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没有也没关系,什么饭都可以。早读是必须上的,已经两天没上了,够幸福了。而且后天就要考试了,也该上早读了。
最近看了一本书,心态调整得还不错。书名好像是《人生只有一件事》,里面有一个观点说的是遇到事情的应对模式:面对、接受、处理、放下。仔细品品很有意思,书里还提到另外一本书《臣服实验》,感觉也比较有趣。
每天晚上都会看一会儿,有时候会舍不得放下,但是实在该睡觉了,只好合上书、关掉灯,睡觉。最近没有完整的看完一本书,除了孩子们的书,所以心理状态不是很好,再阅读时吸收消化得也不是很好。有时候拿起一本书甚至会有看不进去的感觉,终于理解了一些人口中说的看不进去是什么感觉。
以前我完全不能理解看不进去的感觉,我很奇怪,书嘛有什么看不进去的呢?但是当我自己荒废很久之后,竟然也有看不进去的感觉。文字都能看懂,但是不知道自己看了什么。书中的文字只进了眼里,没有进到心里,就叫看不进去。其实看不进去书的时候,心里是很着急的。可是急也没用,就是看不进去。看书和写文章,讲究的是状态和感觉。状态不好的时候,什么都干不好。正应了那句话:一个人只有感觉好,才能做得好!
不知道是不是与最近看的书有关,对待学生也多了更多接纳。面对顽皮的学生,不再焦灼烦躁。今年的学生跟去年的没法比,也许真的是一年不如一年吧。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越来越差,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所以,对他们也不再抱有期待。
在听到他们的一些不好行为时,也不像去年那么烦躁。而是会坦然面对,那就是他们啊。某些同学的行为习惯就是那样啊,又不是三两天形成的,咱也无能为力。听到谁谁谁又不学习了,有时间了找他聊聊,没时间了也不心焦。每个人都有自己要走的路,谁也拯救不了一个装睡的人。
别人的错误不应该拿来惩罚自己,当老师的有时候需要放一放自己强烈的助人情结。要知道每个孩子来到我们面前时早已不是一张白纸,如果老师尽力了还无法扭转乾坤,那也只能接受啊。所以,面对学生的种种表现,我都表现得比去年平静。如果他们就是那样,我只能接受。不生气,不暴躁,坦然接受,有问题就解决,解决不了就暂时放一放。如果学生做不到,那就允许学生暂时还做不到。如果自己暂时还做不到,也允许自己暂时做不到。这就是我心态平和的秘诀,我接受一切。
于是这两天的亲子关系也不错,每天中午回来看到孩子会和他拥抱,吃完饭帮助孩子复习一点东西,孩子上学时会把他送到电梯口,会拥抱他,会为他加油。这样的亲子互动给孩子注入能量,也让我感觉自己是个不错的妈妈。如果孩子有暂时还做不到的方面,那就接纳孩子的做不到。
最近周内都会计划DSH的事情,不再像以前那样直到周五才去想这个事情。既然必须要做,那就趁早做。不是非要等到周五,慌里慌张得做不好。积极主动,让自己多一点准备的时间。以前是有点抗拒,现在却充满感激。所以,做事的态度自然也变了。
不知道考完试会不会再上课,上了也行,刚好把综合实践活动的最后一节课上了。我心里是倾向于上课的,那样的话本学期的四个课型就上完了,刚好利用寒假整理材料。嗯,还是祈祷再上几天课吧。
用跨年夜的观点开启2025年,那就是调频,把状态调整到自己喜欢的样子。放下对抗,放下评判,真实面对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