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厦九九
01/
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因为看到一句话,或听到一句歌,而心动不已,或热泪盈眶?
最近的一次经历,是读到一位旅行者写北极的文章。他说:“这里没有色彩,没有温度,没有生命,与世隔绝的状态会让你的心飞离一会儿,思想也停止一会儿,世俗的一切都被抚平了。“
那句“世俗的一切都被抚平了“瞬间击中了我。那是一种高度共鸣带来的心颤,有人替你说出了你不可描述的体验。
远离喧嚣,置身大自然,世俗的一切都被抚平了,哪怕只是片刻,也能够抵挡现实的一地鸡毛好一阵。当你回来后,继续朝九晚五,继续囿于孩子、厨房,也不觉得人生了无生趣,你会偶尔回味旅途,怀抱着一份美好,一股力量。
因为这旅途,宽宥了生活中的不快,和内心里难言的匮乏。这大概就是旅行最本真的意义。
上个月国庆7天长假,终于择日踏上旅途。因为孩子太小,出不了远门,只能就近原则,江边钓鱼,半山温泉,露天泳池,公园漫步……
只要置身大自然,无论是大好河山,还是江上清风,抑或乡间草木,都能让人从日常琐碎中抽离。暂时的抽离,能给自己创造一个机会——站在生活之外,看自己的生活,也看自我。
环境的改变,会带来心境和视野的转变。这时候,原来看得很重,斤斤计较的事,变得不再重要,或不屑一顾。
见识了山川湖海的美好与广袤,心里就存下了善意与豁达。面对细碎生活的格局和视野也会不一样,“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眼里依然还是厨房,但世界就在你心中。
02/
怀孕生子这一年半,我明显感觉,自己的格局越活越小。从怀孕期间的低价值感、低成就感,到生完小孩产假带娃,唯一的价值感和成就感,自于孩子和家庭生活,以及一点点自我学习的时间。
这样的日子过久了,我变得越来越尖锐、刻薄、小气、负能量。一个人获得成就感的方式越少,他就会变得越狭隘。
终日囿于厨房和小孩,没有外界能量的交换,格局是会变小的。小到只看见这百平房子里的人和事,无非是与婆媳、妯娌、夫妻、孩子有关的鸡毛蒜皮、家务琐事。
你所看见的世界很小,自我很大。就像那句话说的,“当一个人的世界很小,眼里就很容易只有输赢、得失,没有善良、公平”。
如今回归职场已两个月,生活渐渐步入正轨,回头再看曾经的歇斯底里,多么可怕的经历!
所以,越是囿于小孩、厨房和爱,越要去往山川湖海。当你置身广袤天地,你眼中的世界很大,自我很小。自我越小,你的世界就越开阔,烦恼也会越少。
我喜欢在路上的感觉。在路上,世界就充满了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不是说真的会发生什么,而是世俗生活的一切都暂时与我无关。
不过做了妈妈会有点不一样。无论去到哪里,只要看到大好风光、美好事物,都会想到孩子和老公,希望他们都在身旁。
就像《寻》这首歌里唱的“最好的旅途是让我们记住爱的模样”,眼里美,心中爱,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妙的组合。
03/
在书上看到一句话——假如现在死去,我后悔还没做的事情有哪些?
我试着进入那个场景回答这个问题。第一后悔的是,没有花更多时间陪孩子,陪父母,陪爱人过高质量的家庭生活。第二后悔的是,没有去好好看看这个世界。
这两件事看起来就像鱼和熊掌,很多时候是不可兼得的。尤其在孩子还小,父母年老的时候。
很多妈妈可能会说,我何尝不想出去走走,但孩子太小走不开。有时候不是孩的问题,而是我们自己的问题。小孩的适应能力比我们想象的大得多,是妈妈舍不得、不忍心,而不是孩子。
不要把自己的问题推到孩子和家人身上,你需要的只是做一个决定,外加一点点自私和勇气。
前阵子看到一段话说得挺对的,“年轻的时候,你选择为了孩子不去看世界,并不意味着你老了,孩子就应该为了你,也放弃看世界的机会。”
当我们老了,当然也不希望孩子为了我们放弃看世界的机会,只是很可能会后悔自己没有抓住机会。
养育孩子和拥有你自己的世界并不冲突,别过度付出,学会平衡,先把自己活成一个快乐幸福的人,才可能养育一个幸福快乐的孩子。
04/
然而,没有人可以完美地平衡,不过是阶段性地、动态地平衡。人不能什么都想要,那样很容易顾此失彼。在不同时期,要有一个优先排序的过程,抓住对人生最重要的事情。
在人的一生当中,自我,事业,以及孩子、丈夫、父母等所有亲密关系,无论什么时期,自我都应该排在第一位。因为在没有探索明白自我前,任何一段亲密关系,都可能被击碎。
如今,我很感恩,和自己喜欢的人结婚生子,享受为人父母的乐趣。我也愿意承受这其中的牵绊、烦恼与琐碎。从“囿于家庭”到“安于厨房与爱”,我知道我从未放弃自己的山川湖海。
幸福的人,面前是山川湖海,身后是厨房与爱,人生可进可退,都是世间美好光景。而你,是让所有画面鲜活的关键。
有生之年,和你所爱,山川湖海。
-END-
厦九九:生活在厦门的厦大人,6年营销策划,曾就职知名地产商,现从事文体旅行业。喜欢读书写作健身,认真生活努力成长。偶尔分享真诚清醒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