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家垛2:何姓家藏契书论

亲近家乡,收获历史。

张家垛何秋根家中珍藏着九份旧契书,分别为为乾隆二十一年(1756)立绝卖房契、乾隆四十八年(1783)卖田契、道光十七年(1837)换田契,道光二十一年(1841)卖田契、光绪十九年(1893)卖基地契、光绪三十三年(1907)卖垛田契、民国四年(1915)卖基地草房契、1951年土地房产所有证、1953年抵押田契。现依契纸誊录如下(文书标题、标点系后加,括符内容系订正或注释):

契1:乾隆二十一年张仲远合子孙绝卖房契

立绝卖文契人张仲远合孙青万贯保万盛三子六子七子九子。今将祖遗承分瓦房陆间、草房玖间,在上尖。栈椷板、短格、雨榻、堂门、房门、大门、店门共叁合(拾)零壹㮼。院墙、腰墙、二天井、外厕坑壹个,在上基地,壹亩。其地房座落庄中,东南西止官巷界,北止张应万宁选二人界,其地北内有小巷出东道通行,往来不碍阻。四止明白,宽窄在内。情愿立契出卖与:

何子桌/宽立名下,在上子孙永远居住为业。凭得中牙议作当年时值卖价纹银贰拾玖两整。外有天平小契、折席画字、引领亲房原业拔根,各项一应使费纹银陆两整(大字)。其银地房当日契下两交明白,并无分文悬欠。亦无准折等情。其地钱粮照契过割办纳。倘有违碍,争竞俱系中人理直,与承业人无关。此系两愿,非逼勒成交,今欲有凭立此绝卖文契永远存照。

乾隆二十一年(丙子年1756,距今266年)四月二十八日。立绝卖文契人张仲远

仝孙 张万青、张贯保、张盛万、张三子、张六子、张七子、张九子

亲房 张迁兆、张应万

原业 张西周、张纯一、张视明

中人 张乔凌、张荆山、张秀文、张伯盛、张豹文、张方来

(以上立契人亲房原业中人名字下画押皆为十字押)

卖契左上角注正契,何子桌/宽二人合执。经帐足领与契,相仝不必再列

                                        2022.6.25lxd录

契2:乾隆四十八年徐东鲁绝卖田契

立绝卖田文契人徐东鲁。今将祖遗陆垛四亩,计田弍坵。随田垎岸具田座落本庄直北,西北南三至河中湔,东至徐世癸界。四至明白,宽窄在内。情愿立契出绝卖与:

何宽立名下,在上子孙永远耕种为业。现得中牙认作平时卖价制钞贰拾肆千文整(大字)。外异(议)各项一应使费大钞陆千文足。立日契下钞契两交清楚,并无分义掛(挂)欠。其田粮税照契过割办纳,倘有违碍交差俱系出笔人理直,与执业人无干。此系两相情愿,并非逼勒成交。自承之后各无返悔,再无异言。今欲有凭,立此绝卖田文契存照。

乾隆四十八年十二月____日立绝卖田文契人徐东鲁(花押)

亲房人徐天闻(花押)

          徐天爵(花押)

          徐世癸(花押)

亲房人徐世有(十)

          徐林山(十)

原业人张紫兰(十)

          张寿有(花押)

中人 张戴玉(花押)

出牙 张永茂(花押)

中人 张兆立(十)

左上角注:正契。中间空白处注:子孙永远存执

                                          2022.7.2lxd录

契3:道光十七年张士乔换田契

立戗换田文契人张士乔。今将续置水陆熟田捌亩,计田数坵,随田垎岸座落本庄直北,东北二止王姓界,东南二止河中流,西南有单坟壹冢,倚坟耕种不得再葬。其田上下水路,人牛进出照旧无阻。四止明白,宽窄在内。情愿立契戗换与:

何有龙名下,在上子孙永远耕种为业。凭得中牙议作当年上找钱拾柒仟陆伯文足(大字)。契外又议亲房原业折席画字一应使费制大钱肆千肆伯文足。其钱契当两交明白,并无分文掛欠。其田粮税照契过割入册办纳,倘有违碍交差,俱系出笔人理值,与承业无涉,此系两愿各无返(悔)。今欲有凭立此戗换存照。

道光十七年八月__日立戗换田文契人张士乔(花押)

亲房 张士元(十)

            士富(十)

            斈才(十)

原业 王姓(十)

原中 徐灼元(花押)

中人 何起龙(十)

张习正(花押)

中牙 张恒顺(花押)

        张聚源(花押)

