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幼仪:一场向死而生的华丽逆袭

文/临溪为砚


张幼仪

1.

前不久,我因公出差,途径香港,一位定居于此的老友,邀请我去她的店里做客。

她的店铺位于香港中环,在一栋商场的第四层,面积大约是700多个平方。

里面装潢高档,风格雅致,独立设计的成衣,也是婉约大气,与店铺风格相得益彰。

我一进门,她热情迎了上来,一股高级香水的味道,涌入我的鼻翼:“好久不见。”

眼前的她,穿着修身的红色西装,银色高跟鞋,一头如瀑的秀发垂于腰间,精致的妆容背后看上去比我最少年轻五岁。一开口完全听不出外地口音,俨然一副新晋港派女强人的势头。

谁曾想,这样风光无限的美人儿,五年前还和我一起挤在不足十平米的地下室里;还会因为一个男人对她的始乱终弃,差点自我了断;因为拿不出孩子的学费,一人身兼数职,累到在家中昏厥。

我们找了一间颇具情调的咖啡厅,叙起旧来。

我说:“你现在可比前几年好多了,无论是物质还是气质!”

她搅动着杯子,说道:“说到底我还要谢谢那几年,要不然不会有现在的我。”

我伸出手,握了握她:“你该谢谢那个,让你置之死地而后生的男人。”

她点点头,表示赞同!

如果没有那场背叛,她或许还是那个不谙世事的家庭主妇;如果没有那场抛弃,她或许永远不会相信最爱的人也会伤她最深。

当然,如果不是过去的种种,她不会有如今华丽转身,情殇,是一把双刃剑,刺穿心脏的同时,也让一切重生了。

临走时她对我说:“你知道我喝咖啡为什么不加糖吗?因为生活一直都是苦的。我要让自己勿忘前尘,珍惜当下。”

我不知道要经历多少折磨,才能说出这番话,我只知道我心情是既心酸又欣慰。

一如我第一次听到张幼仪故事。

2.

人间四月天剧照

第一次听到“张幼仪”的名字,就是因为那一场轰动一时的“民国第一离婚案”里。徐志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打响了婚姻自由的第一战,而她就是“第一个被离婚的女人。”

在电视剧《人间四月天》里,刘若英扮演的张幼仪,总给我一种“噤若寒蝉”的感觉。

对于丈夫所有的厌恶与刁难,她都默默的隐忍着,丈夫同她说话,她连头都不敢抬,她是那样的怕他。

后来,我才知道,她不是怕他。她是爱他,而她爱的方式就是——卑躬屈膝。

因为她是一个传统的家庭妇女,无论是眼界还是学历都比不上留学海外的丈夫。

她深受传统思想的桎梏,在她看来,丈夫就是天,出嫁从夫,她理应对他言听计从。

可是,婚姻从来不是委屈就能求全的,也不是隐忍就能善始善终的。

徐志摩要的是灵魂伴侣,而她呢?

连他的眼都入不了,又怎么能走进他的心呢?

那个时代,这样包办婚姻的悲剧,并不在少数。鲁迅与朱安也是如此,并且她们一辈子都没有性生活。而他们性生活,也不过是为了传宗接代。

一个旧式女子,没有读过什么书,又带着两个孩子惨遭丈夫抛弃,可是她并没有像朱安一样,守着名存实亡的婚姻凄苦一生,而是当机立断,同意离婚。

如果说结婚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那么这段婚姻带给她的除了刻骨铭心的痛,就是一场向死而生的华丽逆袭。

3.

                                       

1900年,张幼仪出生于江苏宝山的一个名门世家,祖父是清末重臣,父亲是名医。

二哥张嘉森在日本留学时与梁启超结为挚友,回国后担任《时事新报》总编,还是段祺瑞内阁国际政务评议会书记长和冯国璋总统府秘书长。

四哥张嘉璈二十八岁即出任中国银行上海分行副经理,是上海金融界的实力派。

他们的婚事也是由四哥张嘉璈一手促成,那时候他出任浙江都督的秘书,经常前往杭州巡校。一次无意间,他看到了徐志摩的一篇文章,被他独到的见解,精炼的文笔所吸引,当即修书给徐志摩的父亲希望能为妹妹定下亲事。

而此时徐志摩,深受维新思想的洗礼,一心想着自由恋爱,对于父亲递过来的张幼仪的照片,他不屑一顾地扔下一句:“乡下土包子”,便扬长而去。

对于这段包办婚姻,他反抗过很多次,最终胳膊拧不过大腿,只得妥协。

不过他提出来一个要求,他要一个新式的新娘,也就是说他要一个穿婚纱的新娘。

可是婚纱是白色的,在传统习俗里,只有办丧事才会用白色。

于是,张幼仪只得穿了一身白底红花的改良嫁衣,入了洞房。

从徐志摩掀起盖头的那一刻起,张幼仪的心就撕开了一道鲜红的口子,因为他的眼里充斥着冰冷与厌恶。

原本对婚姻所有美好的幻想,在他的冷漠下,显得那么违和!

