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哲学?哲学就是处理变易、不易和简易之间关系的学问,最终要达到以简易驾驭变易和不易的目的。
举个例子来讲,中国的汉字靠电脑能搜索到的汉字字形在10万个以上。这10万个汉字里面涉及人类、动物、植物、自然、器用、树木等,林林总总,纷繁复杂,再加上在社会和经济活动中不断被创造和制造出来的,这个数目还在不断的增加。
但是如果换一种思维,就能够发现其中的规律:
这10万个汉字按照形体来讲,只有独体字和合体字。
如果从笔画的角度讲,只有横、竖、撇捺、折、五种笔画形态。
这10万个汉字按照造字原则来说只有六种: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
从构造的角度看,用于构成合体字的独体字跟和常用字形只有470来个。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有2500个常用字到3500个次常用字再到5000个汉字再到10万个汉字,其中有非常强的规律性。
那么我们也可以知道,我们想学习和掌握一个东西,了解变化的东西,只是了解到它的表象,而真正掌握了它规律的部分,也就是不易的部分,才能够用最简易的方法驾驭这些庞大的知识系统。
所谓“执一不失,能君万物”,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大概讲述出了这个方法有效性的渊源。
所以如果把哲学概括为空大泛的学问,那是有失偏颇的,它更像是从一个简单的角度为我们提供一个便利的方法。
这种方法不仅仅存在于文字领域,我们所接触到的工作、生活、社会、教育、政治、商业、科学、自然、医学等都深刻地渗透着这种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