注左上角空白处写:子孙永远存执

契4:道光二十一年张唐氏绝卖田契

立绝卖田文契人张唐氏,今将续置水陆熟田捌亩计田一坵随田垎岸,座落本庄东北顾家围内,东南二至河中流,西至牛坼并河中流,北至张桐界。其田东南垎有单坟一冢,倚坟耕种,不得再葬。四至阳白,宽窄在内,情愿立契出卖与:

何友龙名下,在上子女永远耕种为业,凭得中牙议作当年时值卖价大钱拾玖千贰伯文足(大字)。契外又议亲房原业折席画字一应使费大钱肆千八佰文足。当日两交清楚,并无分文掛。其田粮税照契过割入册办纳,倘有违碍交差,系出笔人理直,与承业人无涉,自成之后各无返悔。今欲有凭立此卖田文契,子孙永远兴旺存照。

道光二十一年(1841)三月日。立绝卖田文契人 张唐氏

亲房 张竹贤、竹亭、学文、学奎、锦云、学桂、学贤、世基、竹田、张发。

原业 何仁

原中 张乾太、何玉

中人 张仪、张焕

土牙 张聚源。

契5:光绪十九年何沂绝卖基地契

立绝卖基地文契人何沂。今将祖遗承分西边基地贰分整,西半块其地北止何高俊滴水界,南止何云滴水界,东止承业滴水,西止官巷。其地西院墙共南院墙地砖一应不动,人牛进出照古通行无阻,四止明白,宽窄在内,情愿立契出与:

何涟名下,在上子孙永乐安居为业,凭得中牙议作当年时值制钱拾贰仟,又议小契新房原业折席押字,一应使费制钱肆仟文足(大字)。当日钱契两交,并无分文欠掛。其地粮税照契过割入册办纳。倘有违碍交差,俱系出笔人理直,与承业人无干,自成之后各无返悔。今欲有凭,立此绝卖基地文契存照。

光绪十九年(1893)四月二十日。立绝卖基地文契人何沂(十)

亲房 何云(十)

        何高梯(十)

        何桂馨(十)

亲房 何高俊(十)

        何进乐(十)

亲房 何进贤(十)

        何春林(十)

原业人张孙氏(十)

原中 张天庆(十)

        张正家(十)

牙中 张士云(十)

牙行 张公兴(十)

        张隆兴(花押)

契文左上角空白处注:安居存执。

契6:光绪三十三年何桂香绝卖垛田契

立绝卖垛田文契人何桂香。今将自己祖遗承分水陆垛熟田三亩整,计田一坵,随田垎岸,座落本庄西北皂家垛,其田东止张天庆合(垎)岸中界,南止河中流,西止河中流,北至河中流。此田上有单葬祖茔七冢,无盤无路。外又有单坟一冢,总语皆绕坟耕种,不得再葬。四止明白,宽窄在内,人牛走路,车口照古通行无阻,情愿请中说合,立契绝卖与:

何桂琴名下,在上子孙永远耕种为业,凭得中牙,估作本年时值卖价制纹银捌两(大字),契外小契亲房原业折席押字,各项使费制纹银一两伍钱整。当日银契两交,并无分文毫厘欠掛,其田粮税照上首契过割更名在册输纳。此田未卖之先,俱以尽过原业,既卖之后,亦非中牙勒逼成交,并非私债折准等情,其系两下情愿。自卖之后,两无返悔,均无异言,今有凭立契存照。

光绪三十三年(1907)七月二十六日。立绝卖垛田文契人何桂香(十)

亲房 何桂林

        何桂星(十)

        何桂荣(十)

亲房 何桂艮(十)

原业 徐广珍(十)

原中 张鹤树(十)

        张曙菴(十)

        张郁哉(十)

原中 张勿厓(花押)

土牙 张复盛(花押)

        张士藻(押)

左上角空白处注:正契、子孙永远存执。

契7:民国四年何桂香绝卖基地草房契

立绝卖基地草房文契何桂香。今将承分祖遗草房二间、猪圈一个、东圊一个,计地五分整。此屋随房装修,排梁两把、架梁一把、桁条五根,门㮼雨橽上盖杗箔,寸草寸木周围墙壁只砖块土一概不动,东止山墙外滴水界,并何朝忠滴水界,西南二止官路界,北止承业人界。四止明白,宽窄在内,进出粮车人牛走路,照古通行,往来无阻。邀中说合,情愿立契绝卖与:

何桂琴名下,在上安居子孙永远,当凭中牙估作当年时值制纹钱拾捌两整。契外又议小契亲房原业拆(折)席画字一应使费制纹银捌两整。此地粮照上首完纳入册,当日银契两交,并无掛欠。未卖之先尽过亲房原业,既卖之后亦非私债勒逼成交,此系两下情愿,倘有违碍交差,俱系出笔理楚,与承无涉,各无追悔,今欲有凭,立此契旺存。