从此,沉默成了两人相处的主要方式。

3.

唯一的合影

婚后的日子,他们相处的时间加在一起大概只有四个月,都是在他的假期。

偌大的院子里,他坐在摇椅上看书,时而自言自语,时而哑然失笑,她坐在一旁替他缝着新衣,忍不住抬头看着他,心里期待他能和她说句话。

可他宁愿和仆人打趣,也不愿意多看她一眼,就像张幼仪自己说的:“他总有办法,单凭意志力就能将我隐身。”

徐志摩提倡自由与民主,讲究个性解放,提倡自我意识,而张幼仪偏偏又是一个对丈夫唯命是从的女人。这在他看来,就是没有思想,没有主见的真实写照。

正如徐志摩所说:“她除了没有裹脚,也封建女子没有任何不同。”

当时,徐志摩做得最多的一件事情,就是想尽一切办法逃离这个家。

然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对于几代单传的徐家而言,没有留后,绝对不可能留学。

所以,当儿子徐积楷出生之后,徐志摩连抱都没有抱一下孩子,就迫不及待的坐船去了美国。

对于这段婚姻,徐志摩用尽了毕生的冷漠与绝情,他只知自己是受害者,他必须要逃走。却没有想过,张幼仪又做错了什么呢?她也是受害者,而她,无路可逃。

丈夫出国之后,张幼仪一心一意的侍奉公婆,照顾幼子,她是一个老实本分的女人,她以为自己的默默付出定能融化冰山一角。

他倒是常常给家里来信,向二老介绍他在美国的见闻,偶尔也会问一问孩子近况。但是对于妻子,他从来只字不提。

忽然有一天,他来信说,希望张幼仪能到英国陪读,她受宠若惊,一时间兴奋得不能自已。

她欢天喜地的准备着行囊,期盼着能与丈夫在异国他乡的久别重逢,也期待着两人的新生活。

可是,当邮轮渐渐驶入马赛港口,海风吹动着她碧绿色的头纱,她回过头朝岸上一看,心顿时凉了一截。

她说:“虽然我从没看过他穿西装的样子。可是我晓得那是他。他的态度我一眼就看得出来,不会搞错的,因为他是那堆接船的人当中唯一露出不想到那儿表情的人。”

来之前的种种猜测都成了真,徐志摩果然不是心甘情愿接她来的,他只是迫于张家二哥和公公的压力。

前一阵子,网上有一个很火的帖子《一个男人不爱你的九种表现》里面提到:

“晚上睡到一半,他会不自觉的背对着你睡觉。”

可见,不爱一个人是装不出来,他的行为和动作会不经意的暴露本心,爱可能需要很多东西来证明,不爱,一个眼神就够了。

上岸之后,他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带张幼仪去了百货公司,给她买了一身最时髦的洋装,就立即带她去了影楼,拍下来一张合照,这也是两人唯一的合照。

照片的中张幼仪,容色紧张,眼神惊恐,好像还没有搞得清状况,就被人硬拉到了相机前。

徐志摩才不管她的心情,他只想着赶紧把照片寄回国内——交差。

《包法利夫人》里面,艾玛曾说:“一段感情,如果已经够糟糕的了。她不相信换一个地方,还会是同一种结果。”

换个地方的确会有变化,变好或者变坏。而对于他们而言,前者几乎不可能。

4.

