在罗马旧城,我们体会到了这种文明,它是国家文明的重要内容。
比如能容纳11000观众的马切罗剧场,这座露天剧院,以皇帝奥古斯都的侄子马切罗命名,剧院于公元前13年完工,一年后正式揭幕。
再如坎皮托利尼博物馆(罗马首都博物馆),号称全世界最古老的国家博物馆,它建于文艺复兴时期的1471年,米开朗基罗也是设计者之一。
一座庞大的半废墟吸引了我们,导游说这是古罗马最有名的公共浴场卡拉卡拉浴场,建于公元212年到216年。浴场占地多达16万平方米,相当于22个足球场,其中3万平方米为浴场,可供1600人洗浴,其他为图书馆、竞技场、健身房、食肆、酒吧、美容院等附属设施,服务设施之齐全让我们惊叹。
逛罗马旧城,看到众多的剧院、会堂、广场、竞技场、港口、神庙、引水工程、浴场等公共建筑,深深感觉到,它们才是体现国家繁荣、科学发达的建筑,而不是皇宫、皇陵。从这个意义上说,都江堰的价值和意义要大于故宫,故宫再好、再能体现“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但它只是皇上的。其他如颐和园、北海、天坛等,要么是皇家园林,要么是皇家祭坛,当年老百姓连靠近都不行。
在农业社会,建筑是代表一个国家文明发展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因为大型建筑能体现国家的财富和科技水平、反映社会价值取向。在古罗马,更能代表国家繁荣的建筑是公共建筑,而不是皇宫、皇家园林、王府、皇陵及随葬品(如兵马俑),这种历史之美已超越了建筑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