民国四年(1915)_月_日。立绝卖基地草房文契人何桂香(十)

亲房 何桂林

中人 何桂华(十)

中人 周嘉玉(押)

        张鹤书(十)

        张子元(十)

        张天发(十)

中人 张文发(押)

        张希咏(十)

土牙 张立成(押)

左上角空白外注:正契,子孙永远存执。

                                      2022.10.20lxd录

契8:土地房产所有证(原表格式)

江苏省(苏北)土地房产所有证 东郭字第贰贰玖号

东台县(市)廉贻区郭顾乡张介西村居民何朝淦男三女三口,依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第二十七条“保护农民已得土地所有权”之规定,确定本户全家/本人所有土地共计可耕地贰块柒亩_分_厘_毫,非耕地_块_亩_分_厘_毫。房产共计房屋陆间,地基叁块_亩四分三厘_毫。均作为本户全家/本人私有产业有耕种居住典买转让赠与等完全自由,任何人不得侵犯。特给此证。

                          副县(市)长 徐植(印)

计开

土地:

座落:大圩子;种类:水陆田;亩数:伍亩;四至:东至增恰,南至正敖,西至河中,北至庄前。

座落:潘家圩;种类:垛田;亩数:贰亩;四至:东至朝伦,南至河中,西、北至河中。

房屋:

座落:村中;种类:草屋;间数:叁间;地基亩数:1.9(厘);东至良元,南至官巷,西至官巷,北至朝井。地基长宽尺寸_,附属物_,备考_。

座落:村中;种类:草屋;间数:叁间;地基亩数:贰分肆(厘);东至家桂,南至家旺,西至家珠,北至陶姓。地基长宽尺寸_,附属物:骡磨在内,备考_。

公历一九五零十二月十五日      发(日期上盖东台县人民政府印)

右框侧骑缝:_字第_号。(斜盖县印,号数裁半不清)

                                          2022.7.2lxd录

契九:1953年僧循静抵押田文约

立抵押田文约人僧循静。今将自己祖遗世传水陆熟田贰亩伍分,计田一坵,座落本庄大庙后面西半段。其田四址照旧不叙,惟有东址张增如新岸中界,至于人牛走路车口水漕,照古通行无阻。情因手袖拮据,自愿请得公证人等说合,立抵押与:

何朝淦名下,自行种收为业。当日凭得在券人等,议作当年时值抵押归稻壹仟肆百市斤整,当日稻契两交明白,并无半粒欠掛,其田抵去期限伍年为满,自壹玖伍四年春季起至一九五八年秋季止。此田外有每年完纳行租,春季市秤大麦柒斗五升,秋季亦完市秤归稻柒斗五升以抵。每年农业税之需归出笔人完纳,与承租人无涉,倘有年岁不测以及水滂旱伤者,政府准予此田免收农税者,此粮一粒不缴。自押之后头二三年取赎者照认行利;三四年取赎者酒资照贴;期满仍将原押之粮取赎,不折不扣。此成一节,两相情愿,各无异言返悔。恐口无凭,立此抵押,丰收兴旺,文契发达存照。

公元一九五三年农历十一月初一日立抵押田文约人僧循静(押)

          僧松泉(押)

中证人张增喜(十)

          张增太(十)

证明人何朝元(十)

          张庭举(十)

          许宝福(十)

          张增福(十)

          张良元(十)

          徐步良(十)

          徐家荣(十)

代笔    王野云(画押)

