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条读书避坑指南

给大家分享五条简单的避坑指南吧。

1.书的译本很重要,不要光惦记书名却不关心译者,比如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从傅雷开始,国内有21名译者的译本,这该怎么选?不是别人说好就好,也不是随大流,最好的办法是挑口碑好的译本对比着读读样章,适合自己才最重要。

2.看书之前关注流派,各国都有文学史,历史上不但主义、流派繁多,甚至有些流派针锋相对,有些是扬弃发展。比如日本近代文学就有白桦派、耽美派、新思潮派、新感觉派,以及无赖派,翻书之前要做好你面对的是哪一流派作品的心理准备。把大脑当成电脑内存,不同流派的作品放在不同的磁盘里,心里要收纳好,才能兼容,别都往“C盘”装,更别把观点混搭,相互冲突,不做归纳的一通乱读很有可能会让大脑死机。

3.读书方法找适合自己的。有的人羡慕别人读书快,想学跳读;然后跳是会跳了,内容却没记住。注意——阅读速度是练出来的,读的越多自然读的越快,光练读书方法也要考虑循序渐进,慢慢生效,不要盲目求快。

剩下两条是关于买书方面的

4.你要先了解这个作家再去了解他的作品,这也是我做视频的目的,以前吃了很多不了解作家生平事迹就去看书的亏,以至于有些情节和内容直到了解了作家生平事迹后才恍然大悟,我也常常发出“原来如此”的感慨。经历这么多事情之后,我得出的结论是买书之前先研究研究这个作家的事迹你感不感兴趣,如果对这个人感兴趣,自然会爱屋及乌,书读起来也更快。

5.记住“万变不离其宗”,所有的故事都是能找到原型和出处的,最深的源头无非就是宗教神话、民间传说,要不就是社会案件、个人体验。往往很多故事都是在过去经典作品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要看书就沿着这条思路去看,把某一主题、类型的作品比较起来看,不要漫无目的、毫无章法的拿起来就看,要找其中的“强关联”。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谷崎润一郎、川端康成的书都很好,单论值不值得买,两个作家都是日本美学各自领域的代表,肯定值得买。可是你没有从他们的书里找到很强的关联性,那就没办法对比了。我之前看书的模式就是这样,反正有名气、有人推荐我就拿来看,很久之后才意识到这是一种笨方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