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在很多的作品里,都是凶残、狡诈、贪婪的形象。有许多形容狼的成语:狼子野心、狼心狗肺、狼狈为奸等等,褒义词几乎不见,贬义词一堆。绝大部分人对狼的了解都是来自口耳相传,书本获得。但是以狼的天敌,人的视角写出的书我们看到的只有狼的凶残、贪婪的一面,并不能真实展现狼文化。
在一个小型拍卖会上偶然获得了李微漪的《让我陪你重返狼群》这本书,主要写作者为了让自己偶然救回的小狼能够重返狼群,不顾生死,陪着小狼寻找狼群的故事。书里的小狼格林让我看到了狼的柔情、义气的一面。
李微漪本是画家,因为陪着小狼格林重返狼群,在草原陪着格林几百个日日夜夜,用生命谱写了一人一狼的动人故事。
画家李微漪在若尔盖草原写生的时候,听当地牧民说起了才发生的一个狼的家族的悲壮故事,动了恻隐之心,历经艰难救下了一只濒临死亡的狼崽。她把狼崽带回城市里的家,起名叫格林。
随着格林的成长和它眼中对外界的向往,从小区庭院到楼顶天台,李微漪发现这些都不是格林应该待的地方,不能满足狼的需求。
曾经想要将它送往动物园,但是当她看到动物园狼区里的那只老狼,在玻璃“牢房”里疯狂转圈,冲击玻璃的时候,她的心疼了起来。她不要她的格林只是不死,她想让它有尊严的活着,她不想格林失去它应该有的野性、血性。
她从菜场屠宰区买来活鸡让它感知活的猎物、把它带到养獒场,放任它和獒斗争。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的站起,让格林的体格健壮起来,智慧也激发了出来。起初藏獒们斗智斗勇,后来和谐相处,最后生死与共。
一人一狼生活在冬天的大草原上,断水断粮的生存危机时刻围绕他们。格林能够找到狼群生存下去么?这是一只萦绕在李微漪心头的念头。
这本书是作者亲身经历的真实事件,和狼日夜相处,可以说是耳鬓厮磨。阅读起来,就像是一个妈妈记录自己孩子的成长故事一样。尽管有很多的文子写了格林的调皮、破坏,但是从文字里感觉不到愤怒、生气。能感觉到的只有字里行间忍不住冒出的热气腾腾的欣喜,每一个对格林的新发现,都让作者欣喜不已。是的,就是欣喜,我想了半天,只有这个词能表达,就像每一个家长对于自己孩子的点滴记录、点滴发现,每一丝成长变化都充满欣慰和惊喜。
李微漪以女性特有的视角和细腻温柔的笔触相结合,把狼的特性真实描画出来。让读者从本书中能更真实的了解狼的特性。狼在一个月左右的智商比一两岁的孩子要高,狼的生长速度极快。这和它们天生的基因分不开。
狼是群居动物,当格林被放在獒场里,和獒产生感情后,它的群体意识开始复苏,有着集体意识,家族意识了。当它看到黑虎、皇帝、森格它们为了它和暴龙一伙战斗时,它因为被关在笼子里不能参战,和李微漪生气,日夜守在受伤的黑虎那里,帮它舔伤守护。在这里,狼和獒可谓不打不相识,传说中的“龙狗”和“天狗”仿佛又成为了一起并肩作战的好兄弟。
这本书带给人感动的不仅仅是李微漪和格林之间的纸短情长的人狼情。还有作者对生命的思考、对人与自然的思考、对生态平衡的思考,更有着对狼文化的探索。城市里高楼林立,宽阔的楼顶平台荒凉无比;冬天辽阔的草原上也荒凉无比。但是草原的荒凉里透露着生命的迹象,楼顶的荒凉却只有荒芜。人类的扩张速度已经严重破坏了自然界的平衡,前几天还看到的狼洞,现在已然不在,周边已经成为了牧民的养殖场。
狼和人一样具有智慧,只不过在胜者为王,败者为寇的情形下,狼的智慧一般都被描写成狡诈。在李微漪带着格林寻找狼群的过程中,格林的家族发现了她们,并没有攻击她们,只是一路尾随跟踪,跟踪的目的有二:一是观察天敌人类带着格林来寻找它们的动机,是想要诱捕它们还是真心帮助格林;二是观察格林是否还有它们狼族的狼性,以便作出是否接纳的决定。
这是狼和人的区别,如果有狼孩回到人类,面对的可能是各种专家的观察,仪器的检查,也可能是软禁。但是被人养大的狼想要回到族群,只需要证实是否能够狩猎养活自己就可以了。
人类在进步,世界在觉醒。满世界的政客、媒体都在谈人道,可是鲜少有人谈到狼道。难道人类的进步一定要用扩张来说明么?狼和各种荒野猛兽的生存空间就该被无限挤压么?我们走得太快了,是否应该停下脚步来思考一下大自然的法则了。
无论什么动物,都有自己生活的方式。对他们最深厚的爱应该是让它们做回自己,而不是以爱的名义囚禁;让它们过上有尊严的、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人类强加给它们的滑稽可笑的华美外衣和豪华的“囚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