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难啃的名言警句,一段辛苦平淡的寂静时光。写作路上,我们彼此依托前行。
“学莫贵乎自得,非在外也,所以自得,不能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行者,其得易失。然而学者有无思无虑而得者,何也?曰:以无思无虑而得者,乃所以深思而得之也。以无思无虑为不思而自以为得者,未之有也。——(宋)程颢、程颐《河南程氏遗书卷二十五·伊川先生语十一》”
译文:学习的目的难能可贵在“得”,不深思就不会领悟到“道”得境界,不是经过深思熟虑所得到的,最终都会轻易失去。然而学习的人总有不用思考就有所得,这是什么原因呢?所谓不用思虑便有所得,总是在经过长期的积累后所得,并非看起来那么的无思无虑。所以认为不用思考就会有所得,是从来没有过的。
上述这段文字,我们可以看出,在学习的过程中,须心有所得,才能形成强大的积累,取之不尽,用之不完。
很多时候我们艳羡别人出口成章,下笔成文。无外乎是将一个问题加深到了极致,而自己对于这个问题的看法达到了“道”的境界。
现如今很多人都认为唯有多看书,多学习技能,方能立世。因为如今的社会变化之快,多的技能方能在任何时候有所作为。然而事实上真的是这样吗?
多的技能的确能给你带来基本的生存,但是更深的思考给你带来的是创造。
在逻辑思维每天早晨都会有60秒的语音,四月十二号提到的关键词是“认知”,说到“认知”并非是单纯的知识,而是思维和行动的结合。文章是由猎豹CEO付盛写的,其中人的四种状态,让我感触颇深,这对于写作同样是一种思考。
图片来自于逻辑思维“认知”原文
以下对于四种状态的解释(引用于“认知”原文):
(1)不知道自己不知道:以为自己什么都知道,自以为是的认知状态;
(2)知道自己不知道:有敬畏之心,开始空杯心态,准备丰富自己的认知;
(3)知道自己知道:抓住了事情的规律,提升了自己的认知;
(4)不知道自己知道:永远保持空杯心态,是认知的最高境界。
我们很多人都处于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状态,这个事情我好像知道一点,但真的下笔去写的时候,你又发现写不出什么。
我就经常会有这样的情况,这个话题好像不错,关于这类东西我之前也看过同类的书,但是写着写着就发现,好像不是这样的,书中的例子也很模糊,完全运用不出来。
所以“认知”的四种状态,同样是我们在写作思考上与优秀作者存在的差距。想要缩短差距,需要的就是通过思考认识自己,认识你看的每一本书,认识书中作者带给你的价值,而有所得。
大多数时候,我们的写作技巧,已经框架知识都是可以复制的。所以很多时候同一篇文章,你可能没有别人写的好。差距不在技巧,而在于对事件本身的思考和认知。
我最开始写作的时候,请教过很多人关于写作的技巧和方法,并且在我的文章里多次尝试运用,最后我觉得自己掌握了方法。可是文章依然还是相差甚远,究其原因,不过是思考的深度达不到,以及自我的认知不到。
这些看似我们已经掌握的技巧和方法,其实并没有完全转化为自己所得。所有的技巧以及方法都只是配合我们自己的思考,但大多数时候我们都会认为是别人的技巧更好。
在我谈写作母亲与花征文的时候,我写的是油菜花,后来才发现很多人油菜花,写的比我好。我多遍的看过他们的文章,文章深度并非浅显的日常,而是透过事件背后的真实,显示母爱的纯真,美好。
所以大多数时候,我们不知道写什么?一般的回答都是积累不够,而我认为是深度不够。简书大多的优秀作者,都会特定一种类型来写,比如田宝只写写作类型的,他给自己列举的标题全部都是由浅而深的一点点过度,所以对于写作技巧他高出于我们很多。
再比如短篇小说的凉子姑娘,她专注的类型就是短篇小说。我翻看过她前面的文章,只有开始的时候有少数几篇不是,后面的几乎都是纯一色的小说。而且背景大多都是六十十年代,甚至更早的民国。从文章的语言上来看,她甚至研究过民国时期上海说话的口吻风格。
有时候我会在想,我也写过写作技巧类文章,怎么都上不去首页?我也对于六七十年代的背景很感兴趣,甚至民国,可我就是写不出来人家那种感觉?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不够深入,而他们则属于精通。他们只了解这一类型,看的多了,了解问题多了,自然而然这一类型上,他们的积累要高出于我们很多。
在简书作者一笑作春风的《当读书慢成艺术,你才能写出纯净有声的文字》一文里,列举了一个人只看《论语》和《人间词语》,但是写出的东西却仍然动人心魄。作者提到的是慢读精读,不是刻意追求多读而读。
我本人认为一笑作春风所说到的慢读精读,就是思考和行动的过程。而这个过程,是没有捷径可寻的,你能做的就是实实在在的努力。
博览群书纵然是不错的,但是需要建立在你都能有所得的情况下,哪怕你只学会了一个词。从这个词的来历,典故,以及词意,或不同场合,不同的文章类型,该怎样使用等等。了解这些我相信这个词,你不会忘记的,当你写某一篇文章的时候,自然而然就出现在你的笔下。
思考而有所获,学有所得。方能不断积淀我们的知识,从而达到下笔成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