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致挚爱之人的自传,一场探索生死的旅程。
有人说:生命就是一个知道终点是死亡的旅程。是啊!我们在这段旅程里不停的成长,不停的遇见,不停的道别,也在不停的寻找。却不可避免的到达同一个终点——死亡。
这个即将抵达人生巅峰的保罗医生,忽然被诊断出患有第四期肺癌。命运就是这样与他开了个大大的玩笑,代价为生命。他在最后的时间里,以生命书写了这本《当呼吸化为空气》,我以最高的敬意写着这篇后感,以表我心。
书里有这么一句:与死神狭路相逢,又如何向死而生?
以前的我一定拒绝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对死亡的恐惧让很多人选择了逃避面对生死。曾经的我似乎也是,如同在弱小的内心筑起小小的城堡。
未来的我,假如遇到死神,我应该可以微笑的打招呼:“嗨!终于见面了!我们擦身而过过很多次呢!”
刚打开这本书,是很多很多的序言,大家都愿为这场生命的反思留下一些什么,为这个灿烂的烟花添火花。我想,每个人都曾思考过生存的意义,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角度。可我们都时常感到人生苦短无常,同时又感到过程沉闷苦痛,却顽强又倔强的活着。
记得在看这本书之前,我和她讨论过关于遗体捐赠,她跟我说,医学生们也许没我们想象的那般对死者的遗体充满敬意。我在书里看到了,我不知道应该如何形容那时的心情,似乎有些美好的东西出现了瑕疵;但现在想来,却坦然了,正是他们用客观冷静的心情才能更好的学习如何面临死亡和避免死亡吧!但我知道,他们终究是感谢的,每一个遗体捐赠者,都是值得感激的。正是有这些默默无闻的“磨刀石”,让稚嫩的医者变得可以独当一面啊!
生和死,有时候,只隔着一层比纸薄的神经。而生命,是那么神奇的存在。保罗医生为了追寻人生和生命的意义,放弃了文学,选择了医学。想到了我们伟大的鲁迅先生,他们看似选择了两条完全不同的道路,我却觉得是一样的,他们追寻的大概都是唤起生命的光芒吧!
我想,医生一定比任何人都无情也比任何人都多情吧!他们眷恋着生命却又漠然的对待生命。医生总比我们淡然的面对生命的降临和逝世,如春夏更替一般,如不如此,他们又如何成长呢?
书里,我们看到一个实习医生逐渐成为资深医师的心路历程;这段路,虽然被相对淡然的讲述了,却莫名感觉到了苦楚。也许,这就是医学的伟大吧!
付出很多最终未能救回的生命,在期待中健康出生的生命,有时候,是同一时间出现的,宛如生命的守恒,有人落泪有人欢笑。但是,再高的医疗技术,有时候在病魔面前,都显得苍白无力。病人的逝世甚至成为压垮医生的最后一根稻草,不知保罗在与病魔斗争的时候,想着那个选择自杀的好友是什么样的心情呢?生命,有时候就是这般脆弱的存在啊!
有时候在想,治疗,挽回了生命,但这个活过来的我还是我吗?书里有个小患者,只因为治疗需要,大脑多切了一毫米,他从一个人见人爱的天使变成了脾气暴躁、暴饮暴食的小恶魔;我为此难过,谁又能解释生命为何种存在?但我们对生命的挽留却是这般执着,无关是否有意义或价值。生命一直是无法用砝码衡量的存在啊!
人类是一种神奇的生物,当一个悲伤瞬间降临,也许会瞬间崩溃;但当把悲伤分隔成很多很多块,一点点的增加,却可以承受远远超过自己以为所能承受的。
书的前半部,保罗医生讲了他的家庭,他的成长;他有个美满的家,还有一个注重教育的母亲。他的描写如缓缓流水一般,没有刻意的渲染什么,连波澜都很少。这样的书,需要静静的,连心都要静静的!
在探索生命与哲学的路上,保罗医生一次次为别人与死神博弈,他比任何人都知道生命的无常,知道死神的不可理喻。最后,到了他亲自面对死神;我看着他对病魔的描述,淡淡地想笑,又淡淡地想哭,却不管是哭还是笑都没有理由。这是那么伟大的人,是那么的热爱着生命,是那么的热爱着生活。
他有一个好妻子,是他的大学同学,他们从校服到婚纱,一直以来相濡以沫。他们都是忙碌的医者,也会遇到一些小小矛盾,但彼此珍惜,彼此相爱;所爱之人也爱着自己,那是多么幸运的事情啊!却终究不能长久啊!我想到了唐家三少的妻子,想到了他写的那一本书,那如小说般美好的自传,却没有小说般美好的结局。
小说的后半篇,他用很多专业术语讲述了治疗过程。在他治疗的过程中,他回了一下工作岗位,他始终是个伟大的医生,看着他淡然的描述,被他的勇敢折服,活着,是件多么美好的事情啊!
我感动于他们孕育生命的决定,这就是生命的延续吧!新生命带着其特有的奇迹降生,总让人更加的眷恋。孩子就是上天赐予人间的软弱,虽然保罗没法活着看她长大,但依然觉得卡迪是个幸运的孩子,她带着爱和期待降临,而这份爱也将会伴她终身。记得有句话这样说: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但他依然活着。生与死也许真没有那么大的区别吧!生命的存在,真的不只是活着这种形式啊!
写到现在,我已经不知道自己都写了些什么了,曾经为一个开头修来改去了很久,现在,写了几天了,却依然茫然,生命是什么,也许终将是永久探索的话题吧!我不畏惧死亡,但我愿美好的活着!
以书中的这句话结尾吧!
趁生之欢愉,快与时间同行,共赴永恒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