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Cassie这段时间一直在梳理自己对学习的看法。大学快毕业的时候,同学Z和我闲来没事儿边绕操场,边讨论学习的意义。一圈又一圈,还是没能得出一个看似透彻的结论。后来一次同学聚会,Z告诉我也许学习就是为了学习,能学好自然就能知道其中的乐趣。
我觉得Z说得有道理,很多人在埋头书本,扎根实验室的时候,会在某一瞬间对学习这件事本身的意义产生些许疑问。一些人选择放下书本,走向校外,步入社会,从另一个视角看看“原来的自己”;一些人选择继续深造,尝遍学习的酸甜苦辣,在实践中理清自己学习的目的;还有些人选择了逃避,不去想不去问,不论工作还是继续深造,都认为学习的意义或在或不在与己无关。
的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去解读学习,Cassie相信点开这条推送的你,对学习是有兴趣的。无论你认为学习有没有意义,你都可以听听“日本学习之神——和田秀树”对学习的看法。如果你正在苦恼自己低效的学习状态,也许和田秀树能够为你支招。
《高效学习—高效能人士的7个学习习惯》部分文摘(和田秀树 著;蓝朔 译)
习惯一:高效能人士一直在强化自学能力
1.养成不断学习的习惯。
2.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实际上有很多人从学校毕业后,这辈子就再也没学习过了。
3.高效学习离不开努力。
4.成人后是否持续学习决定了一个人的人生。
5.在国外的企业,要是没有工作能力,哪怕是哈佛大学毕业的都得乖乖地被看扁。
6.职场成功人士还在学习。
7.年收入高的人学习时关注政治和经济。
8.很多人能在工作日学习一个小时以上。
9.正是在这样的时代,通过学习来保护自己才更加重要。
自学的优势之自由拓展学习的深度——
1.学习并不是从学说中决定哪一种是正确。
2.认识到“这种可能是正确,那种也是正确的”,然后不断进行思考才是真正的学习。
自学的优势之打破时间和金钱的制约——
1.自学在时间方面是自由的。
2.可以按照自己的进度进行学习。
3.意志力薄弱的人也有能力自学。
4.自学是没有金钱制约的。
5.在网络普及以后,我们可以更简单地获得信息。
自学的优势之保持年轻——
相对于平均寿命,还有一个“健康寿命”的概念。它是指在健康方面没有问题,可以在不用看护的情况下独立生活的时间。如果一个人具有强烈的学习欲望,我觉得即使是在超老龄化社会中,他也同样能保持健康和年轻。
习惯二:高效能人士学习前会做充足的准备
1.找准自己的兴趣 ,锁定学习的内容。
2.我们应该学习适合自己的知识。
3.“通过学习,我有自信在这个领域不输于人”,“学习的成果能被周围人认可”。
4.成年人在自学时,如果学习了一个月左右还是完全不理解,那就此死心也没关系。
5.要是哪本书都读不明白,读书速度怎么也上不去,那只能得出自己不适合学习这门学科的结论了。
6.注意金钱和时间对高效学习的影响。
7.学习哲学,只需准备书本费,就可以从任何一天开始学习。
8.自学的学科多种多样。
9.坚持是高效学习必备的素养。
10.哲学、心理学和历史学等学科很容易给人一种它们的知识积累二三十年也没问题的感觉。
11.理科不是不可挑战的。
12.只有时间没有钱的人,在小小的实验室里依然能找到很多可以做的事。
13.重新学习以前擅长的事,学习效果会比之前更好。
14.遇到让自己感到不满的事情,不仅可以让你思考解决方法,也能为你提供商业灵感。
准确找到适合你的导师
1.选择导师的第一个要点是,他是否能简单明了地教授基础知识。
2.如果只是按照头衔选导师,也会有很大的概率会失败。
3.追随好的导师,学习的层次自然就提升了。
准备一台电脑只为学习
有了只用来写作的电脑,就能集中注意力进行创作。
(未完待续)
Cassie考虑到这本书属于励志畅销书,适合碎片化阅读,所以将文中标注出的重点内容精简排序列出,社友们可以择条尝试,优化自己的学习习惯。我会尽快将本书剩余文摘与大家共享,敬请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