林徽因与陆小曼

两人在国外的生活,主要是靠徐父每个月寄来的支票,当时他们住在巴黎市中心,生活起居都得靠自己打理。

养尊处优的少奶奶张幼仪,主动做起了徐志摩的保姆一角。替他洗手做羹汤,甘为灶下婢,然而不论她做好吃与否,是生是熟,徐志摩都不发表任何意见。

千方百计的讨好,换来的沉默实在伤人,如果他告诉你哪里做得不好,至少还有个取悦的方向,最害怕的是他对你没有期望。

有一天徐志摩回来告诉她:“你赶快收拾一下,我们要搬到波士顿去,康桥大学接受我当特别生。”

康桥大学就是剑桥大学的前生,让张幼仪没有想到的是,这个地方将会成为她一生的噩梦。

到了波士顿之后,徐志摩开始主动向妻子报备行程:“我今天要去一趟理发店”。

张幼仪觉得十分奇怪,为什么要特地告诉她这个?

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徐志摩每天都会收到一封英文信,她虽然看不懂,但是女人的直觉提醒她——丈夫外面有人了。

正在这个时候,她发现自己怀孕,她天真的以为孩子能挽回丈夫的心,谁知道一心一意追求自己缪斯女神林徽因的他,根本就不想要这个孩子。

他冷冷地对妻子说:“把孩子打掉!”

张幼仪怯生生地回他:“我听说有人因为打胎死掉的。”

徐志摩毫不动容,咬牙切齿地说:“还有人因为坐火车死掉的,你看到人家就不坐火车了吗?”

尽管他绝情至此,张幼仪仍然对他抱有期待。她甚至以为现在西方国家打胎已经成了一种潮流,她愿意听徐志摩的话接受新的思想,想尽办法去打胎。

张幼仪不是不会生气,她是不敢生气,她怕自己怒气会直接葬送了这段摇摇欲坠的婚姻。

可是,徐志摩等不了了,他迫不及待要离婚,在遭到张幼仪的拒绝之后,他居然狠心抛弃身怀六甲的妻子,消失了。

冬天的波士顿,北风呼啸,大雪飘零,她一个语言不通的女人,独自守着狭小房间,那种无助与绝望,想必比夜幕下的哈尔滨,还要骇人。

她说:“我就像夏天用完的扇子,到了秋天就被人随手丢了。”

多少次的曲意承欢,多少次的委曲求全,多少次的长夜痛哭,她以为只要她做好自己,只要她对他一心一意,人心都是肉长的,没有捂不热的心。

可是她错了,大错特错,徐志摩从来没有爱过她,就更谈不上心疼她与她的孩子了。

绝望中她想到了死,可是一想到还在老家的大儿子,以及肚子的小生命,她只得咽下绝望的泪水,提笔写信给远在德国的二哥求救。

二哥让她去投奔法国的吴文导夫妇,张幼仪挺着大肚子又一次回到了巴黎。

从登上列车的那一刻起,她就决定要重新开始,她要看靠自己的双脚,在这个世界站稳。

此刻她已经不再是风光无限的少奶奶,而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单亲妈妈。

如果她再不做出改变,受苦的就不仅仅是她一个人,还有她未出生就被生父抛弃的孩子。

她首先跟着吴文导夫妇学习法语,并且进入教会学校读书。

到了柏林之后,她顺利产下了小儿子彼得,为了更好培养孩子,她进入裴斯塔洛齐学院攻读幼儿教育。

就在此时,消失8个月之久的徐志摩又出现了。

他可不是来求和的,也不是来关心妻子月孩子的,两人刚一落座,他拿出一张早就签好名的离婚协议书递了过来,让她签字,她毫不犹豫的同意了。

放过那个不爱她的男人,也是放过自己。

签好离婚协议后,徐志摩跟着她去医院看了小彼得,他“把脸贴在窗玻璃上,看得神魂颠倒。”

张幼仪说:“他始终没问我要怎么养他,他要怎么活下去。”


5.

                                       

张幼仪说,她的一生分为去德国前和去德国后。

去德国前,她什么都怕,去德国后,她一无所惧。

因为一无所有,才无所畏惧吧!