左上角空白处注:何朝淦名下存执

                                      2020.10.20lxd录

九份契文中,除1950年土地房产所有证用纸为机制纸外,其余皆为传统纸张。前三张清代地契用纸疑为白绵纸,高宽尺寸均为57×45cm,惟乾隆二十一年张仲远合子孙绝卖房契为正契,即红(赤)契。契文日期部位钤正印,文中契价纹钱部位盖斜印,经分辨印文为满汉篆文“兴化县印”。按《清史稿》文武官印信关防条记载:“各县铜印,直纽,方二寸一分,厚四分四厘”,实测印迹尺寸为6.8x6.8cm,为兴化县县堂正印。另两张为白契,又称草契,无官方印戳。这三张契,纸色洁白, 表面柔软光泽,无明显纹路,背面稍粗糙,局部泛黄退色;纸面少量蛀洞,展开折皱处皆有不同程度的破裂、卷边,文字清晰,无明显洇墨现象。道光二十一年契用纸为宣纸,尺寸同上,稍薄于前三契,纸质地绵韧,软而不脆,帘纹明显。后四张地契(契5、6、7、9)亦为白契,皆疑粗竹纸,色深黄。字面完好,无洇墨。质地粗糙,坚韧,较厚重,弹之有声,撕边有毛边,非草纸之柔輭。尺寸:光绪19年契高47×宽41.5cm;光绪33年46.2×41.3 cm;民国4年45.5×40.5 cm;1953年42×37.2 cm。有关粗纸用于民间文书东台(兴东两县毗邻)习俗,灶民滨海而居,订婚礼节简单,女家送庚帖,倩人用粗纸缮写,外用红纸包裹送至男家,谓为八字草帖,如男女命宫相合便以此为结婚之券。有趣的是这八份手写契书,皆非官契纸,无契尾。所谓契尾,即纳税后,在田房文契后尾所粘的官给凭票。作为乾隆二十一年正契,未见投税后契尾粘单,或因年代久远脱开散失,但订口骑缝处未见钤印。

