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明太祖朱元璋(公元1328年-1398年)的励精图治,明初农工商均得到恢复和发展。明初建立起了规模庞大的官营造船业,除南京宝船厂外,在苏州、松江、镇江等地均设有官厂。造船业的发达,罗盘的使用,航海经验的积累,大批航海水手的养成,航海知识的增加,为郑和下西洋提供了必要条件。郑和下西洋的起因众说纷纭,《明史•郑和传》同时提供了寻找建文帝(公元1377年-?)和宣扬大明威德的说法,此外还有防范帖木儿帝国、获取海外朝贡以及出于宗教目的等说法。
郑和(约公元1371年-约1433年),一说本姓马,为明成祖朱棣(公元1360年-1424年)赐姓郑,太监,世称“三保太监”(又作“三宝太监”),云南昆阳州(今云南昆明)人。明朝航海家、外交家。郑和年轻时从侍燕王朱棣,有智略,知兵习战。后在靖难之役中有功,升任为内官监太监。郑和受命七次下西洋,是十五世纪初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一、永乐三年六月十五日(公元1405年7月11日),郑和第一次受命下西洋。途经爪哇时,正值爪哇东西二王内战,西王误杀郑和船队登岸人员。事件发生后,西王派使者谢罪。郑和鉴于西王请罪受罚,对该事件予以克制。在三佛齐旧港,郑和生擒海盗陈祖义,任命广东华侨施进卿(公元1360年-1423年)为旧港之主。永乐五年九月十三日(公元1407年10月13日),郑和船队携诸国使者、押陈祖义等俘虏还朝。明成祖下令斩杀了陈祖义,宽恕了谢罪的西王,封施进卿为旧港宣慰使 ;对郑和此行感到满意,赏赐了旧港之战的有功将士。
二、永乐五年(公元1407年),郑和在回国后不久就第二次下西洋了。此次主要访问了占城、爪哇、暹罗(今泰国)、满剌加、南巫里、加异勒(今印度南端)、锡兰、柯枝(今印度西南岸柯钦一带)、古里等国。明朝使节正式册封古里王,并在古里刻石立碑以纪念这一盛事。到锡兰时,船队向有关佛寺布施了金、银、丝绢、香油等,并立《布施锡兰山佛寺碑》——此碑现存科伦坡博物馆。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夏,郑和船队还朝。
三、永乐七年九月(公元1409年10月),成祖命正使郑和、副使太监王景弘、候显率领官兵二万七千余人,驾驶海舶四十八艘,从太仓刘家港启航,敕使占城,宾童龙,真腊,暹罗,假里马丁,交阑山,爪哇,重迦罗,吉里闷地,古里,满剌加,彭亨,东西竺,龙牙迦邈,淡洋,苏门答剌,花面,龙涎屿,翠兰屿,阿鲁,锡兰,小葛兰,柯枝,榜葛剌,卜剌哇,竹步,木骨都束,苏禄等国。满剌加当时是暹罗属地,郑和奉成祖命招敕,赐给当地酋长双台银印,冠带袍服,树碑并建立满剌加国。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负固不恭,谋害舟师”,后来郑和生擒亚烈苦奈儿并家属。永乐九年(公元1411年)六月,郑和船队还朝。成祖赦免了亚烈苦奈儿,下诏另择贤君,进一步提高了明帝国在东南亚的威信。对于下西洋将士,成祖下令在太仓宴请犒劳。
四、永乐十年(公元1412年)十一月,成祖命正使郑和,副使王景弘等奉命统军二万七千余人,驾海舶四十,出使满剌加,爪哇,占城,苏门答剌,柯枝,古里,南渤里,彭亨,吉兰丹,加异勒,勿鲁谟斯,比剌,溜山,孙剌等国。船队于永乐十一年(公元1413年)出发。此次航行中,郑和船队绕过阿拉伯半岛,首次到达东非麻林迪(今肯尼亚)。郑和至其国后,宣读诏敕,对国王等进行封赐。也是在这次航行中,郑和率明军及苏门答腊当地武装击败并生擒了阴谋篡位并率部截杀郑和船队的苏干剌。永乐十三年七月初八(公元1415年8月12日),郑和船队回国。同年十一月,麻林国遣使向明廷进献“麒麟”(长颈鹿),显示出郑和使团首次对东非沿岸国家所进行的访问取得了圆满的成功。
