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最近在学习《正面管教》,“温柔而坚定”是正面管教的基石。但知道理论是一回事,实践又是另外一回事。人的思维模式很难一下子改变,不过就像樊登老师说的,觉知就是改变的开始。
记录一下最近两次睡前阅读游戏的故事吧,也是我的学习的过程。
01,当孩子不遵守约定
2019.8.29日,晚上9:30
陆续洗完澡,孩子们都在大床上玩,宽宽翻书,Jackie打滚。
“妈妈,陪我们玩枕头大战吧!”Jackie拿起一个抱枕就想开战。
“英语绘本还没读呢,我们约定好的。等你给我们读完一本故事,我们就回你房间玩,好吗?”
“好!”接着Jackie拿起窗台上的Peppa Pig系列之《Not very well》,很顺畅的读起来。这个故事我们看过动画片,听过多次音频,并不陌生了。
刚读到一半,Jackie就停住,躺下来。“妈妈我真的不想读啊,我们先玩枕头大战吧。”
“不行,我们约定好的,就一定要读完,今天就读这一本了。”
“我真的不想读了。”
“读完我们再玩好吗?坚持一下,也就两分钟,很快就能完成。”
“我就不想读,不读。”
“好吧,那枕头大战也就不玩了。”
不肯继续读完绘本,期待的枕头大战游戏没有玩到,Jackie心里有很多怨气,就躺回自己房间,一声不吭。
看到Jackie不高兴的样子,我的心里一直在纠结,一方面想我不应该让孩子带着这样的负面情绪去睡觉;另一方面,约定好的绘本阅读没有完成,又想到这孩子最近在学习方面的懒散,我想还是不要妥协的好,不然好不容易恢复的小习惯又得重新来过。(暑假有一个半月小表哥在这里,种种原因,睡前的英语绘本阅读暂停,最近才恢复。)
坚定想法之后,我就陪宽宽在Jackie房间读故事,Jackie依然躺着生气发呆。一晃时间已经指向10点。
“宝贝,我知道你现在特别想玩,但是我们约定好的就要坚持,不然每次不想读就不读,那就根本坚持不下去了。”
“妈妈不会妥协的,但我觉得可以重新选择一下,你不想读那么长的,你就可以选用其他简单的来代替也行,重点是必须要读。”
苦口婆心的劝了几分钟,Jackie还是被说服了,拿起一本牛津阅读树2阶读起来,不到一分钟就读完了(有点敷衍,但能完成就达到今天的目标了)。
“只要下决心开始,其实很容易,对不对?” 我继续啰嗦了一句。
“哎呀,我肚子痛,妈妈你等我上完厕所就开始枕头大战,好吧。”
“好!” 10分钟过去,如厕回来的Jackie同学已经没有力气玩了,睡吧!
妈妈的反思:
爱玩不爱学习是孩子的特性,在孩子提出玩的时候,我没有很好的表示理解。
读绘本和玩游戏是两件事,没有任何逻辑关系,而我把读绘本当成了游戏的前提条件。不完成阅读就不能玩游戏,这是用一件事的结果当成另一件事的惩罚。其实,玩完游戏再读也是可以的。
我忽略了孩子才是这件事的主角,他应该有选择的权利,如果我把主动权交给孩子去解决,说不定他有更棒的点子。下次应该做到尊重孩子。
02,妈妈觉知后的第二次
2019.8.30,晚上9:40
九点半,我和宽宽都洗完澡在床上看书了,Jackie还懒洋洋的躺在沙发上没动。
我走过去,“儿子,昨天没玩的枕头大战今天还继续吗?”
Jackie从沙发上跳起来,热情一下子被点燃,“嗯嗯!”
“那还不赶紧洗澡,我们在你床上等你哦!”
不到10分钟,Jackie已经出现在了床上。
“那英语绘本还要读吗?” 看样子昨天不妥协还是有些积极的效果,至少这小子记住了约定。
“要呀,不过妈妈尊重你的意见,是先读还是先玩?”
“哎呀,先读吧!”
“自己读还是希望妈妈加入?”
“妈妈也一起读。”
“那我读上句,你读下句。”
选好《shopping》这本,我们三人就靠在床头读起来。
生活化的绘本读起来很有趣,而且有了妈妈的加入,我们纠正了一些单词的发音,很快就读完了,宽宽也跟着学了“one,two,three,Four”。我们还重复了佩奇教乔治学spaghetti (意大利面)单词发音的有趣片段,整个过程很欢乐。
读完后,就到孩子们期待的枕头大战环节了。我拿起小鸟图案的抱枕“I like bird.”
“I like trees.”Jackie挑了一个小树图案的。
“Bus,我要bus。”宽宽挑了巴士图案的。
“第一局,攻击目标是谁?”
“Mommy”
两股力量铺面而来,我假装还击失败,倒在床上。孩子们继续用抱枕攻击我的背部。
“Mommy,你被KO了。”
“第二局,攻击目标是谁?”
“哥哥。”
面对哥哥,我可不手软,故意大力的打过去,弟弟也举着抱枕对着哥哥砸过去,一边砸,一边哈哈大笑。
为了避免兄弟俩受伤,我建议休息一下。这一休息,孩子们都觉得困了,哥哥稍作整理就躲进了被子,我抱弟弟回房间。
相比昨天的鸡飞狗跳,今天的阅读进行得非常顺利,而且枕头大战只玩了5分钟,但孩子们都很尽兴很满足。
03,妈妈的复盘:想让孩子怎么做,先问问他想怎么做?
1.父母需要做的就是定规则,但是规则定好后,怎么执行,应该让孩子做选择!得到尊重,孩子才有动力去执行。
2.当孩子的表现没有达到父母的预期时,要看到已经达成的部分,肯定它!忽略不如意的部分,和孩子一起沟通下次怎么做能更好的达成目标。
3.100%的接纳孩子,肯定孩子,支持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