根据何秋根对家族史介绍:乾隆二十一年契为张垛庄何姓先人从泰兴黄桥迁入置房所定契约,其老祖姑苏阊门,至他二十代。相对若干年后的七份白契,此契戳盖官章,表明何氏先人何子卓何宽立携家带口作为外乡人新迁入张垛,在过割房产立字为据时的谨慎,特别注重交易的不动产权所属。由官府钤印过的契书,具备完全的法律效力。这份由卖方立契,其内容除对所交割的房屋买卖人姓名、坐落、建筑数量、四至邻里、过割价格,以及家具、门扇、腰墙等附属财物均作出详细说明,同时为达成契约对买方给付第三人的报酬也作了如实记录,即卖方亲房、原业、中人与牙人(居于买卖双方之间,从中撮合,以获取佣金的人)和出笔胥吏等参于其中的协助订约费用,如该契:“外有天平小契折席画字引领亲房原业拔根各项一应使费纹银陆两”;契3:“契外又议亲房原业折席画字一应使费制大钱肆千肆伯文”等。当然有限的报酬并不是表明第三人为交易搭成所应受到的花红惠利,而是防止因产权变动引发卖主亲邻、原业人等对协议干扰,以及利用民间中人所具备的公正或权威的身份特点为契约履行作出信用担保——诚如文比如契1中言“其地钱粮照契过割办纳,倘有违碍争竞俱系中人理直与承业人无关”。其中其地钱粮照契过割办纳,似为本地区地契习惯用语,囊括了房契与田契在纳税过户承粮上的程式差别,相对卖房立契务税,卖买田亩还需在税粮、地粮银完纳的基础上,才能输钱印契,推收过割,获得产权,同时也避免了原业产去税存弊端。按“乾隆元年覆准民间置买田地房产投税仍照旧例;行使契尾,由布政使司编给各属黏连民契之后,印给发每奏销时将用过契尾数目申报藩司考复。”即恢复顺治四年覆准凡买田地房屋必用契尾每两输银三分有奇,契价银一两,完税正银三分,耗银(附加费)三厘,合计3.3%的纳税额,废除雍正五年契纸契根之法和七年增征一分充用科场经费的纳税定例。按契1中契价29两算,何子卓、何宽立父子需纳卖房契税0.87两,再加耗银0.087两,外加画字拔根6两,共花费纹银35.957两,才能过户入册成为法律认可的承业人。以康熙四年编给刊定来看:兴化知县每年45两俸金外加心红纸油烛银20两补贴,其下门子、隶皂、民壮、灯夫、禁卒、轿伞扇夫、库子、斗级等差役每年工食银仅6两,何氏过房费用在当时仍然是一笔价格不菲的开支,相当于其县正堂六七个月的收入(雍正以后实施的养廉银除外),隶皂等六年的工薪积累。此外,该契同比四十八年契、道光十七年契、道光二十一年契,除了卖买内容、契约者、纳税、第三人等人员变换,其它行文几无差别。正楷,字迹清隽,文词趋于窠臼。并且契价纹银数量的书写均较其他部位的文字粗黑,例如契1中当年时值卖价“纹银贰拾玖两”,别具一格,也从另一侧面说明当时契书格式在本地区的成熟。这种极富技术性的操作,或意在放大买主产权获得的正当性,又有方便官方契税计算需要。由于清代田房契基本通行“民写官验”的形式,及由买卖双方自主商榷,书写白契,后经官府验核同意,加盖官印,收取契税,变成“红契”。所以无论经办者是官员与胥吏,对立契内容不作过多干涉,办证者也更重视书写的规范性、田赋完纳、起推入册和征收契税结算的准确,以加大加粗字体的写法突显出所需纳税的契价部分,使之一目了然。究其则例来源,从《钦定大清会典则例》中清代田房税契政策来看:“(乾隆)十四年议准,嗣后布政使司颁发给民契尾格式,编列号数。前半幅照常细书业户等姓名买卖田房数目,价银税银若干。