五、永乐十四年十二月十日(公元1416年12月28日),明成祖命郑和等人护送古里、爪哇、满剌加、占城、锡兰山、木骨都束、溜山、喃渤里、卜剌哇、苏门答剌、麻林、剌撒、忽鲁谟斯、柯枝、南巫里、沙里湾泥、彭亨各国使者及旧港宣慰使归国。据“郑和行香碑”所述,永乐十五年五月十六日(公元1417年5月31日),郑和在泉州行香。同年秋后,郑和率船队出发。郑和奉命在柯枝诏赐国王印诰,封国中大山为镇国山,并立碑铭文。忽鲁谟斯进贡狮子、金钱豹、西马;阿丹国进贡“麒麟”;祖法尔进贡长角马;木骨都束进贡花福鹿、狮子;卜剌哇进贡千里骆驼、鸵鸡;爪哇、古里进贡麾里羔兽。郑和船队约在永乐十七年(公元1419年)七月回国,当年七月十七日,朱棣下诏对船队将士进行奖赏。
六、永乐十九年正月三十日(公元1421年3月3日),明成祖命令郑和送十六国使臣回国。为赶东北季风,郑和率船队很快出发,到达国家及地区有占城、暹罗、忽鲁谟斯、阿丹、祖法儿、刺撒、卜剌哇、木骨都束、竹步(今索马里朱巴河)、麻林、古里、柯枝、加异勒、锡兰山、溜山、南巫里、苏门答剌、阿鲁、满刺加、甘巴里、幔八萨(今肯尼亚的蒙巴萨)。永乐二十年八月十八日(公元1422年9月3日)郑和船队回国,暹罗、蘇门答刺、哈丹等国派使者随船队入贡。
七、洪熙元年(公元1425年)二月,郑和被任命为南京守备,率下西洋的明军镇守南京。宣德五年六月九日(公元1430年6月29日),明宣宗朱瞻基(公元1399年-1435年),命郑和出使西洋忽鲁磨斯、锡兰山、古里、满剌加、柯枝、卜剌哇、木骨都束、喃渤利、蘇门答剌、剌撒、溜山、阿鲁、甘巴里、阿丹、佐法儿、竹步、加异勒等二十国及旧港宣慰司。第七次下西洋人数,据载有27550人。宣德六年二月二十六日(公元1431年4月8日),郑和船队抵达福建长乐港,在长乐停留约半年。这次航行,郑和船队从竹步西行,最远到达非洲南端,接近莫桑比克海峡。有记载称,宣德八年(公元1433年),郑和在返航过程中于印度西海岸古里(今印度卡利卡特)去世,船队由副使王景弘率领返航。
宣德九年(公元1434年),王景弘率船队出使苏门答腊等南洋国家,船队约在年末回国。正统元年(公元1436年),明廷遣古里、苏门答腊等十一国使臣随同爪哇使臣出航,并请爪哇国王分送其他国家的使者回国。至此,下西洋正式落幕。
郑和船队,白天用指南针导航,夜间则用观看星斗和水罗盘定向的方法保持航向。郑和船队已经把航海天文定位与导航罗盘的应用结合起来,提高了测定船位和航向的精确度,人们称“牵星术”。用“牵星板”观测定位的方法,通过测定天的高度,来判断船舶位置、方向、确定航线,这项航海技术代表了那个时代天文导航的世界先进水平。郑和下西洋,留下了《郑和航海图》。原图呈一字形长卷,明代中晚期茅元仪(公元1594年-1640年)将之收录在《武备志》中,改为书本式,自右而左,有图20页,共40幅,最后附“过洋牵星图”二幅。海图中记载了530多个地名,其中明确标明南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这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航海图集,也是远洋航行的宝贵资料。与同时期西方最有代表性的波特兰海图相比,《郑和航海图》制图的范围广,内容丰富,虽然数学精度较其低,但实用性胜过波特兰海图。
郑和下西洋,使明王朝在东南亚全面建立起华夷政治体系。郑和船队展示了明帝国的政治和军事优势,加之经济利益的刺激,明廷主导的非霸权朝贡体系的规模大为扩展。郑和被视为明朝的和平使者。郑和下西洋,开拓海外贸易,促进国内生产。但是,郑和下西洋以朝贡贸易为主,“政治挂帅”而忽视经济实利,有“厚往薄来”之说 ,从而也使得远航难以为继。据称,郑和下西洋以及朱棣对这些外邦朝贡者的大量赏赐,引发了帝国的恐慌,仅耗费银两一说即达600万两,还不包括对两万官兵的嘉奖。
郑和下西洋,是十五世纪初叶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对中外经济、文化交往起到了积极作用。郑和本人,也在这一历史事件中展现出其外交才能、军事谋略以及精神品质,赢得世人的尊重和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