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时间落伍的计时机无意中包涵对人生的讽刺和感伤,深于一切语言、一切啼笑。
我家也有这样的一个“旧时钟”,听妈妈说,那是她结婚的时候,舅舅送的新婚礼物。年岁比我还久,陪伴着妈妈从少女到少妇,再到中年妇女。
去年搬新家时,弟弟觉得老古董配不上新家的装修,母亲不愿。”质量好,走的准,省电,好看“用过了一切华丽的说法后,妈妈说了一句”我是不会换的”。弟弟妥协。
2020年初的疫情,似乎给所有的城市和发展都划下了逗号,除了扔在一线抗战的工作人员,哪怕你是大富、小富都得窝在家里。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看了《围城》
围城前,刚看完《追风筝的人》
故事的背景都是战乱的年代,故事的主人公都是文化人,方鸿渐、阿米尔。
作为九零后,无疑是幸运的。和平的国度,让我们有了更多的可能。
钱老的《围城》让我了解了那个年代,读书人的世界。哪怕是落魄的方鸿渐,于今天的我来说,依旧是不可高攀的人物。从小读书,留学海外,教授等等。这个离我很远的世界。
婚姻为什么应该门当户对,因为围起婚姻的牢笼,决定其幸福的不是最长的那块板有多长,而是最短的那块有多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