后半幅于空白处豫司印。将契价契银数目大字填写印之处。令业户看明,当面骑字截开,前幅给业户收执,后幅同季册汇送藩司查复。其从前州县布政使司备查契尾应行停止。”包括光绪十九年契、三十三年契,将原本规定契尾上的契价大字填写,连续变通在契纸上的何氏家藏文契细节,成了有别于同期其它地区契书的特殊之处。对照安徽师范大学馆藏《安徽文书》(2009,周向华)中所遴选的一百六十五份明清卖契(不含典契、租约、字据等),其中契价数目大字填写分明的,笔者统计为十例,编号:012、062、077、116、117、162、、195、215、220、242,约占比6%,且生成年代呈不连续状,除了116、117和220、242同为隆庆年与顺治年,大体可以推定田房契上契价数目大字只是代书者个人书写习惯,明清季并无明确则例规定。有关公文类正楷行文及银两数目大字书写应用溯源,参考李元弼《作邑自箴.写状钞书铺户约束》“凡应系状钞之类并要真楷书写,将给去木龊子分明印于年月前,其状内干钱谷数目并鬪打月日并作大字”,至少可推至北宋时期,此书成于政和丁酉年(1117)。又公文数目大写推溯,清何圣生《檐醉杂记》“官文书用壹、贰、参、肆等字谓之大写。据陆容《菽园杂记》谓始于明初刑部尚书开济然。宋程大昌《演繁露》已详言之。”《演繁露.十数改用多画字》:“古书一为弌二为弍三为弎盖以弋为母,而一二三随数附合以成其字,特不知单书一画为一单书二画三画为二为三起自何时。今官府文书凡其记数皆取声同而防画多者改用之,于是壹贰叁肆之类本皆非数,直是取同声之字,借以为用贵防画多不可改换为奸耳。”此书刊于嘉定庚辰年(1220)。关于数字大小字通用,古人多作通考,明张自烈《正字通》(书约成于祟祯时期)“秦法,凡数目字文单者,取茂密字易之。一作壹,二作贰是也。”宋代洪迈《容斋五笔.一二三与壹贰叁》“同古书及汉人用字,如一之与壹,二之与贰,三之与叁,其义皆同。鸤鸠序:刺不壹也。而正文其仪一兮。”即《毛诗序》云:“《鸤鸠》,刺不一也。在位无君子,用心之不一也。”《诗序》作者毛苌,汉初人。且更多资料显示数字大小写通用可推至春秋战国时期,与上文出现的官文书概念一致,本文不作详察。比如民间契约、地券等被称为“私文书”,多数研究指向合乎现代私文书证定义,但作为特殊文书对象,诸论述缺乏其因税务、诉讼等原委在官府密切往来中,由官方所制定的契书并与之形成样本之间的备查。对于契银数目上钤斜印明文要求,参见清《门务摘要》*“凡税契年月上用正印。契尾及银数上用正印。及业户契上银数用斜印。粘单处用斜印。”相对于前四份契书行文润笔熟稔度,后四份白契略显生疏,比如契6:光绪三十三年何桂香绝卖垛田契中“合”岸为前文垎岸误笔、立契时间“月”字旁缀;以及字体粗拙、契纸尺寸不规范与裁边毛糙等情来理论,这四份文契应出自民间代笔、中牙之手,事实上契9:1953年僧循静抵押田文约落款,也列出代笔者姓氏。即使某些书写特征也竭力按要求临摹,比如两件光绪年契中的契价、使费大字。但单从纸质尺寸厚度、书写规范方面来辨析,前三份(契1、2、3)清代契,特别是乾隆二十一年赤契是否为输税赴官时该县书史利用公务执笔,还是其私相授受,暂时还无从考订。可以确定的是,代笔(又称代书、代书人等契书撰写者)并非传统立契第三人签押要项,至少在何姓家藏六份清代契书上未能体现,相对民间代笔,不排除其与中牙人等之间的身份交叉。

