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流行给历史人物翻案。就连慈禧这个一直不被看好的女人也开始被翻案了。我看网上有人说:“因为她的存在,大清帝国又延续了整整半个世纪,期间还曾出现了‘同治中兴’这样的繁荣时期,尽管后人多对慈禧发出诅咒,认为她阻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其实,这是一个很难用一两句简单的话去评论的人物,在那样的年代,那样的环境下,那样错综复杂的局面中,无论是谁都不可能做得完美,甚至可以说,在慈禧的年代,唯有慈禧能把帝国维持到20世纪。”我不知道您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反正我是不能苟同上面的观点。
慈禧一生统治大清帝国48年,这比蒋介石和毛泽东都要长20多年。一个人特别是一个女人能够统治中国这么多年,其运用权谋的水平是相当高的。慈禧1852年入宫,1861年咸丰帝驾崩,临终前他效仿顺治皇帝为自己年幼的儿子同治设定了8位顾命大臣辅政。为了避免康熙年间鳌拜专权的局面,咸丰还煞费苦心地设计两宫太后和8大臣互相牵制的一种政治模式。他要求自己死后中央下发的各种文件由八大臣拟定,但必须交两宫太后审阅,太后审阅后需由慈安、慈禧盖 “御赏”、“同道堂”两枚印章,才能生效。这意思很明确,就是8大臣出方案,两宫太后批准,才能实施。但是其中有一件事咸丰没有交待清楚,8大臣拟定的方案,两宫太后有没有权力提出修改意见?于是双方为此发生了争执。双方谁是谁非呢?在我看来8大臣似乎是不占理的一方。因为无论如何咸丰的意思也不可能是让两宫太后就承担盖章工具这一任务,他肯定是想让太后对8大臣的辅政进行监督。既然发生了争执,那么就预示着8大臣有专权的想法,而一旦专权,就有皇权旁落的危险。谁能够拯救大清朝面临的危机,于是慈禧挺身而出,联合慈安太后、恭亲王奕訢等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政治格局。慈禧联合奕訢一举粉碎8大臣,这一胆识和气魄不亚于康熙智擒鳌拜。但是这里面仍按隐藏着一个危险,那就是奕訢作为亲王辅政,他会不会再次威胁国家政权呢?这是慈禧太后又一个担忧,但是由于自己羽翼未丰、经验不足,不得不暂时收敛独揽大权的野心,与奕訢渡过了一段相对协调的阶段。同治四年,慈禧太后小试锋芒,消去奕訢“议政王”的封号,使之权力顿减,地位下降。光绪十年年,法国不断侵略越南,奕䜣及其主持下的军机处不想轻易开启战端,引起朝臣交章弹劾,追究越南局势失利的原因。适值清军在前线溃败,慈禧太后震怒,以 “委靡因循”的罪名,将以奕䜣为首的军机大臣全部罢黜,停奕䜣亲王双俸,命他“家居养疾”,慈禧开始独掌大权。因这一年是农历甲申年,也称“甲申易枢”。这慈禧发动的第二次宫廷政变。至此,我们完全可以看出,慈禧绝对是一个善于运用权谋的女人,她利用权谋确保了国家政权的稳定。政权稳定了,她又面临一个新的问题,是不是要把权力还给光绪皇帝呢?慈禧很犹豫。为什么慈禧还要犹豫呢?这时候她交出权力,已经不存在皇权旁落的问题了。她在想什么呢?其实这时候她面临的一个最大问题,是国家发展的问题。
慈禧1852年入宫,这时候第一次烟片战争已经结束了12年,太平天国已经起誓两年了。1861年慈禧发动辛酉政变开始垂帘听政,这时候第二次鸦片战争已经结束。对于慈禧来讲,第一次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起义,都不是在自己当政后发生的。但是自己登上政治舞台后,却成功地确保了国家政权稳定,而且依靠奕訢、曾国藩、李鸿章等大臣在1865年剿灭了太平天国,开展了洋务运动,国家也变得越来越富强了。慈禧觉得自己面对列祖列宗不但问心无愧,而且可以说建立了不世功勋。因此她对光绪皇帝的能力始终有怀疑,担心政权交给他让国家走了下坡路。但是在各种压力下,1889年慈禧还是归政于光绪,退隐颐和园。天不随人愿,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慈禧执政以来的家底全部输光,国家一下陷入前所未有的危机之中。慈禧一生心血付之东流。慈禧内心的痛苦可想而知。
甲午战争失败的责任谁来负?表面上看这件事发生在慈禧归政光绪后,责任应该由光绪皇帝来承担。但是我觉得这样说也不是很公平,因为她尽管已经自己亲政了,但是处处仍然受到慈禧的掣肘。
上天不是没给光绪机会,从1889到1894已经有了四年多的亲政时间。康熙可以智擒鳌拜,慈禧可以诛杀顾命8大臣,光绪为什么就不能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呢?事实上他也尝试做了,1898年,戊戌变法中帝党曾密谋围困圆明园软禁慈禧太后。但是没想到反而是慈禧发动戊戌政变,囚光绪帝,斩戊戌六君子,再度训政。光绪绝不是一带英主,他缺少权谋。
上天也不是没给慈禧机会,从1864年太平天国被剿灭到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世界给了中国至少30年的发展机会,30年足以让中国实现伟大复兴,但是慈禧真的没有做到,她没有成功引领中国走向富强。而我们的近邻日本利用这30年实现了明治维新,慈禧缺乏引领国家发展的眼光。
权谋其实是一种能力,百度上对权谋的解释为:权变的谋略,机宜之法。只有善于权谋的人才能获得权力,就像慈禧一样一生发动过三次政变,击败了自己所有的政敌把权力紧紧握在自己的手中。但是,当权力被她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中的时候,眼光就变得十分重要了。因为如果你缺乏引领发展的战略眼光,你不可能让一个国家走上富强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