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衣
《诗经·秦风》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央视去年出了一档综艺《国家宝藏》,9大博物馆强强联合,尘封了多年的历史文物被唤醒,更可贵的是,文物背后的千年文化精神被揭开,击中了观众的内心,不知何时已然泪目。
第一季的第四期节目中,刘奕君手执虎符,高颂诗篇,背的正是这一首——《诗经·秦风·无衣》。
本诗所写,即是秦国奉天子命令镇守西疆,抵御外敌的情况,是我国最早的一首气壮山河的战歌。
《诗经》以一唱三叹闻名,重复的句式,只变动一两个字,便有了不同的情感。无疑,本诗即是这般——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谁说没有军衣穿?和你同穿一战袍。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谁说没有军衣穿?和你同穿一内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谁说没有军衣穿?和你同穿一衣裳。
我们就要外出打仗了!我们就要报效祖国了!没有军衣又如何?我们士兵团结一致,共御外敌!我们个个胸中激荡,同甘共苦!我们立志不辱使命,得胜归来!
“王”指国家,“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三句齐叹,国家出师在即,加紧修理铠甲、武器;大敌当前,国家好男儿壮志凌云,扫平荡寇!
他们走了,这是一支齐整的、充满豪气的军队,这是几千年前我们国家的军队的一个真实写照!他们走了,没有一丝悲壮,他们不是奔向死亡,而是迎接重生。他们披着朝阳而去,踏着夕阳而归。我不知道他们是否还会回来,但我知道,他们愿意为了保护脚下这片土地割下敌人的头颅;我不知道他们是否留恋,但我知道,他们为家而生,为国而战,他们是我们这些百姓最坚实的铠甲!
一首诗,已被人吟诵了几千年;一曲战歌,已被几亿人推敲过。我们看着这些文字,一生也看不出一朵花来,我们云淡风轻地吟哦着,却再无当时的豪放。
我们把它当作诗,当作永恒的诗;我们把它当作历史,当作尘封的旧事……可它曾经鲜活的存在过,我曾想象千年前有一支浩大的军队,昂首挺胸翻越山峦,渡过江海,这是他们的军歌,就像《团结就是力量》一样——那支庞大的军队,身着笨重的铁甲,走路时发出清脆的声响,不知是何人开的头,些许是那领头的将军吧,整个军队中登时唱响了这曲战歌——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真令人肃然起敬。
我们很幸福,生在这个大多数人都不知道战争为何物的国家,我们也很幸福,可以看着别人的苦难“指点江山”。可是这些千年前的文字,真的只是这样吗?文字的传承,当真传承的只是文字吗?
自然不是。
有一家汉服店,所用的广告语即是本诗“岂曰无衣?与子同袍。”一句。我觉得汉字的传承,更重要的是文字之后的内涵。我们每天都要用到汉字,会有人觉得自己很伟大吗?你看到一首诗,你会想到什么呢?是应试教育的“八股文体”:本诗描写了战争即将到来的场景,运用……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诗人……的情感,意境雄浑,耐人寻味?还是对这首诗词的意境和内容真正的喜欢?
文字可以很有趣,文字也可以很诗意。文字是强大的,它是经得住应试教育的捶打的,可人是脆弱的,看尽了千篇一律,你对耳熟能详、传世经典的诗文还能提得起兴趣吗?
我不知道。但我想要做出来,用我自己的诠释来描绘新时代的古老诗篇。用我的理解让真正喜爱诗词的朋友产生思想碰撞。
用梁家辉在《国家宝藏》的一句话做结吧:
“我觉得看一个民族有多伟大,就得看它的文字,很多国家的文字已经灭亡了,但是汉字的生命力,已经延续了几千年。我们每天都使用文字,不会觉得有多伟大,可是中国方言那么多,如果没有文字,该怎么交流?人在它们面前真的很渺小,但是为了它,人又可以是非常的伟大。”