察考代笔人书名,参见政和元年(1111)九月户部言:“欲诸田宅契投税者,即时当官注籍给凭由付钱主。限三日勘会业主、邻人、牙保写契人书字,圆备无交加。以所典卖顷亩、田色、间架,勘验元业税租、免役钱,纽定应割税租分数,令均平取推,收状入案,当日于部内对注开收。”并于绍兴十年(1140)正式纳入申明:将不依格式并无牙保写契人书字,并作违法断罪,不许执用。后者参考绍兴三十一年(1161)六月二十二日户部员外郎马骐奏请。代笔人签押条法,同见该奏户部看详:“旧来臣寮申请,乞今后人户典卖田产,若契内不开顷亩、间枯、四邻所至、税租役钱,立契业主、邻人、牙保、写契人书字,并依违法典卖田宅断罪。难以革绝,交易不明,致生词讼之弊;不对批凿砧基簿,难以杜绝减落税钱及产去税存之弊。缘村民多是不晓法式,欲今后除契要不如式不系违法外,若无牙保写契人亲书押字,而不曾经官司投印者,并作违法,不许执用。已经投印者,止科不应为之罪。所有对行批凿砧基簿事,合依原降指挥施行。不曾批凿已经投印者,令再行批凿。”从之。清本《宋会要.民产杂录》。但此类申条法在宋初《刑统.典卖指当论竞物业》(963)等律例中未有体现。作为对宋刑律补充,代笔人书名签押条法也未能为后代诸典承袭,如元典《大元通制》、《至元条格》以及其时日用文本《新编事文类要启札青钱.公私必用》(元泰定元年,1324)事产诸契式中均未有所要求。

有关何子桌和何宽立两者关系,何秋根老人没有给出答案,只是说家谱失传已久。按契1中绝卖者诸多上下身份并存给出,大致推定两人应为父子关系。绝卖者和买方人员采用血亲联名表达,使得契书在明晰产权过割两交同时,也为承业者后人继承权提供了凭证担保,避免因人生地疏造成财产纠葛,而最大化列入卖买方上下人与第三人人群共19人,其中立契人(卖方家长及子孙)联名8人,确保所持产权在当地族群团体面前的长久安全。这也是何氏家藏首契上的买方人员设置数量与另外五张清代契书的细微区别。

在清中期张垛,表现在契1上,从立契人张仲远仝长子子孙青万贯保万盛以及其三子六子七子九子;亲族张应万张宁选;原业张西周张纯一张视明;中人张乔凌张荆山张秀文张伯盛张豹文张方来等皆为张姓族人,宗族力量略见一斑。清律“祖父母父母在者子孙不许分财异居,其父母许令分析者听”,根据立契人员名单,推论张仲远子孙虽多,彼时并未分家析产。面对长次等子离世,率众子孙,以不可赎回的立绝契书形式将祖产盘卖,个中隐情难以言明。基于契约中原业(人)即上手业主概念出现,可以界定时彼时张垛,宗族内部间房田买卖析分频繁。张所售房屋部分,也并非其支系原始祖遗,应该成为解释如今这块位于村东砖桥处的资产甘心绝卖的伦理原因。此观点同样展现在后几份白契中,同一块土地的屡次流转,使得“绳其祖武”、“克传弓治”传统守业思想淡化。但盖有官章的契书,却从法律上保证了地方组员对何氏父子新加入身份认同、担保与所持财产肯定,这与目前拆巨资异地购房获得当地优质资源与权利类似。近百年的曲折,财富以全胜的姿态回归社会,并以几何级数般的扩张、摧毁与覆盖。另外从此例中张仲远子孙曾经根深叶茂的繁衍状态,来洞悉康熙五十年“永不加赋”政策下海僻之壤发生的人口变化。《咸丰兴化县志》记载,顺治十四年兴化县32998丁。受雍正六年摊丁入亩施行和乾隆三十七年停止编审虚词的影响,县志对康雍乾三朝数据不载,后续数据为嘉庆元年305005丁。按其间139年来人口数量近似十倍增长,大体可以推敲出乾隆二十一年兴化人口值应处于这波形峰的某个峰值点,张垛置身其中。增量的劳动人口激发产业分工,自然经济趋于繁荣。运用地图打点计算,原庄中建筑面积达60亩,约4万平米,传统农居聚集,巷道纵横。以张氏店面房所处地势为例:“其地房座落庄中,东南西止官巷界,北止张应万宁选二人界,其地北内有小巷出东道通行”。其四至地形至今变化无几,院落仍以旧巷道为界线。斗转星移,原产业拆分为多家,部分地基又出让外姓,比如张良元处。此地界实测约1亩,面积6百多平米,符合契书中基地壹亩说法,地界基本保持古状,可是区域内建筑用材、密度、数量等已发生根本变化,除何秋根伯父何朝井旧屋为民国建筑,其余多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修建,砖混结构的平楼房鳞次栉比,远非契书中瓦草房15间。单何朝井旧屋,正屋3楹,门厅、东厢各2楹,合计7楹。其五檩青砖正屋,与清制相比,梁柱结合处雕饰已彻底取消,换以门连楹处的凤凰麒麟牡丹石榴图案,以示内饰华美。按乡人言旧时“进出庄子四边各两座木桥,所以张垛在风水上又称螃蟹地,兴旺啊”“从大村、东里堡去博真、潘洋汊到兴化城都要经过张垛”“这庄东砖桥原为青砖方墩木梁桥(1文写误,非木便桥,其建桥时间无考),是庄上最好的一座桥”“何家在桥口大街上,热潮”。而地契上所谓官巷,并非某官宅于此之常论,明叶春及《石洞集.图籍问》:“先图城堡市镇次则乡聚各概以多寡量其远近而共登其地之名”,“有衢有路(凡诸官巷)有社有坛有庙有祠则图而名之废亦名其地焉”。按小注:官巷即路,测量旧巷宽约210厘米,符合乡规民俗及消防需要。犹见彼时村庄建设雏形具备,单体院落占地较大与张氏店面铺所在的交通位置突出,这也是266年前吸引泰兴何氏迁入此地区的社会背景。借以雍正十三年落地税在乡镇村落的全行禁革和乾隆三年免关榷米税等恤商惠民政策施行来假设,选择前店后宅的何氏先人当初应是以食品加工手艺人的身份,携带相对可观的资金钱财扎根张垛庄。犹如1951年土地房产所有证计开部分对财产附属物:“骡磨在内”的描述;与何秋根老人回顾其祖辈做豆腐生意,上人何朝淦经营杂货铺等等事实递归,都具倾向性地支持了此逻辑的成立,并能合理解释二十七年后何宽立作为嫡长继承人购置土地的经济倚赖。经验丰富的匠商到来促进了本地区自然经济分化与手工作坊业发展。