然而生命的考验,还不愿意止步,三年之后,小彼得死于腹膜炎。

张幼仪带着儿子的骨灰心灰意冷的回国了。

五年的异国生活,早已从一株备受嫌弃的雏菊,蜕变成了不畏风霜的铿锵玫瑰。

她先是在东吴大学教德语,后来在张嘉璈的支持下出任上海女子商业储蓄银行副总裁。

她并没有金融方面的经验,她就学徒做起,虚心请教。她将自己的办公桌放在最后面,整个办公室都一览无余,她永远是办公室里最早到最晚走的那个人。

这份勤勉,几年之后就得到了丰厚的回报,她在金融圈里过得风生水起,在她的领导下,这家银行走过来三十几年的风风雨雨,最后公私合营才宣告结束。

曾经,她心底最大的遗憾是没有接受良好的教育,不能像他爱恋的女子那样既渊博又俏皮。

如今,她立志为自己弥补这个遗憾。她聘请了一位中文老师,每天给她补习中文知识一小时。

此外,她还兼任云裳时装公司总经理。这是中国第一家新式服装公司,采用独特的立体剪裁法,改良了中式服装的样式,在上海滩风靡一时。

徐志摩第一次见她,就讥她为“乡下土包子”,她成立这家时装公司的本意,想必还是对此事耿耿于怀吧!

他不是嫌她土,嫌她俗气吗?那就让他看看,现在是谁引领了上海滩的潮流。

她后来感慨地说:“我要为离婚感谢徐志摩,若不是离婚,我可能永远都没有办法找到我自己,也没有办法成长。”

徐志摩则评价她:“一个有志气、有胆量的女子,这两年来进步不小,独立的步子站得稳,思想有通道。”

他的夸奖是不费吹飞之力的几行字,他永远不会知道为了这一天,张幼仪究竟付出了多少。

一个女人被男人抛弃并不可怕,如果能化悲愤为力量,人生其实就是在绝境中重生的。

有一天当她站在云巅之上,笑对过往,她也许会感激命运的“用心良苦”。

6.

晚年张幼仪

张幼仪,是一个灵魂有香气的女子,她让我感动的不仅仅是她的华丽转身,而是她自始至终都保持了一颗善良的心。

不论徐志摩曾经怎么伤害过她,在他囊中羞涩之际,她依旧给他寄钱,并且是以徐父的名义,绝不伤他自尊。

徐志摩飞机失事之后,陆小曼哭得死去活来,大恸之下根本无力操持丧事。是她冷静果断,替他料理了后事。

她一直赡养着徐志摩的父母,直到二老百年。

有一年大热的电视剧《回家的诱惑》中的女主角,在惨遭丈夫出轨,痛失爱子的情况下。从一个唯唯诺诺的主妇,逆袭成了商界女强人,由此展开了一场令人大呼过瘾的复仇战。

可是,当她令男主一家流落街头之后呢?她似乎并不开心,她甚至后悔,因为仇恨浪费了青春,错失了身边的爱人。

最后她选择与生活和解,与过去和解。

张幼仪故事与她何其相似!

仇恨从来不会增加生活的幸福感,而是拖着现在再为过去的痛苦买一次单。

真正的成长是不忘痛苦,却不沉溺其中。当你活成了最好的自己,对于那些伤害过你的人来说,已经是一记响亮的耳光了。

可她没有报复,她早已放下执念,不念过去,不畏将来!

7.

张幼仪与丈夫

晚年张幼仪谈到爱不爱徐志摩时,她答道:

“你晓得,我没办法回答这个问题。我对这个问题很迷惑,因为每个人总告诉我,我为徐志摩做了这么多事,我一定是爱他的。可是,我没办法说什么叫爱,我这辈子从没跟什么人说过‘我爱你’。如果照顾徐志摩和他家人叫做爱的话,那我大概是爱他的吧。在他一生当中遇到的几个人里面,说不定我最爱他。”

不知道徐志摩听到这番话,会作何感想?

那个他曾经最看不起,最鄙夷的女人,却在他英年早逝之后,默默的承担起了原本属于他的责任。

张幼仪,林徽因,陆小曼陪他度过了短暂的一生,她虽然不及林徽因睿智,也没有陆小曼的才情,但是她的豁达与善念,却足以让她毫不逊色。

每一个女人在被爱情狠狠伤过之后,总有一段妄自微薄过程,好像自己事事都不如别人,恨不得一夜之间脱胎换骨,力挽狂澜。

你根本不需要向一个不爱你的人证明什么,因为你根本证明不了什么!

并且,你一直都很好,只是没有遇到那个能欣赏你的人,你只需要做好自己,坚持本心,时间会给你想要的一切。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6,001评论 6 498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2,210评论 3 392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1,874评论 0 351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001评论 1 291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022评论 6 388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005评论 1 29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929评论 3 416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8,742评论 0 271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193评论 1 30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427评论 2 33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583评论 1 346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305评论 5 342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911评论 3 325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564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731评论 1 268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7,581评论 2 368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478评论 2 35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