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就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企业或者产品的代名词。在我们身边,有那么多的响当当的品牌,企业中的阿里巴巴、华为、苹果、格力、教育类的新东方、学而思等等,一说起这些几乎家喻户晓的品牌,大家心中几乎都是崇拜和内心的向往,这也正说明了品牌的力量。好的品牌意味着质量高、产品好、发展前景广和较高的满意度。反之,品牌经营不到位,那么即使再好的产品也不能达到较高的满意度,从而也得不到大家的共鸣。
教学服务产品非常复杂。一方面,教学服务是培训机构的业务核心,也是客户购买的内容,同时也是机构存在的社会价值。另一方面,由于教育类的产品交付和使用很难标准化、产品使用者和付费者的身份分离,所以更加大了培训产品令人满意的难度。也就是我们必须要搞定用户,让用户成长,还要搞定客户,让她们再次买单。
那么如何做,才能使我们的产品提升客户的满意度呢?文章中提到了三个方面:A、教学服务的黑匣子 B、显性化和媒体中心 C、品牌流量和品牌建设
ITEM A: 对于家长来说,教学和服务就如同“黑匣子”。由于教学产品和服务对象的特殊性,越来越多的机构关注教学之外的服务,不断增加给到客户的附加价值,就如同教学更倾向于课堂上的教学,而服务更多指课堂之外的服务。服务的本质就是能够让客户“动心”,一至两项关键的服务就能打动客户和感动客户。如:课堂上小朋友的照片、小视频,经常在群里发发,会比直白的文字更能引起家长的兴趣和关注。再比如:家长只能通过孩子的变化情况来考量课程的质量,很多时候具有一票否决权。因为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在培训之后发生像家长所期待的巨大的变化,这时就体现出了服务的重要性,我们要打破“黑匣子”,主动与客户互动和关联,不断传递机构所做的一切价值。我想到了我们下半年的续读事件,我低估了家长的期望,本来以为很容易能够续费的家长,却一个个地选择不续读,给出的理由更是形形色色,导致11、12月份的16位会员,最终续费成功的只有2人。家长一般比较委婉,没有直接指出我们的不足,这就更加证明了我们的教学和服务环节肯定是需要完善起来,更多地沟通、更多的提升服务质量。就像有人说的:其实在哪里学都是一样的,我们想要的就是舒心的感觉。
ITEM B:教学和服务过程的显性化。 我们不像艺术培训类机构,他们可以在年终有个汇演,或者孩子可以参加个考级来证明实力;我们也不像文化课类的机构,他们能够实在地贴出中考榜、高考榜或者具体的提升分数。我们的结果很难显性化的体现,这时就需要我们自己创造了。比如:我们可以表扬孩子的家庭作业做的好,也可以定期汇报孩子的课堂中好的表现,再或者准备表扬信等等。 除了成绩之外的学习习惯、兴趣提升、社交能力等等成长的变化也可以是我们的产品的显性表现。最好,还要经常将老师的备课内容、授课内容的完整记录定期呈现,让家长领会我们的用心和专业。
大的机构还有媒体中心,专门负责收集和编辑孩子表现的各种图片、视频等,并定期对中心的宣传栏做出更新。或者可以经常投放入前期我们所建立的各类微信群中,当然要不断地、持续地去投递,还要保证我们的客户群越多越好。
ITEM C:品牌建设。这里讲到了品牌建设其实就是口碑建设,市场的重要功能之一,就是为品牌的口碑建设建立更多的便利条件,这样客户才能在合适的时机为我们做宣传。关于品牌的内涵、定位等我不想多说了,我比较看重的是团队的建设,我们中心的每一个人在客户面前都代表着中心的品牌和形象,所以我们首先应该是团结的、有爱心的、专业的,而且我们要把这种精神传递给客户,让客户实实在在感受着我们的品牌的价值。
最后,文章中提到了品牌建设的关键指标:1、家长满意度 2、续班率
家长满意度方面,我们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定期来做,因为它能倒逼团队提升教学品质和服务质量。续班率其实是家长满意度最真实的体现,家长满意度高,续班率就会较高,那么在读的学生就会越来越多。
品牌的建设影响市场,市场活动将带动品牌的建设。教学和服务则是贯穿在市场和品牌建设之中的关键环节,所以,它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也是相辅相成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