“洪范八政,食为政首”。四民社会,土地被视为食物安生之源,治国齐家根本。其自然属性始终被社会财富奉为圭臬,无论贵贱。从乾隆二十一年落户张垛,经27年的努力营生,何宽立有了一定的钱银贮余,便本能的开始买田置业。于乾隆四十八年,仍以绝卖文契的形式(契2),凭24000文(24两银)契价买得位于庄北陆垛原村民徐东鲁的四亩田二坵(块)地及随田垎岸(圩岸,王国谋《泰县农业.农事门》释为下河圩田)。从此契中卖主徐东鲁、徐天闻与徐氏亲房人,如徐天爵、徐世癸、徐世有、徐林山等一干人来推论,在何氏迁入张家垛之前,其居民结构已非单一家族状态。有关庄上主要姓氏,砖桥边78岁徐普前等老人形容道:“老话讲,张一庄徐一角,王姓家的没了薄(没有多少)。”此次绝卖位于庄北四亩陆田所谓祖遗也并非徐东鲁等人历年祖业,”与契1不同的是,按照契中原业人张紫兰、张寿有等张姓族人出现,可以肯定这块三面环水的犄角陆田原为张氏家族所有,即表明在契1建立前,张垛早已出现本地原始宗族与异姓间的土地卖买,无论该地块上手契为绝卖与活卖(典买,指将田宅等在限期内抵押给他人使用,到期可赎回,愈期不赎,即被视为出卖),这种超越家族的土地交易标志着彼时张姓宗族向心力趋于弱化。传统农村,经过世代繁衍,原本单一的宗族中心被分离成多个同族支别,族群内部贫富悬殊日益严重,子孙分析耕地呈零碎化,优质土地被大户豪强盘占,导致家族亲邻优买权等自宋元以来社会习俗基础遭受破坏,人们更重视土地交换所带来的实际利益。当然对于亲邻先买权止明代起已缺失法律明文保护,在《大明律》、《大清律例》中已剔除此规,或许是促成与家族外土地绝卖的内在原因,而清中期外来与异姓人口激增无疑加大了这种破坏。简单讲,契中出现的亲房理由并非完全因宋元私法所要求的先买权所致,通过明《鼎锓崇文阁汇纂四民捷用分类学府全编》(龙阳子辑)、《新刻天如张先生精选石渠汇要万宝全书》(张溥纂)中若干契式日用指导范本以及相关元明契书实例*,均未提及折席画字,引领亲房原业拔根等二次给付之词,更多地是在律例的引导下,与亲房之间作财产上的关系切割声明。比如刊印于万历三十五年(1607)的(《学府全编.5》“卖屋契”云:“所卖其屋,的系自己分定物业,与内外亲房伯叔弟侄人等各无干涉,及无重复执帖典卖之理。”当然我们在元《新编事文类要启札青钱》文契体式中也见到类似于此的产权主张,如典买田地契式:“其田的系梯己承分物业,即非瞒昧长幼私下成交,于诸条制并无违碍等事。如有此色且厶自用,知当合备别业填还,不涉买主之事”。需要区分的是,元契式中的声明是基于立契须先遵行“典卖田宅须问亲邻”、“典卖批问程限”等律例后的结果,立限取问有服亲邻,违者杖十七下。参见《元典章.7》。对比本文契书及谢全发《中国近代扬州民间契约传统与变迁》(2005)中“道光五年(1825)王姓绝卖给柳姓房契 ”,除契价外并给以亲房等人“酬亲折席画字,交房小灶礼”特殊待遇与契书格式差别,至少肯定,乾隆以来旧扬州地区立契中亲邻习俗存在一条由先买权向犹带担保性质的“照会”权(打招呼、通知、帮忙)的结构转变,而非刻意削除土地卖买与亲族的关系。张垛何姓家藏地契表现犹为明显。非立契要项格式化,在单纯契价完结基础上,增加了与第三人的钱财关系,把买卖过程中非必要或隐性的消耗数目纳入书面内客。并且召集主体发生部分偏移,从业主变成买主。如契1中“天平小契、折席画字、引领亲房原业拔根,各项一应使费纹银陆两整”,契2中“外契(契外)各项一应使费大钞陆千文足”等,实含买主以钞换权买安,将前期用于协商草契收回销毁。以金贝代仪的方法,即给金钱抵充酒席等折席名义照会酬答卖家亲邻,赢得割业签字认同,并借此预防兹卖田宅是原契部份,与上手契别连而产生的官司争执等等。这样的处置也符合交易原委,酌量到卖主陷入财务困难的实情。而于契价比例高达20%~25%,甚至44%给付的画字钱、中资、牙钱、代笔等在内的各项费用(本文数据见文后列表),实际上也促成了亲邻原业等人在内先买、找价、洗业、回赎等权利向担保见证的义务扭换。基于家族产业熟悉密切,保证了出卖的产权界限清晰,因而绝契中亲邻得利可能远大于原中、中人等第三人,犹如郭睿君、李琳琦论文(2016)*有言“中人在此可能只是一种见证,无需说合,且未出现后续的纠纷调解。在这种情况下,作中报酬相对也不会过高。”有兴致的是,如果留意到契1“其地钱粮照契过割办纳,倘有违碍争竞俱系中人理直,与承业人无关此系”与其它藏契中“其田粮税照契过割办纳,倘有违碍交差俱系出笔人理直,与执业人无干”之间的担保声明分歧,再来理论亲邻、中人、牙人等人在立契中占居的责任分量所得,结果恐有霄壤之别。毫无疑问,通过相关有偿费用明示更能彰显担保者各自的官司责任与舆论风险,虽然申明中的中见人责任担保较则重于产权合法性、无重复典卖情况与过户田税完纳上,也符合绅耆、里保、牙纪等自身附属的法律责任,但并不就此忽略其类为田宅交易说合见证所作出的功效与努力。所以在滞及上述两契折席画字等“各项一应使费”的隐晦内容时,包括契3至契6,这也是本文开篇笔者即将中牙等人花利收取纳入折席画字等各项使费的逻辑展示,即还原当初将契价之外的第三人费用列入契约的买方心理状态。唐代以来卖契多为单契,即卖主立契,买主执契,势必要求契约内容为社会环境容许下的卖买双方意愿最大化实践。依相关七份(契1~契7)契约所跨年度总结,此格式应为清中期以来旧兴化县立契惯例。囿于君子谋道等礼教习俗,某些中人地位产生的私密性给付保护,同样两全表现在六份清代契约上,并且在民国四年的房契中继承体现。(上)

                                  刘晓东 2022.11.20

契书收藏者:何秋根老人。

契2:乾隆四十八年(1783)徐东鲁绝卖田契

原创声明:本文为作者个人所著,任何转载需要获取作者授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8,386评论 6 506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142评论 3 394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4,704评论 0 353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8,702评论 1 29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7,716评论 6 392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573评论 1 305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314评论 3 418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230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680评论 1 31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7,873评论 3 336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9,991评论 1 348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706评论 5 346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329评论 3 330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910评论 0 22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038评论 1 270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158评论 3 370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4,941评论 2 355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